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创新的设计师角色定位及培养路径
2022-05-30杨璇林涓
杨璇 林涓
摘 要:由于科技的进步,设计再一次扮演了社会创新的重要角色。设计成为社会变革的某种特定途径和方法,它超越了视觉艺术和产品推广的范畴,设计师不但把大众视为共同生产者,自己也成为行动设计中的链接要素。设计师需要具备以全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人为中心的人际参与和设计方法、全局性思维、有远见的领导力、协同创造能力、专业技能。而设计学科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思路,需要通过跨学科、跨学制、跨部门、跨地域的T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法得以实现。
关键词:社会创新;设计师角色定位;行动设计;设计学科;T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社会创新的T型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2018GXJK09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课题“职业技能导向下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方向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22YJSPY02010)研究成果。
一、变化
由于信息的普遍应用以及科技的进步,设计学科近20年来发生着激进的变化。在社会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导下,设计学科被再一次推向了社会创新关键性角色的位置(前一次发生在包豪斯提倡“为人民大众而设计”的时期),它的边界不断被拓展,促使设计师们纷纷探寻着各自在社会责任和交叉领域中的新价值和新观照。设计师们非常惶恐,也非常兴奋,这是一个设计学科激烈碰撞的时代,他们在这个伟大时代中对自己的定位和所具备的设计哲学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价值。
在传统的设计学认知中,设计师是为了产品本身而提供产品造型和创意的人,他们担负的责任是让产品被市场接受。但这个认知放在现有的社会变革中,已经显得狭隘和片面了。当下,设计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中,他们需把设计看作是支撑社会变革的某种特定途径和方法,并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去解决最紧迫、最现实的人类社会问题。同时,他们还需采用一些途径和方法去教育和刺激大众,鼓励大众调整或改变行为,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采用这些途径和方法把一些可能的行为变得不可能、很困难或令其经济或社会代价高得离谱,将大众推向设计想要实现的方向。这种改变未来的意图,意味着设计已经超越了视觉艺术和产品推广的范畴,对应了行动设计和社会创新的复杂过程。而这种过程通常会由设计师与大众一起执行,或者是在设计师的引导下,基本由大众不自觉地去完成。
二、行动设计、社会创新与角色定位
行动设计是改变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会导致对某类人群有用的特定成果。日本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由于日本国土资源的特殊性,日本政府对垃圾的处理和分类非常严格,从政府执行的奖惩措施、监督模式和国民教育条例,到垃圾接收器的信息设计和行为设计(如图1),都充分实现了行动设计的目的,以致于不但让日本成为了一个高效的绿色低碳社区,维持了高质量的生存环境,还整体保护了国力资源和提升了国民素质。当然,这个行动设计方案更多地依靠了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为引导,所以其影响力和时间效应更为突出。
当下,全球大多数的行动设计都是以设计师、设计团隊的服务或责任意图为源点,通过介入复杂敏感的社会问题,形成某种组织以进行长期的设计干预,从而实现责任与目标。他们的设计战略通常如下:首先,认识到一个真实的问题,并发现可以解决该问题的资源,包括人、社群和他们的能力;其次,提出某种组织或经济架构以激活这些资源,帮助相关的社群自我组织、持续生存,并且在不同情景下复制;最后,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各种形式的当地活动,并让它们方向统一地朝着既定目标运行。例如,伦敦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以设计预防犯罪”项目,就是意图通过设计来改变(约束)人们的一些不良社会行为,或鼓励(引导)一些可肯定的社会行为。又如IDEO(一家全球性创新设计机构)的非营利性部门秉承“为贫穷及弱势群体设计产品、服务与体验”的理念,在非洲为贫民设计热水器,在秘鲁设计低收费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都是行动设计的典型范例,也是社会创新行为的具体实施。
设计师为了实施社会创新战略,具体的行动设计内容会包括:发现可整合的内容。用创造性的方式重新关联已有的产品、服务、场地、知识、技能和传统。依靠自有资源,而不是等待来自政策、经济或任何别的制度化的不确定因素完成改变。
这样的过程,就意味着社会创新在行动设计的实施中得以实现,因为它形成了新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在这样的方案中,设计师实际是把大众视为共同生产者或行动过程中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消费者。设计师在行动设计过程中,承担的工作与设计学科的固有知识应用并不直接相关(即使有关,也仅属于项目中的某一部分),而是承担起团体的链条作用。他们把人团结起来,激发团体以及个人在其中承担某种意义和作用,他们是为了培养市场的需求、促进或更新社会的价值、挑战传统的做事方式、导入新的、可持续的相关行为,是为了致力于一个综合的社会或组织关系的转变而进行设计。
