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2022-05-30贺雄玲
贺雄玲
摘 要:为了确保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文章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生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指导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没有得到学校行政管理力量的足够重视及大力支持,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真正有效落实。一方面学校重视不够,形式主义严重。有不少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对此重视不够,认识片面,坚持升学应试教育是根本,认为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乃一时形势需要,所以消极对待、简单应付。即便是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举办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但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缺乏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就全国而言,发展极不平衡。有相当多的地区对此还很陌生,连最基本的常识和观念也很少了解,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和事件常常发生。据了解,当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团队干部、班主任、校医、政治课教师等,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受到了损害,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难以很快提高,极个别教师甚至误导了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一)依托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方面,而其中心理课堂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阵地之一。心理教师应牢牢把握好心理课堂这一主场。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非毕业班要形成常规固定课时,依据年龄特点,组织骨干力量编写校本教程,循序渐进、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毕业班可考虑以定期专题讲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阶段性突显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中突破和指导。
(二)拓展阵地,构建心理健康成长平台
开展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开办留守儿童之家,针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且这部分学生更需要关爱的特点,尽可能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用实际行动去化解他们的孤独,让他们和大家融在一起。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内心需要和生活实际,对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实现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建设有效的教育阵地,既是教育活动的保障,又为学生心理健康架设成长平台。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工作,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育效能,需保证教育工作者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有必要严格实施心理教师的选拔工作,保证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心理学素养等。其次,教师队伍建设体现双师型。完善并落实教师培训机制,促使心理教师具备教师、心理咨询师双科素养。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除了获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获取必要的教师资格证书,并在实践中重视自我提升,不断获取心理教育新知识、新技能,为有效应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保障。最后,教师队伍建设要具有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建设,需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心理教师除了参加必要的培训之外,还需要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实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动态及最前沿知识,以此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提高。
四、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举足轻重,由于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复杂,家长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受各种因素影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还有心理疾病。如由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矛盾,如行业分配不均、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等,无法获得满意的解释,便产生迷茫、烦恼,特别是当自己处于逆境时,心情更为焦躁。人际关系不和谐,邻里不睦,结果引起偏执或敌对心理,甚至出现冲动等行为表现。在工作单位里工作压力太大,或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或办事不顺等,引起烦恼、自卑,甚至引发强迫症状或者出现躯体化反应。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格调低下,言谈举止不健康、不文明,或性格孤僻,或脾气暴躁。以上这些家长的心理问题,不管是因外在因素形成的还是因家庭内部因素形成的,都会在无形中给子女施加了不良影响,学校需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度溺爱,唯恐孩子受累吃亏而包揽一切,忽视了子女探索周围环境的正当要求,使孩子出现了依赖、顺从、退缩等不良习惯。有的对子女过分迁就,很少对孩子提出规范的要求,使孩子产生“我是你们的小宝贝,你们都得依着我”的心理,欲望过大,不懂得按照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去制约自己,形成了任性、蛮横的不良品质。
还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一中国家长普遍的心态过于迫切,一味追求子女的学业成绩,而轻视对子女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家长给子女学习上施加压力,将子女送进各种课外班、特长班、补习学校,不顾孩子的兴趣,强制他们学这学那。超长时间的学习,自行增加数量过多、内容过难的作業,使子女不堪重负。这种重学业,轻品德、轻心理、轻精神的不良倾向,阻碍了子女个性的发展与培养,不利于子女的全面发展。更甚的是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进而对学校、教师期望过高。对子女出现的问题,不进行认真分析,也不与子女进行思想沟通,而是稍有不妥就抱怨责备,或对子女责骂,甚至鞭打,给子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或袒护纵容子女,对学校、教师求全责备,这就导致了与学校、与教师关系的恶化。部分离异、单亲家庭,以及由于工作、做生意较忙的寄养家庭的家长,只顾忙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情,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极少关心,子女缺乏必要的亲情,一旦子女出现问题,推来推去,形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白,由此而产生了很多问题。
总之,家长的个体心理以及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表现,由于主观与客观方面的诸种影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家庭教育方法。也可通过家访与家长探讨具体的现实困惑,一起寻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心理疏导方法。通过这些家校联动工作,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学校还可定期派专门的人员到中小学生家庭中了解其家庭情况,指导学生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此外,对部分距离学校较远的家长,学校可指导家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QQ、各种直播软件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将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家长共享,帮助偏远家庭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功成长的关键,它对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性、独立性和独特性,注重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及时性,积极主动地向教育目标靠拢,利用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教育措施将教育目标贯穿始终。这不仅可以迅速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其潜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优化探析[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09):133-134.
[2]刘先华.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8(06):76-77.
(责任编辑:罗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