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福 菇业振兴,三代人的接力
2022-05-30余玮
余玮
菌棒袋栽技术、林下经济、蘑幻森林、移动农业、专业合作社……改革开放以来,彭氏三代人不断创新农业科学技术与管理模式,一次次在危中寻机,实现突破,走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在福建、上海,在许多受惠的农户那里,每每提及彭氏三代彭兆旺、彭泽福、彭长儿或彭世菇业,大家无不频频翘起大拇指。
装货、打包、转运……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简称“彭世菇业”)内,一派繁忙、有序,让人感受到一家食用菌企业所面向的广阔市场。然而,局面打开的背后,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艰苦、创新、接力。
一次次访谈、一回回走访,笔者接触的不只是一个家族菇业企业,更窥探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振兴的缩影。自彭泽福为主的受访中,一个家族的传承与发展慢慢浮现。
儿子眼里的“菌棒之父”
彭泽福记得,自己两岁时,还不能下地走路。有一次,父亲彭兆旺将他抱在怀里,在二楼阁层上为灭菌炉添加木柴,进行灭菌。放气阀突然喷出的蒸汽嘶嘶作响,将他吓哭。这个情景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彭泽福仍历历在目。
当年,彭兆旺没有资金,就将彭泽福的爷爷建房子的木料卖掉。爷爷和父亲还因为这件事吵过架。彭泽福讲:“那时候农村没什么收入,老百姓就靠到山上砍木头,再锯成木板,然后用肩膀扛、板车拉,拉到五十公里外的宁德城去卖,来养家糊口。那年代木屑也不能烧火,堆得到处都是。我爸这人从小非常聪明,很有天赋,有做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他自己就在想,既然这个大木头能种菇,为什么木屑不能种?”
1968年,彭兆旺看到木屑堆积如山,当地木板厂木屑倒入河中,既浪费,又污染环境。每年要等发大水时,整条河沟的木屑才会被水冲走。他心念一动,开始仿段木制作香菇菌棒试验。“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并没有专业知识,都靠自己摸索。我看见他的菌棒做了失败、失败了再做,家庭经济肯定受影响,但是我爸一直坚持,在1978年终于成功了。”到1982年,彭兆旺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之前担心技术不成熟,会害邻居破产,那时候他认为技术完全成熟,才教给别人。”
历经近10年锲而不舍艰辛探索,1978年11月,彭兆旺终于取得“香菇菌棒袋栽技术”的成果,香菇生产周期从2至8年缩短为8个月左右,成本降低50%~60%,产量提高了8~10倍。该项技术的诞生为人工高产食用菌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使中国食用菌总产占全球总产比例从5%提升到80%,创造了一个中国农业产业的奇迹。彭兆旺发明的“香菇菌棒袋栽技术”,改变了全世界食用菌产业格局,促使我国取代日本原世界香菇产业霸主地位。香菇也成为我国生产区域最广、总产最高、影响最大的食用菇类。作为菌棒袋栽技术的发明人,彭兆旺被业界称为“菌棒之父”。
“小时候跟着我爸转来转去,人家拿走菌种,我爸基本都不要他们的钱,但他钱哪里来?他种香菇已经能赚钱,当年的成本也更低。”彭泽福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叫秀信的邻居和父亲买菌种,父亲拿给她七八瓶,邻居问多少钱,彭兆旺说,“不要算钱的,都是街坊邻居”。彭泽福回忆,父亲在培训方面也一向分文不取。
1986年,福建省政协举办表彰大会,授予彭兆旺“孺子牛”称号。“我爸这人身上那种气质就是无私的,埋头苦干、默默无为、无私奉献、两袖清风,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老黄牛,他人就是这样。”彭泽福说。
长大后,彭泽福不理解早年父亲的许多事,便问父亲:为什么灭菌要在阁楼?木屋也不安全。为什么想到种植食用菌?为什么将发财技术无偿地传播到全国去?
