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2022-05-30陈莹莹郑文凤
陈莹莹 郑文凤
摘 要: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种贴近实际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人类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志愿者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优势更加突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当代志愿精神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体现,志愿精神与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契合,价值取向相通共融,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一、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不止是志愿者精神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延续和升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与价值追求,成为引领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展示了助人为乐和与人为善的友好理念。
(一)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志愿服务构筑中华民族道德根脉新高地,《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是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古人高尚的价值观。志愿服务精神秉承雷锋精神的传统美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又饱含文明进步的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大学生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内涵丰富的精神层面的收获,其中参与敬老院进行爱老助老敬老活动、走进孤儿院献爱心等活动均能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高度契合。新时代的志愿者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伴随时代发展,扩大且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深入乡村与弱势群体、受助人群的接触,自觉萌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进而提高对事物的理解与判断,这也可以作为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发动、宣传示范、服务与矫正的功能,推动社会活动取得實实在在的效果。
志愿者精神深层的内核是社会责任感,青年志愿者行动无疑是青年的社会责任与自身成长关系的一种示范,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献身志愿服务的行动前提,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爱国行、报国行紧密联结,强化与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有效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精神培育中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系统正确的认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价值和重要意义开始逐渐显现,但与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进程相比,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认识却没有达到相应水准。少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仍停留在“只为应付学校检查”,无法切身实地感受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与满足感,缺乏对志愿精神内涵和意义的深入地了解,从而产生对志愿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误区,只是将大学生志愿者看成是做好人好事的好心人。认识是实践的导向,只有对志愿精神有了正确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才能更加认同志愿精神并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并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和成长。
(二)高校对志愿服务精神培育重视力度不够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镇,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尽管绝大部分高校设有志愿服务组织,但经过走访调查,仍有多数学生只是组织上加入,却从未参与志愿服务,部分同学表示为了增加学分、评奖评优等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抑或是只为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与志愿精神的初心有出入。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学生的培育往往只停留在引导教育,而针对理论教学的必修课程及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仍有缺失,大学生志愿者“有心无力”甚至在未正式进行志愿服务前便自我逃避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家庭教育理念与志愿服务培育理念有所相悖
志愿服务不是大学生或是某个群体单个人的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家庭、高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以逐步培育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助推志愿服务长效开展。但如今“为考而学”似乎已成为当下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通病,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家长们更多将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升学考试考什么即学生每日任务便是学什么,而类似于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教育等精神培育内容往往容易被束之高阁,甚至在学生萌发兴趣前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家长对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内涵培育不够重视,学校统一开展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的力度不够,学生深入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机会不够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推广产生阻力。
(四)社会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增强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在当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资金相对短缺也已然成为影响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的严峻问题,政府投入资金不够充足、持续,社会支持力度也相对薄弱,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志愿服务活动所需要的长效资金以及其他诉求。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前志愿服务团队所获得资金与物资支持更多来自于共青团中央下拨,但实际上对于满足志愿服务团队持续性开展志愿服务仍有较大差距,多数志愿组织甚至出现“有心做但无力实施”的现象,一定层面上打击了大学生志愿者们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三、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精神培育中的路径分析
(一)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志愿服务本领
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志愿服务精神的学习,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与本领,通过实践强化自身的志愿服务本领,拓展志愿服务技能。大学生应充分领悟到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所带来的精神富足是无可比拟的,志愿服务精神中浸润着的自我牺牲的品格、敬业奉献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等涵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应当强化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彻底厘清“为何做志愿”,明确做志愿的核心要义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无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收获往往是远高于物质回报的精神满足,以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此外,大学生还应该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学为上,真正做到运用好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服务别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深化志愿服务本领。
(二)高校应鼓励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高校应当积极主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平台,助力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付出自己无限的热情。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批志愿服务组织,通过鼓励、奖赏等方式设立资金审批制度,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志愿活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激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在参与中充分感受到志愿服务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与浓厚的自豪感,通过“寓教育于服务”的理念与形式,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感知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体系。高校应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支持学生志愿服务部门顺利运行,并且不断拓宽志愿服务内容,通过学校社团部门的带动来引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三)鼓励提倡大学生与家长一同参与志愿活动
“我志愿,我快乐”。志愿服务的本质便是无偿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家长不允许学生参与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本质上也是因为家长们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较少意识到志愿服务带给我们自身的精神满足感与幸福感。学生在学校接受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家长们则应以身作则,主动带领孩子参与进志愿服务行列中。家长首先需要明确孩子存在这个社会上的意义并非只有学习一说,如何与他人进行接触、交流、沟通,如何快速融入社会更是家长所应当去钻研的内容所在。家长们通过与孩子一同做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同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心中所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不断磨砺自我意志,塑造良好意志品格,推动其在志愿服务中能够凭借自己的顽强意志坚持下去,为服务对象提供长效帮扶。
(四)加大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应当建立新型的社会动员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面、覆盖面,广泛向全社会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需要推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在利他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安排定向资金支持,合理整合社会资金资源,并且建立一定的制度审批流程,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志愿服务应当由全社会共同支持,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应当积极参与进来,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进社会爱心企业,营造“全民做志愿”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结语
参与志愿服务、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建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只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只有通过深入行动、认知和情感三方面的统一,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大学生主体的一种稳定的公益德行和志愿伦理。
参考文献
[1]樊春汝.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DOI:10.27357/d.cnki.gtgyu.2019.000114.
[2]贾立荣.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
[3]卜云.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6):149-152.DOI:10.19488/j.cnki.45-1378/g4.2020.06.036.
[4]胡忠婷.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6):40-42.
[5]张文智.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王慧茹. 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遼宁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