目前国内非常典型的实例,就是当下行之有效的借助于个人(小团体)力量和电子商务,推动乡村振兴的农夫计划。其中高校师生组织的典型案例有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启动的中英合作项目“乡村设计”Workshop,通过组织的“马郢计划”“尚村守艺志”“乡约方祠”“太湖味道后备箱”等设计行动计划,形成了精准扶贫的设计服务模式。这些设计已经不仅仅关注品牌需求本身,而是针对如今中国乡村和传统手工艺留存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途径。另一个高校组织的协同案例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15年开始执行的“四平空间创生”城市微更新项目。学生通过与四平街道居民协同共创的66个微创新,改变了整个社区的面貌和调性。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些项目的实施,其社会变革的价值判断远超于经济效益,这就要求设计师的社会与道德判断必须远早于设计的起点,这样他们才能判定他们的设计是否值得去投入。也就是说,是否对社会有益,是设计师行动设计的基本标准和动力。
因此,设计的范畴被扩展到了社会学层面,设计师的传统身份变得非常模糊,他们应具备的素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理解。那么,对他们的培养,设计学科的教育者们该怎样去做呢?
三、角色的素质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判定作为一名设计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面向未来的设计中发挥作用。
基于以上关于设计的角色变化,设计师已经被设想为完全的社会工作者,他们研究的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对人、行为、意义的影响和架构。但一个对服务、组织甚至是社会过程进行设计的学生,不论受何种专业训练,都无法预测自己未来可能会面对的项目内容和情况,也就是说,他们未来面临的任务无法为他们设定专业知识边界。例如,目前我们为不同设计学科的学生准备的训练课程,是设想产品设计师可能要设计的一系列设备,视觉传达设计师会设计字体、版面或者数字媒体的内容,所传授的知识是让他们对一系列边界相对稳定的机会有所准备。但是,我们无法为承担复杂任务的新型设计师提供全部的显性知识。当然,这也并非是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就必须掌握全部的人文社科知识,而是指在项目执行中,无论对产品还是对行为进行设计,无论是行动设计还是未来模式设计,设计师都应具备以全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设计师的要求,就分成了以下几个层面:
(一)为了服务社会,设计师必需掌握基于道德和关爱的人际参与能力。
(二)设计师需要具备协同不同学科背景知识的人或团体、以改变或设计未来为目标进行创新的能力。
(三)设计师需要开拓对事物关联性的理解能力,并具备综合设计的规划能力。关联设计意味着单单考虑任何设计说明或作品、或者仅仅考虑关注经济资本和消费者的设计的方式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整体关联性中的一个部分。
(四)具备传统学科对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掌握基于实践的、与职业紧密相关的知识,面向产品解决功能为目的的能力。
以上4个层面的要求,意味着我们无法仅仅依靠当前设计专业的实践来培养设计师,也不可能仅通过科学技术的介入累加学生的学科知识来实现。这4个要求的出现其实对应了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需求,即期望设计师被训练成除了掌握坚实的学位课程技能外,还要成为掌握或具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和全局性思维、有远见的领导力、协同创造能力的人。
但是,目前设计教育的最大难点在于它的传统背景。擅长技能训练的传统设计院校的培养较多地集中在已有的技术、标准、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开展着面向现有的生活方式和产品的职业实践。学生被引导专注于某一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入,却忽略了能够导致创新地处理“宽广和复杂问题”的知识能力。这样的学科建设思维和构架在之前的几十年间,已经固化在传统的基于材料和工艺的思维、美学理论以及学位课程上,这决定了它们的学科资源和视野被限定在极小的区域内,向外延的步伐和多学科契合的链接都非常艰难,以至于这样的院校在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的能力和路径方面较为滞后。
当然,许多院校业已意识到,目前运用传统方式和思维培养设计师掌握的许多传统活动已经在逐渐被替代,或者,至少在高回报的信息化社会已经式微。例如,当前通过网络平台自动生成图形或LOGO的软件,尽管被视觉设计师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这已经威胁到平面设计师的传统职业,即便人提供的专业技能与自动服务相比是更高质量的保证。
四、人才培养的路径
在“设计引领着社会创新”这一思路下,目前国内设计学新锐进取的先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抛开了传统认知,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社会创新的理念,提出了“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作”的办学思路和服务设计,不但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战略眼光,并且探索实施了明确的人才培养路径,可为许多院校进行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教学理念是围绕着5个关键议题开展的: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全局性思维;有远见的领导力;协同创造的设计方法论;跨学科协作。重点推动“设计驱动的跨学科创新和创业”。面向知识网络,打破学科和学科、大学和产业、学习和创业、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把大学教育和真实的世界联动起来。在基于实践的学科知识培养前提下,从提供单向的设计服务向提供拥有更深远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型,提倡设计的视野从目的驱动与个体驱动的努力向社会创新拓展,为可持续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提供支持。