彭兆旺略作沉思,这样回答儿子:“福儿,你问得好。为什么我从事食用菌的技术研究,你知道什么是‘炒盐巴下地瓜米吗?乡里乡亲都是这么贫穷,我娶你妈妈时穿的一件‘海军衫还是从邻居那里借来的。我们祖祖辈辈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为了改变这样一贫如洗的生活状况,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觉得种菇是最适合我们农村的现实情况,所以才选择了这条路。”现在回头看,彭兆旺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这个项目真正能让乡里乡亲实现脱贫并致富,还能帮到中国更多贫困农村的农民。“我当年出发点就是看到自己及乡里乡亲们艰苦困顿的日子,特别揪心。经过整整10年付出,回想当年的初心,应该将技术拿出来、贡献出去,让更多农民富起来,而不应该自己独占!大家富了,这个项目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老人讲完这段话,儿子心潮澎湃。彭泽福接受采访时感慨:父亲在他心中的形象非常高大,联想到平常乡里乡亲到家里取菌种,父亲都是免费赠予。半夜三更,有人敲门将父亲叫起来去指导香菇菌棒出问题怎么处理,不管寒霜雪冬,还是酷暑难耐的三伏,不管白天还是凌晨,父亲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托,“因为这是乡亲们来年的生活希望”。
“苦难”的一次次降临
1988年6月,习近平履新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記。“为了给贫困的闽东找到一条行之有效摆脱贫困的道路,习书记在到任后的第5天(7月2日)就到我家乡古田大甲找到家父,嘱托他将菌棒技术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农民摆脱贫困。从此,家父就将一生都奉献给扶贫事业。他践行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富裕之路用一生的奉献精神推送给广大的贫困农村,而自己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父亲就是我的楷模,是我人生的精神源泉。”彭泽福说。
笔者自邻居与当地干部的访谈中,以及公开出版的《习近平在宁德》《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书中证实了有关现场。当年,习近平在与彭兆旺的交谈中,询问了有关香菇菌棒栽培问题:“这个香菇种植扶贫的项目怎么样?”“如果推广发展栽培,那么失败的风险大不大?”“推广种植,经济效益怎么样?农民收入增加多少?”“这项技术,对农民来说好不好?学习和操作简单不简单,容易学会吗?”“推广种植香菇,对农民来说成本高不高,农民能不能接受?”习近平详细了解了该项技术推广的难度和风险状况,勉励彭兆旺再接再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脱贫致富。
彭兆旺为了乡里乡亲,以及全国渴望致富、蜂拥而来学种植技术的人们,将所有精力奉献给社会,一向不收费,因此家里长时间处于拮据状态。彭泽福在12岁时,就辍学回家帮助家里。“父亲如此之忙,家里根本顾不上。我自小受儒家思想影响,《礼记》有云:‘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辍学创业,帮助父亲撑起家庭责任。”
15岁那年,彭泽福看到太多人经营香菇发家致富,于是向父亲提出建脱水厂的想法,得到父亲的支持。“我立即动手,利用旧毛竹与树皮在房子边上建了一个脱水厂,当年就挣了5.5万元,这在1985年可是一笔巨款。1987年,父亲看到国际市场特别是日本对花菇的需求大且价格高昂,以及国内香菇品质亟待提升的现状,于是投资建设了大甲花菇厂。由于扶贫工作突出,父亲被破格提拔为科技副乡长,大甲花菇厂则交由其他人管理。”
一次重要贸易中,大甲花菇厂被客户拐骗,加上赊欠款项,菇厂一度陷入绝境而破产。彭兆旺通过亲戚朋友处凑集9万元,自行承担工厂化高品质花菇生产技术研究课题。1993年,课题成果经福建省科委验收通过,为后来的香菇扶贫、可持续发展及出口创汇奠定基础。彭泽福说,迄今约有三千万名菇农在使用父亲发明的菌棒技术。
