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她”的眼睛 收获“心”的力量
2022-05-30左新平
左新平
在第五届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中,笔者执教统编版语文七(下)《带上她的眼睛》,尝试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以拍摄电影为总情境深入文本。为了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大工程,笔者让其先行完成四个子项目:确定方案、聚焦悬念、解读人物、传递情怀。通过这几个任务的达成,层层深入地解读文本,以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旨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也收获“心”的力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的热情
新课标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这篇文章是刘慈欣的作品,他的《流浪地球》被翻拍成电影。笔者据此创设了一个总情境:现在学校八年级的影视社团想把《带上她的眼睛》拍成电影,请七年级同学帮助社团的学长们解决四个子项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更好地进行探索式学习。
二、确定方案,领悟叙述视角之妙
小说中的叙述视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叙述视角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有限视角,优点在于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的优点是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是全知视角,优点在于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可以客观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笔者从“确定拍摄方案”这个突破口出发,设计了“选择视角”的活动。缘起是社团同学对剧情的处理有争议,他们在两种方案之间徘徊:一种是以“我”为角度按照文本顺序拍摄,一种是以“她”为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拍摄。笔者请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的读书方法,一目十行,迅速提取重要信息,并从上面两个角度分别思考、讲述。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讲述:一是“我”带着她的眼睛去度假,带着她感受了大草原的美,“我”对她的异常激动的反应感到奇怪,最后才知道她原来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因为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那次是她最后一次与地球联系。二是小姑娘大学毕业后,成了“落日六号”的一名领航员,因为飞船误入地核,与地球失去了联系,“我”按照主任的要求带她进行了最后一次在地球的旅行,“她”表现出异常的激动与珍惜。
通过讲述、比较两种方案,学生自然可以领悟到本文叙述视角选择的巧妙。鲜明对比之下,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以“我”为视角,按照文本的顺序拍摄比较好。因为第一人称视角有限,最后解开谜底的时候最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此外,学生在今后进行文本创作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选择最合适的叙述视角。
三、聚焦悬念,掌握情节设计之法
本文悬念迭起,疑窦丛生,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读者的思考。于是,笔者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设置悬念和解开悬念的地方,并加以体会。
同时,教师还带领学生分析文中层层加深悬念的地方。比如文章开篇即设置悬念,“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第七段又加深悬念,“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读者在第八段才明白原来所谓的“眼睛”就是传感眼镜。但是这里只是解开了什么是“眼睛”的问题,“为何带”依然疑影重重。“我”看到她对草原上的一景一物、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看到“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以为悬念已解开,没想到最后得知,她是失事的“落日六号”的地航员,而且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耗尽,“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谜底揭开的那一刻,艺术力量达到了最高峰。
聚焦悬念既能帮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带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且为学生下面走进人物内心,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怀做了铺垫。这是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来讲此环节设计的意义。从写作角度来讲,这一环节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作文当中,根据文章情节的需要设置悬念,为文章增色。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主题,教师应在文章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写作提升。
四、解读人物,解锁震撼心灵之密码
本文中小姑娘的形象,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要想拍好这部作品,对小姑娘形象的解读显得至关重要。所以,笔者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多角度(比如句式、标点、描写方法等)分析人物形象。
对于人物形象的解读,学生倾向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着手,而往往忽视标点和句式。比如文中小姑娘来到大草原上,对一草一木表现出来的惊喜热爱,学生多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去分析。笔者则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的运用,如六个感叹号的使用,更加凸显了小姑娘情感细腻充沛、热爱生命的形象。同时,笔者指导学生将小姑娘强烈的情感朗读出来,比如在“这里真好!”前面加上“真诚地”语境提醒,在“呀,花,有花啊!”前面加上“惊喜地”语境提醒……好的作品,一标一点关乎情!从句式的角度看,小姑娘的语言多是短句,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字都有。笔者让学生通过改写短句为长句,并进行比较朗读,感受长句、短句对表达情感的不同作用。这样的引导让七年级的孩子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同时,让他们于细微处感受文本的魅力。有了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关注细节,注意运用不同的标点、不同的句式来服务情感表达的需要。
小姑娘最为动人的一点是她勇于从绝境中寻找希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让学生体会句子中透露出来的情感的微妙变化——前半句失望,后半句重新燃起希望(哪怕是零星的,也被小姑娘捕捉到了)。这是小姑娘性格中可贵的品质。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内容能体现小姑娘的这一品质。学生很容易发现小姑娘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教师另外补充助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软环境”。和小姑娘同行的另外两个同伴的命运:“虽然这只是四道绝热门中的第一道,但瞬间涌入的热浪立刻把他烧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长在另一个密封舱里飞快地关上了绝热门,避免了‘落日六号的彻底毁灭。但他自己也被严重烧伤,在写完最后一页航行日志后死去了。”如果说外界环境不足以压垮一个人,但情感上的伤害往往是压倒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可是和小姑娘朝夕相处的并肩作战的同伴啊。但是,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面对同伴的离世,小姑娘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乐观。“我会”“将来”“但愿”每一个词都让人动容。这里又一次体现了她在绝境中寻找希望的精神品质。另外,文中的“她”从始至终,没有姓名,“她”代表了无数默默努力、为事业献身的伟大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任何时刻都保持冷静、乐观,始终充满希望!学生通过品读文字、走近人物,感受到的这些品质,直抵心灵深处。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感受小姑娘以及她所代表的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可贵品质,从而收获震撼心灵的力量,拥有前进的动力。
五、收获种子,传递文本深处的情怀
有人说作家刘慈欣是慈悲的,他未止步于想象的宏大瑰丽、情节的曲折动人,他的文字有着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有着帮助人类突破重围、治愈心灵的能量。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旅行结束之后,在“我”的意识深处,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这颗种子让“我”“灰色”的生活有了“绿色”。那么在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又有哪些收获?以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收获了一颗 的种子,带着它我可以 。我想把这种力量传递给观众。
在这篇科幻小说中,科幻只是外壳,背后的人文情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必将被镌刻在星空之下”。
无论是阅读一篇科幻小说,还是欣赏、拍摄一部科幻电影,除了要关注科幻的神奇,悬念丛生的情节,形象鲜明的人物,更要感悟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怀,感受热爱、希望和力量。另外,笔者还指导学生要能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写作手法,收获的“心”的力量,落实在写作实践中。
特级教师王君曾说,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扶相携,自然渗透。不充分体现“工具性”的课,没有语文味儿。而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肯定缺少直达人心的力量。笔者执教《带上她的眼睛》,始终将“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点有机融合,落在实处,透过“她”的眼睛,让学生收获“心”的力量。
(作者單位:江苏省宿迁市崇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