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2022-05-30阚国坤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经过各方努力极大地提高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质量与成效,囿于诸多因素还存着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亟待完善的现实阻碍。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政“金课”教学有机融合形成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能动性,借助已有专业资源库建设实践經验,力争建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捷实用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这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立体化学习的新空间,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互联网数字化;思政“金课”;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4-0189-04
高职院校在国家“双高计划”及省“高水平”等项目推动下,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不断融入智慧校园,使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政“金课”,能够借助云课堂、VR虚拟仿真技术等助力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但囿于诸多因素,高职院校欲打造高质量的思政“金课”,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还存在困难亟待加以突破,需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金课”教学有机融合的平台,实现将“解渴、合口味”、转识成智的各种资源汇集于百宝囊般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全面提升大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高职院校推进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实困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职院校为完成“停课不停学”教学任务,将已建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作为线上教学的补充和后援,发挥了助学、辅教功能与成效。与此相比,作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第一课程的思政课,却存在着提供网络教学资源种类数量与质量等不能满足高质量“金课”的现实问题。
(一)对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缺乏重视导致建设经费短缺窘境
尽管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加大,但与给予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支持相比,专用于思政课资源库建设的资金实在不多,更没有把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当作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而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资源共享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这体现在硬件与软件方面等都需要一定经费支撑:硬件方面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电脑、网络设备等;软件方面是需要对教学资源库运行、开发团队,对后台设备管理和更新资源等。现有一些学校将支持思政课程建设经费较多用在购买思政课各种教学资源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其中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等原因,有些资源没能完全使用,造成了有限经费浪费的情况。
(二)对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缺乏重视,导致展示平台不足的窘境
至今仍有较多高职没有重视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一些已经建设使用的多是校内教学资源库,通常搭建到校内线上教学平台上。既缺少同类学校之间的联动共建共享模式的创新,也需要师生注册、密码登录后,才可以使用资源库中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源等,缺少简洁便捷的展示平台门户。这降低了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用性和拓展共享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运用低的浪费。难为高职师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探讨空间,无法为师生选择、收集、处理、存储、使用与教学相关网络教学资源库。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特殊性形成的困阻
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来说,具有学科理论性强、知识量大、内容枯燥特点;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与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密切联系的课程。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就需要及时对教学资源内容进行更新,但当下存在难以直接提供丰富教学素材的现象。鉴于这个特殊性,需要思政教师不断关注现实变化进行备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合理选取图片、文字等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选取微电影、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动态资源,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数据化、个性化积累。思政课始终存在教学资源库里与教材体系变化不匹配、与章节联系不密切的情况,使得思政教学资源没有体现出新颖性、时事性、趣味性的特点,满足不了师生教学需求,是提升思政“金课”教学质量的梗阻。
(四)高职存在思政课师生对网络教学资源库重视与使用不够的难题
现今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通常都会承担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大多数学校思政课是由教研室主任牵头进行专题化课件的集体备课会,获得了集体智慧而成的专题项目化教学便利,减轻了个人逐课自备负担。但是要将“一张嘴、一块黑板PPT”教学模式推向丰富多彩的新阶段,就需要教师经常访问网络教学资源库拓展思政课程。但目前存在着思政教师重视不够,未完成资源库建设规定的资源数量,突击上传案例、视频图像等资源现象;也存在教师将教材讲稿搬家到资源库里现象,造成使用价值不高的情况;还存在部分年龄偏大的思政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不足,除了能够制作与使用简单PPT课件教学,对录制、链接教学资源库中更多资源等操作不熟悉的情况。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内容多是满足教师教学需要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为主的素材,未能满足学生新奇、多彩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课后访问网络教学资源库不多的窘境。
二、推动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实动力
(一)新时代国家出台诸多政策支持高职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近几年,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极大重视,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其中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中明确要求“建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特别指明“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要求。2021年6月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提出“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要求[1]。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更是进一步要求高校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等新举措,以此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2]。这些文件明确指出给予高职院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支持,成为破除思政课程上资源库建设上“孤岛效应”的有力措施。
(二)新时代思政教师高素质队伍壮大提升了资源库建设的内生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确已呈现出了高学历、年轻化的发展新状态。目前“9万多名专职思政课教师中,49岁以下教师占77.7%,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2.9%,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仅2021年,思政课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有17866人,比2016年增加8486人,增幅达89%”[3],使得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得以较大提高,这些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都能够很好地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具备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的技能。这些饱含热情的思政教师,在教学中有利用丰富素材资源提升思政课效果的强烈愿望,也愿意结合思政教材对内容设计上对教学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及文本等资源加以融合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新时代高素质学生对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有着较高需求
