融通与开拓
2022-05-30贺鹏丽
贺鹏丽
《教育史学通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时代高度和学术前沿,力图融通古今,沟通中外,秉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本国与域外、现实与未来、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教育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
周洪宇教授主编的《教育史学通论》(上、下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10月出版。在该著作问世前,已有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邓明言所著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教育史学》、湖北大学郭娅撰写的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等学术成果。前者从中外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历史、体系内容、研究方法、史料收集、编纂方式、史学评论等维度探讨教育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展望教育史学科发展前景,是国内最早对教育史学科进行理论反思和总结的论著;后者将教育史学本身作为反思和研究的对象,从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学术功能、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史料收集、编撰形式、学者素养、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套独特见解,为教育史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比较新颖的理论依据。而《教育史学通论》一书汇聚了周洪宇教授及其领导的学术团队多年来从事教育史学理论学习、研究与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并吸收了国内多所著名高校教育史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精华,堪称教育史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该书也是教育史学理论研究的全新力作,其建构了一个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教育史学科体系,兼涉中外,横跨多科,具有理论性、开拓性、引领性和实用性,为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铺就坚实基础。
一、“融通”
《教育史学通论》既是一部研究教育史学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教育史学通识性、研究性教材;既可用作高等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史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教育科学工作者和文史爱好者阅读参考。该著作继承传统史学的思维方式,关注传统的理论范畴,借鉴传统的研究方法,如版本学、目录学、训诂学、校勘学、辨伪与考证、辑佚与注释等,利用传统的编撰方法,如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学案体等,此外还借鉴西方史学最新理论、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大量的具体教育史研究事实来展现与证实抽象的教育史学理论,进而提炼出对具体教育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
全书灵魂概括为一个“通”字,意即“融通”传统与现代、“贯通”中外教育史学、“变通”各行其是的教育史学观及方法论、“打通”教育史学的理论空间、“开通”教育史学的思想路径,从而达到三观合一的“理通”,即坚持人本观、总体观和全球观,以“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为基本立足点,在全球背景下研究我国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并突出我国的特色。最终以学以通用的方式“激发受众的理论兴趣”,以会合通连的方式“拓宽受众的理论视野”,以持论通达的方式“撞击受众的理论思维”,以启发通悟的方式“提升受众的理论境界”。
作为一部教材,《教育史学通论》所讨论的教育史研究问题、蕴含的方法论原则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教育史学通论》之所以能赢得学界和教育界的赞誉,产生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就在于其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全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史学本位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广泛借鉴和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成果,以科学的教育史观为核心概念,容涵中外教育史学,并以隐而不彰的方式将其贯穿论证和破解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注重按照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层次来确定方法的适应范围,以更加开放的心胸、更加敏锐的眼光打破传统狭小的研究视野,开辟新的研究思路,不断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新兴学科进行对话,从中吸取有益于教育史学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如借鉴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数学、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打破学科壁垒,主动融通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使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及时跟上时代步伐,以常新的姿态立足于学界,为研究服务。
二、“开拓”
《教育史学通论》力求突破与创新,更新了教育史研究的视角,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推动了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完善,有助于提升教育史研究者的理论水平。无论是其研究理论与方法、丛书素材的使用还是教育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实践启示,该著作都对中国当代以及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长远的参考价值。
构建系统且现代化的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体系。《教育史学通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首次进行了整体和系统研究,开拓了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推动教育史学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堪称开山之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全书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和历史内涵的逻辑,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从抽象到具体等各项方法论原则皆以“史论结合”的形式贯穿具体问题的阐释与分析,从而为教育史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保证了教育史学科永葆青春,标志着教育史学科真正成熟。
该著作注重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力求对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学科功能、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编纂体例、史学评论、学者素养及未来走向等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全面,涉猎广泛,涵盖了教育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议题,如教育史学功能与价值、认识论、研究方法、史料学、编纂学、史学评论、中外史学史等,为从事教育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全书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充分运用原有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和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成果,使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现代化。
创设全新的教育史學研究范式。该著作建立了新的教育史学研究范式,做到移植与创新并重、阐释与实证平衡、一元向多样复归。特别是提出了“三维系统方法论”,这是由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三方面及其相关层次构成的研究系统,可视为教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宏观层、中观层和微观层,各自有其对应的范围和领域,分别处理不同层次的问题。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最高层,所要解决的是研究立场和指导思想的问题。一般研究方法是中间层,所要解决的是对社会历史(包括教育历史)现象及其原因、本质的认识,更好地把握教育历史的规律。具体研究方法是最低层,所要解决的是教育史料的处理和分析,恢复教育史实和基本线索,为深入研究铺平道路。
具体而言,“三维系统方法论”中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指教育史学研究中起基础和指导作用的理论方法论,包括教育史学研究的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与方法论。其以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历史理论和中观史学理论的积极因素为基础,吸收其他理论流派的合理因素而形成。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等宏观历史理论和经济决定理论、阶级阶层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等中观史学理论,另一方面借鉴兰克、斯宾格勒、汤因比、布洛克、费弗尔、布罗代尔、勒高夫和勒韦尔等学者的史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般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社会历史(包括教育历史)现象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又称普遍方法。它是哲学思维方法在社会历史(包括教育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其功能是分析社會历史(包括教育历史)现象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本质特点,在更深层次上更好地把握教育历史的规律。具体研究方法是指带有较强技术性和专门性,用来处理和分析教育史料,进行基础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其功能为复原教育史实和基本线索,为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它可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学科一般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历史考证法(又称历史考据法)、文献分析法、口述历史法、历史模拟法等;二是跨学科方法,即借鉴、吸收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研究教育历史的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心理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
由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所构成的三维研究系统,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实践指导性强。教育史学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或技术,解决不同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建立这样一套教育史学研究的系统方法论,有利于研究者明晰研究问题相对应的理论和具体方法,清楚研究步骤和程序,使研究工作尽量规范化、程序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初入门的研究者,更能提供方便,也提醒研究者注意理论、方法与问题的相容性、相适性。
此外,该著作提出了学科性质史学论、研究对象三分论、研究重心下移论、理论方法现代论、学科功能双重论、学术传统继承论、学术表述规范论、教育史分期三段论、学者素养要素论、未来发展多元论等重要且独创的理论,倡导在教育史研究中要实现教育活动史、教育制度史与教育思想史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史。该著作涵盖教育史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学科功能、研究对象、历史分期、史学评论以及史料学、编纂学等内容,理论色彩浓厚,对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学理价值,增强教育史学科理论建设。
“融通”与“开拓”在《教育史学通论》中得以完美交融,并作为周洪宇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和学术精神,被赋予了时代性的内容和个体性的风格。这部专著性教材以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精神综合会通的方式,将编者的教育理想情怀、教育事业信念、教育史学修养融贯其中并广泛传播于中华大地,深刻启发引导了不计其数的受众实现理论思维层次的跃迁,从而有力助推了当代中国教育史学理论的研究进程。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受众在研读《教育史学通论》的时候,能否真正理解其理论本义并接近其思想高度,也是一件难以确定的事情。因此,如何开发其当前性和未来性,可能是需要《教育史学通论》的编者和受众共同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提出,也同时预示着 《教育史学通论》的思想理论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绽放出愈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