1996年,时任古田县县长陈成章到大甲考察,向彭兆旺提出希望建设一个示范厂,以促进古田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父亲立马答应了。公司破产后,父亲从亲戚朋友处及财政凑集了80多万元,当年就动工建厂投入生产。正当我们热火朝天地进行生产时,第一场台风来了。由于当年我们的设备极为简陋,发菌棚上面只是用野草盖着,被台风吹得干干净净。我在台风天的夜晚顶着12级大风大暴雨摸着黑,奋战通宵。天亮后,我不敢稍有懈怠,因为夏季的强光温度下,半天时间就足以让菌棒报废。”
彭泽福带领工人连续拼命工作两天,才将局面初步稳住。正当他们继续抢救、重建时,12天后又来了第二场台风。这一场台风让菌棒“全军覆没”,至此菇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见如此境况,彭泽福与父亲商量后离开家乡,到武夷山一个废弃的营房重新创业。“门窗都没有,闽北冬天特别寒冷,我带着几个工人白天干活,晚上披着军大衣读管理学及人文哲学的书,有些时候读到凌晨五点天都快亮了,就吃点粥又开始一天的建厂劳作。在我看来,年轻的岁月是创业的最好时机。我们1996年就开始出口菌棒到美国,这是我们开创全球‘移动农业的开端,这是农业产业思想的一大创举,也为我们之后在上海开创事业奠定基础。”
“由于菌棒出口需要,按照一个美国客户要求,我们在武夷山基地生产了12万棒香菇菌棒。我们没有外贸经验,靠着纯朴待人,没有定金、没有合同,就盲目生产菌棒,我们缺钱就通过东借西凑投入生产。”彭泽福说,这一阶段的经历也不堪回首,可谓“苦难的又一次降临”。原来,美国客户由于其他生意失败,农场难以为继,不能继续经营,难以支付彭氏的有关费用,“一拖再拖,香菇菌棒已经过了出菇期,导致我们菌棒报废”。
后来,彭泽福父子经过考察认为,上海市场广阔且拥有很好的消费力,于是决定迁往上海寻找新的创业机会。2000年3月26日,这一天彭泽福难以忘记。当天,他装了一卡车生产生活物资,独自一人先行前往上海浦东三林,在一个废弃的建筑工棚里落脚,开始建设简单的出菇大棚及一些生产设施。“我的儿子彭长儿当时年仅11岁,但也是我的好帮手。当时在三林种出菇来,他5点起床,用自行车载着菇到批发市场卖掉,然后赶回来吃点粥就上学去了,真是穷人的孩子当家早。”
不久,经过福建省科委介绍,彭泽福与人合作,在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办草菇厂。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开发区,地处上海浦东新区。彭氏又一次进入紧张的建厂工作期。工厂建设结束,他立即到九江调回一车的废棉,投入草菇生产。“播完种,经过仔细管理,第7天就开始出菇,12天开采。这一批菇产量极高,才180平方米的大棚,20天结束,纯利高达1.6万元。在2000年,簡直就是一个农业奇迹。”合伙人对彭泽福说:“你是个农民,但你的生产水平超过农艺师。你只读了小学,可是你有同等的本科文化。”
2003年,彭氏成立上海丰福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三代传承种菇,开始了菌菇产业的现代企业化运营。
探索发展林下生态经济
在上海发展的过程中,位于关键地段的孙桥结构功能逐步从农业向科研转型。2007年,彭氏搬迁至江苏南通,主要生产出口菌棒。“当时,多是荷兰、中国香港的订单,我还带领三个工人到希腊农场进行过香菇生产。我们在海外种菇产量很高,但来不及销售,没有冷链运到国外,坏了大部分,后来我们也离开了南通。公司在接连打击下,招不到员工,看到此种情况,我儿子主动提出回家帮我。我看到儿子这么懂事,特别欣慰。”
每每谈及儿子,彭泽福还是心有愧疚。“难过的是,我家长儿读书成绩特别好,孙桥中学的教导主任跑到我家劝说,希望彭长儿继续上学,说这个孩子是他教书16年来见到最好的学生之一。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还是让孩子辍学回家一起创业奋斗,因为我的信念是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让彭泽福欣慰的是,儿子凡事都很用心,成长也快,如今已是一位坚守农业领域的新锐企业家。