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糖”不代表不吃糖?避免“添加糖”才正确
2022-05-30马冠生张娜
马冠生 张娜
从广义上讲,“糖”也称“碳水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根据“糖类”家族中的不同结构和生理作用可以分为糖(1~2个单糖)、寡糖(3~9个单糖)和多糖(≥10个单糖)。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糖”的定义是对单糖、双糖和糖醇的统称。
单糖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双糖 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糖醇 山梨醇、甘露醇和木糖醇等。
其实,单糖和双糖都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比如水果中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甘蔗、甜菜中含有蔗糖,乳品中含有乳糖(见表1)。也就是说,“糖”存在于天然的食物中。
“糖”并不是万恶之源,其实“糖”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1.贮存和提供能量,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
2.是机体的构成成分,如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可构成抗体、酶和激素等具有重要生物活动的物质。
3.有节约蛋白质作用,适量摄入糖类可以防止或减少膳食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利用。
4.具有一定的抗生酮作用,当糖類摄入不足时,体内脂肪中储存的甘油三酯被加速分解为脂肪酸,以提供能量,而这一过程,有可能产生过量酮体,酮体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在体内聚集,从而导致酮血症的发生,因此要适量摄入糖类物质。
5.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摄入适量糖类,有助于肝脏合成糖原,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既然糖是维护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那为什么还要限“糖”呢?再次明确一下,这里所限制的是“添加糖”!“添加糖”! “添加糖”!
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糖是“添加糖”,主要指的是果汁、饮料、甜点和糖果等食品的加工中添加的白砂糖、绵白糖、红糖、玉米糖浆等。
游离糖又是什么呢?
游离糖是指包括食品生产商、厨师或者消费者自己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也属于游离糖。“添加糖”亦属于游离糖。
有研究表明,控制游离糖的摄入有许多健康益处,如减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整个生命历程中应当减少游离糖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该减少至总能量的10%以内,如果能进一步控制在5%以内,将对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成人和儿童可接受的游离糖摄入量每天应低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糖饮料中就含有较多的游离糖。
市面上普通的碳酸饮料每100毫升含游离糖量约为11~12克,喝一瓶550毫升装的碳酸饮料摄入的游离糖的量就会超过50克,因此应当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除此之外,还应该减少摄入含游离糖丰富的糖果、糕点、面包、饼干、果酱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