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5-30王祎霞

关键词:四史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王祎霞

摘   要:基于历史学科教学和思政教学的视角,阐释“四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正确定位以及“四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体验,对新时代背景下引导学生形成明晰的政治认同和思政认同有重要意义。应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四史”教育,推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深化。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思政教育;四史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0/23-0081-03

历史教育的初衷就是通过史实给人警示和深思,它既是智育,又是德育和思政教育,对学习者的个体健康成长甚至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改革开放简史》(以下简称“四史”)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正确思想意识和正确价值理念的定型具有非常强的启迪作用和引领作用。因此,单独把“四史”提出来作为思政教育融入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让承压于应试教育的高中生有了更为宏观的视野,有助于以史铸魂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四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正确定位

(一)“四史”教育有助于还原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发展视角来看,“四史”几乎囊括了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是学生们学习近代史和现代史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从教材编选来看,“四史”中有很多细节和重要史实是近代史和现代史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因此,让学生们研读“四史”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是学生们获取详尽史实信息和补充资料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们对近、现代史的认知有很好的辅学价值和意义。

(二)“四史”教育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历史史观

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们掌握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培养学生们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观察当代社会现象、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党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历程以及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建国后我国经济起步与发展历程是“四史”的主要轮廓和内涵,其史实背后所透露出来的逻辑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思想观念的形成基点会让学生们正确认知世界、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改革开放简史》的研读与再认知,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民公社制属于计划经济,推行平均主义,这种按需计酬的分配方式无法高效激发个体的劳动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无法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能动效应,不仅让当时的生产力无法承载,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分配方式变成了按劳分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一种意识的进步,更证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彼此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们了解了这一点,学史就学得通透,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读史以明智,历史教育的目标就是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史实,更要引导学生们透过史实看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具备分析事件因果以及推断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方法与能力。

(三)“四史”教育是历史课堂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教育途径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各学科教师肩负智育和思政教育双重重任。通过“四史”,学生们会看到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前赴后繼所付出的努力,也会在感悟中认同革命传统和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坚定跟随党的领导、拼搏创新、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学生能从史实中受到思想启迪和德育,端肃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行为准则,达到历史教育“以史铸魂”的终极目标。

二、“四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适用性教学策略及相关教学实践体验

(一)丰富“四史”资料,高度还原“四史”发展历程

尽管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设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改革开放政策的由来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的独立篇章,但是受教材编选篇幅的影响,很多细节都是一带而过。基于此,笔者建议高中历史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们开展自主探究和课外拓展,通过不同途径收集整理“四史”资料,高度还原“四史”史实。可采取如下措施:

教师要给学生们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给出任务明细,让学生们有清晰的、微观化的“四史”探究目标,如,以时间为主轴整理建党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谈论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中所起的作用;分组收集整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梳理出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方针政策等。学生们有了具体的探究任务,“四史”探究就会落到实处。

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获取路径的指导,如学校的图书馆、教师的历史专业教辅资料、具有权威性的历史资料查询网站等。这样,学生们才不会像无头苍蝇那样不知道到哪里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还原“四史”史实的有效性。

(二)确立明确的“四史”教育目标和适用性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教师要有明确的“四史”教育目标,否则“四史”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要采取适用性的教学方法,这样“四史”教育才会更有实效。

“四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四史”教育一方面要还原历史,以引导学生认识相对清晰、详实的“四史”史实,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从思政教育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思政需求,引导学生们形成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激发其爱国、报国的鸿鹄之志,让他们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拼搏奋进。

要想凸显“四史”教育的实效,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以及自主课外探究的方法,收集“四史”资料;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理念与唯物史观的时候要观察和采集学生们的观点与看法,因此,采取互动交流、讨论、探究、成果展示等方法更为有效。这些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对“四史”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教师采集学情信息,发现学生们的不良思想并及时给与引导与纠正。

(三)搭建“四史”教育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

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及课外拓展成果是教师开展“四史”思政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成果有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也有学生们当前的思想认知及政治觉悟。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成果了解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获得开展思政教育的良好契机。这样的平台包括:“四史”资料库的建立及资料筛选、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论证会、党的重大利民政策及效果图片展览会、“四史”相关影视片段剪辑展览等。通过这些活动平台,学生们既会各自承擔相应的探究任务,又会形成一定的良性竞争,教师也能对学生们进行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

(四)注重培养学生们透过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学理念则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高中历史“四史”教育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们透过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教学生们用对比法来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让学生们更清晰地意识到改革开放的实质与意义;教学生们用思维导图或者建立时间轴的方式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让学生们掌握对阶段性历史发展历程形成宏观认知的方法,笔者还经常让学生们开展辩论会,培养学生们获取和辨析大量信息并形成自己观点及驳斥他人观点的意识与能力。只有这样,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够逐渐摆脱教师的思维束缚,形成独立透过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多途径提升“四史”教育的思政感染力

借“四史”史实的探究对学生们进行有目的的思政教育是开展“四史”教育的目的之一。高中历史教师要通过多元途径提升“四史”教育的思政感染力。例如,观看《开国大典》,萌生自豪与激动之情;读名著《红岩》,感受不畏牺牲、坚守信念的大无畏精神;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当前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思政教育只有深入到学生内心才会有实效。

通过上述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学生们对“四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中国发展史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教学基本实现了以史为鉴、以史铸魂的学习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当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四史”教育实践还需进一步深化,期望本文所提经验与方法能引发大家的深思和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光明日报,2013-06-27(1).

[2]沈克学,何成刚.唯物史观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安徽小岗村改革”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20,(5).

[3]孟钟捷.在“四史”学习中培育青少年“四史”意识[J].现代教学,2020,(11).

[4]曾水兵,班建武,张志华.中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8).

猜你喜欢

四史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