大学生一进入校门即开始进行思政课程的系统学习,且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是“00后”的网络原住民,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每天把网络空间作为其学习生活第一环境。众多高职学生重视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开始重视非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博雅学习,在大学阶段加大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花费更多时间来获取思政学习资源。目前一些学生已养成较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习惯,也期待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能够满足他们的自由便利使用,期待能够获取信息众多的、吸引并满足其兴趣的网络公开课、微电影等教学资源。这正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追求,體现着其高质量学习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破解路径
(一)搭建一个完备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
高职院校一方面通过购买、转让等形式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开发积累了教学资源。大多数高职思政“金课”教学资源库平台是由技术公司搭建,充分发挥了一线思政课教师、学生等的资源开发者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多是依赖、使用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智慧树平台、超星泛雅等6个网络课程平台来进行线上教学。相当多高职院校在建设线上课程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应独立地搭建一个完备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好具有教学和资源共享双向功能资源库。在这个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参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设置成符合教学周的专题,将实践教学也列为几个专题,每个专题设置班级、导学、教材、课程设计、题库、作业、考试等栏目,将共享学习资源列在其下,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及单元测验或学期考核,实现无纸化考试考核。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素材库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力争使资源库内容要符合并满足教学实际[4],采取“一条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路径,尽量在平台采用先进智联网引擎技术,实现通过快捷搜索、智能推荐等方式,为师生检索、下载、答疑等方面提供完善服务。
(二)高职院校充分借鉴专业资源库建设经验形成建用结合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源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要求。当年5月启动的100余所高职示范院校建设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作为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极大地了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育人的成效。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补助资金,支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得“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发展模式推动了专业资源库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近5.2亿元,已建成127个国家级资源库[5]。这些取得优质成绩的高职院校资源库,又作为遴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突出了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在建设开放共享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可以说非常值得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高职院校学习与借鉴。思政教师可以向参与过国家专业资源库项目的相关人员请教学习,从更高层面形成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用结合的长效机制,尽快补齐思政“金课”网络资源库建设的短板。
(三)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巨大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给予经费及平台支持,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及懂得信息化教学的一线主力军合作发挥作用。智慧校园的网络应用系统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不断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素材资源等,弥补了思政课传统教学资源匮乏的不足。思政教师是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者,其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过程中投入很高热情和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思政“金课”教师在资源优选、平台熟悉方面应该强化使命担当,为学生上好线下线上课、辅导、交流等提供支持。思政教师应自觉在教学过程中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基于“智慧校园”搭建的网络资源集聚平台,将思政课教学方法库、教学案例库、课程试题库、课件素材库、教案文本库等整合于数字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库里,为师生实现教学互动、学习成效展示、经验交流发挥一定的作用。
(四)将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成学生学习拓展中心
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破除以教师为中心,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去设计。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多元素的知识理解,将教材中的概念性、理解性知识点,充分依托数字化校园学习平台功能,形成一个具有科学系统的智慧平台。如此,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学习,解决学习难点和困境。资源库还要便利学生下载、查阅及评价,突破课堂45分钟的限制。无论校内校外还是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资源库平台的统计算分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复合教学,为高职大学生突破学习的限制,实现时时、处处皆可学的愿景。
(五)将已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库作为思政“金课”教与学的拓展补充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该在网络教学资源库中为学生提供更多便捷的链接,如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直接访问免费数字化资源库,以拓宽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资源的渠道。例如为学生链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这是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指导,人民出版社开发建成的。该资源库存有可阅览图书一万多册,访问者可以便利地从传统篇目、章节等顺利检索文献,获取7000多万个知识点学习资源。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下载“学习强国”作为重要的思政课学习资源库,还可以链接地方党史部门建设的红色资源库等,这些都是拓展校级网络教学资源库空间的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获得专项立项、一定经费支持及更多的关注,体现了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键课程的重视。高校应实现思政“金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创新高精尖水平的思政课智慧教育,不断提升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时代新人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2020-02-20].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1908/t20190819_103720.html.
[2] 中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 21(09):75-80.
[3] 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成效——格局性变化历史性成就[EB/OL]. http://www.mo e.gov.cn/fbh/live/2021/53878/mthd/202112/t20211208 585667.html.
[4] 刘艳艳,顾润国. 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21(02):64-68.
[5] 方灿林,张启明. 资源库: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基础、要求和表征[J]. 现代教育管理,2019(08):71-75.
[6] 赵萍. 高校思政微课资源库的建立和应用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85-86.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金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SJZDA14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阚国坤(1963—),男,博士,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区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