他们基于设计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基于实践的设计,面向产品、解决功能为目的;第二维度是基于价值观的伦理基础;第三维度是基于方法的设计)的相互渗透,融合价值、方法和职业,综合并有指向地培养设计人才。这其中的重点是探讨这三者对应的两种能力: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垂直能力(职业能力);以整合为主的水平能力,也就是面向不同问题、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性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就构成了“T型”创新人才的基本元素。
但是,如何实现垂直知识和水平知识的整合,也就是T型的链接处,成为了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焦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提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和学科交叉授课,着眼于整合多个垂直能力的水平能力的培养(即有深度的水平能力),或者着眼于具有水平方向宽度的高级的垂直能力(即有宽度的垂直能力)。他们通过开设创新性课程,吸纳来自不同领域和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方面在他们自己的学科里(T型那一竖)学习,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和其他领域、学科的学生共同学习和研究,在代表知识广度的水平能力上(T型那一横)得到发散性训练。同时,该学院也打破了不同人才層次的学制限制,让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跨学制共同学习,参与社会创新性的社区项目,并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学生互换,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从多种渠道促进社会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
在重点推动“设计驱动的跨学科创新和创业”的教育策略下,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并不仅限于教学环节,他们还通过在学校与社区之间创建“原型实验室”群落的方式,为创新性人才提供实验场所。该群落集合了产品研发实验室、创新教育空间、实体原型店、众创中心、孵化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样空间,引导大学和社区创新力的碰撞、交融和协同共创,并自下而上地为激发城市创新潜力而努力。
五、结语
设计师在信息社会的职能转变,是从指向产品转向指向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思维范式上的转变。同时,这也是一种激进的转变。转变人们在服务系统里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的动机,并最终转变他们的构想以及价值。无论是具备何种垂直能力的设计师,都是在无数个个案中寻求复杂解决方案。虽然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或机构能提供全方位的“T型”知识,但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非常普通的指导原则。比如行动设计或社会创新要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沟通策略、协同创造的方法、综合规划能力以及服务(商业)模式探索,通过跨学科、跨学制、跨部门、跨地域的交叉方式进行对未来设计师的培养,从而让设计改变未来。
参考文献:
[1]Ezio Manzin,Virginia Tassinnari.Sustainable Qualities:Powerful drivers of social change[C]. Motivating Change, edited by Crocker,R., Lehmann,S..Earthscan, London,2013.
[2]娄永琪.NICE 2035:一个设计驱动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实验[J],装饰,2018(5):34-39.
[3]钟芳,刘新.为人民、与人民、由人民的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的路径、挑战与机遇[J],装饰,2018(5):40-45.
[4]Ken Friedman.Models of Design: Envisioning a Future Design Education[J]. Visible Language,2012(1-2),132-153.
[5]马瑾,娄永琪,编.新兴实践:设计的专业价值与途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娄永琪,马瑾.一个立体T型的设计教育框架[C]//童慧明,彭圣芳,李健,编. 2013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7]郭寅曼,季铁.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参与[J].装饰,2018(4):39-43.
[8]弋念祖,许懋彦.美好社区的营造战术——社会空间治理下的日本社区设计师角色观察[J].城市建筑,2018(5):47-50.
[9]杨美玲.新T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实践探索——基于PBL模式[J].时代经贸,2018(8): 103-104.
[10]方晓风.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伦理思考[J].装饰,2018(4):12-15.
[11]辛向阳,王晰.服务设计中的共同创造和服务体验的不确定性[J].装饰,2018(4):74-76.
[12]韩之阳.关于设计师在第三方公共服务集成体系中的角色扮演的探究[J].藝术科技,2016(1):35.
作者简介:
杨璇,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教育研究。
林涓,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工艺美术、艺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