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真实情境创设研究

2022-05-30王卓

格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创设生长情境

王卓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长”的重要教育观点,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这些教育理念体现着儿童本位与儿童立场。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赋予儿童生长过程中生命意义的建构?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发挥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作用,并在应用语文生长课堂过程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能够摆脱枯燥、教师单方面输出、与生活实际割裂的课堂学习,更好融入情境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概念

生长课堂是现阶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能够以学生发展实际为基础,遵循学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素质培养。生长课堂要实现对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教育理念等方面重建,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其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语文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将课堂变得有趣、有用、有意义,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最佳场域。让教材变得有温度、有情感,趣味生活,顺势学得,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把所学的知识情境化,即介入真实情境,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方法迁移,展示习得,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用”;把所学的知识结构化,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践行明道,创新悟得,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意义”,让学生在其中厚积文化基础,收获自主发展,学会社会参与,同时收获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能,使学生享有学习成就感,促进学习过程的生长。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价值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狀态,课堂即教学的生命,要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从而建构鲜活和富有人性的课堂。小学语文生长课堂要实现目标、内容、教学的转变。

在目标上实现知识教育走向人的教育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要引导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实现个人的生长。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语文课堂的要求也逐渐从知识传播转向素质人才的培养。语文课堂的开展对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语文课堂传播知识,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审美,传承文化。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篇文章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梳理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内容线索,更要理解“父亲”所说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品质,明白借物喻理的作用。

在内容上实现教课文转向教课程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要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上实现转变,从传统的对于教材内容的讲解转向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从而更好发挥语文生长课堂的价值。在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语文教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能够从教材中挖掘出大量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转变。比如,在学习六上第八单元“走进鲁迅”时,教师就可以从单篇的课文教学走向对人物的研究,补充群文阅读,推荐整本书阅读,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鲁迅的朋友圈”“鲁迅的作品分享会”“鲁迅一生大记事”“多个角度读鲁迅”等语文实践活动,以一带多,以多达思,以思促悟,在课程行进中学生沉浸式体验读文识人的全过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上实现从课内走向生活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要教师更好地连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实现语文课堂从课内走向生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不断拓展语文课堂,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实现对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后,将其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比如,教师在开展四上《西门豹治邺》这一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不能简单从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只满足于复述故事。教师在讲解这一典故时,需要将文中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分析,并延伸到课堂之外,从生活中找到典故中角色的影射。将典故与现实进行对接,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真、善与假、丑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真实情境创设的策略

语文生长课堂要改变以知识输入为目的的传统教学观,强调“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流程,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有参与感、获得感,通过输出型任务倒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意义的自主建构式的知识输入。真实性情境,是课程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知识获得、理解和运用的文化背景的缩影,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出问题,深度思考,引起思维的碰撞。

巧借文本情境,领悟作品内涵

在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巧借文本情境,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时,需要积极利用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阅读与学习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文章主旨,同时,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与作者的思想进行比对,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师在讲解《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内容时,老师可以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先让学生对本篇文章的内容进行通读,对文章的整体有基本的认识,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文中的故事脉络进行演示。因为教师提前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通读,所以,学生在情境中的表演更加生动、形象,能更好将文中的内容与思想进行阐述。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内容进行复述,并不断调整表达的语速和语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表演的内容走向,在合适的情节提出问题,如“小猫来了,老屋会怎么做呢?”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真正融入文章之中,使学生的思想进入到那个包含老屋、小猫的场景,使学生对文中的情景有更深刻的认识,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真正感受到老屋的品质。

创设任务情境,推进深度学习

教师在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还需要积极在课堂中创设任务情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时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设置层次分明的教学任务,并使学生能够在任务教学情境中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红楼春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评价宝玉的人物形象,教师则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专注生成性资源,如学生在人物品读中得出宝玉“娘”的见解,便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辩论,继而补充原著中对宝玉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宝玉对女子的尊重、爱护,继而感受人物性格。通过创设任务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在主动体验实践中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提高能力,形成个人的语言运用系统。

引入生活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教师在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需要适当在其中引入生活情境。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将平凡的生活赋予各种意义,所以需要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引入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实现文字与生活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其能够有亲身参与的感触,提高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真实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将生活情境融入其中,既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彩图,又能够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使生活情境的展示更加直观,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比如,在讲解《火烧云》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晚霞,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晚霞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晚霞的印象。在学生们看完晚霞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回忆自己脑海里的晚霞,并努力用最优美的语言对其进行形容。教师在听完学生对于晚霞的形容之后,引導学生们对教材中《火烧云》的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感悟文中对于晚霞的描述,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通过学生阅读这篇文章,能够更好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创设质疑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创设质疑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课堂中的内容主动质疑,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与同学一起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但需要注意,教师要有层次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提升自身探究能力,如果问题太难,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适得其反。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草地会是金色的?”而教师则要鼓励这种质疑。在学生们将自身的疑问以及猜测都表达完之后,教师则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教师通过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引入想象情境,激活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发挥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真实教学情境创设的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想象情境。因为小学是学生思维拓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所以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想象情境,使学生能够不断拓展思维,提高想象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想象情境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为小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提供素材。比如,在讲解《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想象自己变成大树之后会干什么?会遇到什么动物?通过想象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在小学语文生长课堂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好发挥出生长课堂的教学价值,通过将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随着生长课堂的不断开展,能够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创设生长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碗莲生长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长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