“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儿子找我商量给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尽力捐赠一些产品。虽然我们是农业企业,底子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看到儿子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与成长,我深感欣慰,立刻答应了。在员工回厂还要隔离情况下,我们就找每天300元一天的临时工,也有不收钱的义工,整整运送物资39天,算是给当时惶惶不安的社会添加一点点温暖。”2022年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彭世菇业一如既往以自己的方式“疫”起守“沪”。
2007年,经过考察,彭世菇业选择落脚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彭泽福租赁大棚,自种植平菇开始。“农业是一个特别的行业,往往靠天吃饭,利润低,重新开始可谓举步维艰。2009年,家父带长儿到青浦野外、大蒸港水源涵养林处采集野生的食用菌菇种质,看见那里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人工涵养林,且建有道路。父亲提出,长三角有着非常大的市场,而青西地区的农村并不是很富裕,可以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带动这里的农民,为青浦城郊农民增收做点工作。”
2012年,国务院出台42号文件《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这给彭世菇业带来极大的信心。彭家父子考虑: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要成为国家城市管理典范,有着“城市之肺”称号的涵养林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他们注意到,上海有170万亩涵养林,因此认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方向正确。在位于青浦区练塘镇东庄村的大蒸港水源涵养林里,他们在树林间搭起一个个暖棚,种起大球盖菇、赤松茸、灵芝、黑木耳等菌菇产品。
受访时,彭泽福信心满满:“发展林下食用菌,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的种植问题,又可以解决林业养护问题,同时从生物学特性来讲,所有食用菌远祖都来源大自然深山老林里,在森林富氧生态下,蘑菇可以与森林空气形成生态互补。食用菌是异养型生物,不需要光合作用,在大森林中生长的食用菌产量、质量可以得到大幅提高。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有很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由于彭世菇业率先在国内发展推动林下食用菌产业,并在国内传播林下食用菌技术与产业模式上取得一定成绩,2014年,彭世菇业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
为振兴农业注入新活力
秋日下,青浦练塘镇东庄村五彩缤纷的林间茅草屋下,一簇簇可爱的菌菇探出头,为静谧幽深的密林平添几分灵气。白色大棚内,胖嘟嘟的小圆菇健康生长,像一个个精灵。走进这片茂密的水源涵养林,就像走进童话世界,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菌类特有的清香,小伞一样饱满的各色菌菇遍布林地。这是彭世菇业占地面积246亩的“蘑幻森林”项目,他们将林地和菌菇种植结合起来,致力于发展林下经济。
原来,为了提高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经营效益,基于上海是国际大都市的状况,彭世菇业提出“蘑幻森林”发展概念。在青浦的林下进行三产联动的产业探索,取得较好的经营成果。这个项目负责人是彭泽福的儿媳、彭世菇业副总经理苏慧敏。她说:“接手原生态林下菌菇种植项目后,老有身边朋友给我打电话,咨询我能否到森林采菌菇。这给了我灵感,大森林+小蘑菇,为什么不能打造成一个农旅结合的项目?”
彭世菇业瞅准商机,打造了集多品种食用菌种植、菌菇采摘、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蘑幻森林”农旅融合项目。
修整树木,挖好沟渠,让赤松茸等菌菇的菌丝在土里自由游走,让层架上的吊袋木耳迎风摇曳……在“蘑幻森林”,游客可以采摘神奇的吊袋木耳,可以看刚刚从泥土里探出头的“灵芝宝宝”,可以收集废菌棒、手工制作蘑菇有机肥,体验亲自种植的乐趣。
“蘑幻森林”项目让周边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项目创新探索多级股份制,当地农民也能持股。另外,项目在出菇旺季需大量劳动力,每天用工量50多人,请的大多是本地村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以往,林下菌菇种植基地的收入来源只有销售菌菇这一种,目前通过融入采摘体验、科普游览等模式,增加了很多收入渠道,‘蘑幻森林的非菌菇销售收入比例占基地总收入约45%。”苏慧敏说,项目对提升城市周边公益林、涵养林、郊野公园等林地空间的利用率也有积极意义。“蘑幻森林”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三星级”,成为上海乡村旅游打卡地,为农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第五届上海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上海赛区选拔赛上,“‘蘑幻森林林下生态食用菌农旅项目”获得一等奖,并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活动中展示。
“蘑幻森林”是林农文旅有机结合的林下生态经济综合开发创新项目,对提升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周边公益林、涵养林、郊野公园等林地空间的有效利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苏慧敏说:“作为一名新农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觉得农业也可以很有趣。今后我会把‘蘑幻森林打造得更精细,推出更多好玩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更多人前来打卡。”
让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鲜菇出口到欧美,海上船运要28天,再通过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口里要40天。此时,鲜菇已经不新鲜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菇农收入,经过研发并与客商合作,彭世菇业多年来深耕于“移动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彭长儿在澳大利亚农场调研一段时间后回国,与父亲彭泽福作了长谈,达成共识:“移动农业、新鲜到家。”他们認为,新鲜的活体菌菇产品将是公司发展的方向,国内市场呈欣欣向荣状态,在食用菌产业注入这个思想,未来发展大有希望。
“我与长儿商量寻找一个突破口,去找一个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用最好的服务打开市场局面。长儿决定可以免费给一个餐饮企业提供产品,通过整整免费56天,从青浦送到浦东的某酒店。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为食用菌产业找到一条新路子,让企业在艰难中有一个可持续经营的方向。”
正如全球食用菌界权威张树庭教授评价:“泽福、长儿提出的‘移动农业概念,其贡献不亚于彭兆旺先生。”如今,“移动农业、新鲜到家,兆旺技术、全球共享”这16个字成为彭世菇业的经营理念。
上世纪70年代末,彭兆旺发明室外袋栽香菇菌棒技术,用树枝、木屑、秸秆等农林下脚料配比制成菌棒,让此前只能生长在腐木上的菌菇也能生长在菌棒上,大大降低菌菇种植成本,开启人工高产食用菌时代。如今,彭兆旺的种菇事业已传承三代。
“这么多年来,我感受到父亲坚守一生的相善于群、无私奉献精神。在他影响下,我深知一个人肩负的社会责任,一直秉承为社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的理念。我们三代人出身农民,来自农村,热爱农业。我们深深懂得:农乃国之本,国无农则不稳、民不富则国不安。为了让下一代人了解农业、懂得农业,我们在上海与很多学校合作,给学校赠送菌棒,并为学生开设食用菌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课堂,让这些祖国未来建设者将来走向各个工作岗位后,能成为一个懂农业、了解农业的社会一员。”彭泽福说,这是他们三代人的初心,也是他们的信念。
2013年,彭长儿从父亲彭泽福手中接过接力棒,通过去家族化、内部体制改革、数字化信息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彭世菇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获得青浦区“青年五四奖章”与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彭长儿在接受采访时坦陈:“我把打造一家伟大的农业企业定为我的人生目标。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现代农业、喜欢现代农业,成就他们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家族,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农业振兴梦的实现。彭泽福说:“我们几代人就在我父亲影响下,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扎扎实实。我爸一直嘱咐我们,人生在世,一要想到为国家作贡献,二是做人一定要善良,第三要懂得奉献。有一次,我请一位老师题了一幅字,写的是‘传家有道唯纯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这是我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