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撰修《东西洋考》

2022-05-30黄燕红

闽南风 2022年8期
关键词:漳州贸易

黄燕红

一、初稿

张燮(1573-1640),字绍和,龙溪锦江人(今龙海区石码镇),有“汰沃”“海滨逸史”等多个名号。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张燮答应了海澄知县陶镕(字“去非”)的诚挚邀请,到海澄县撰修《东西洋考》。他当然受到了官方的热烈欢迎和崇高礼遇,张燮《霏云居续集》有诗:《陶明府邀修<东西洋考>载酒过集》。

前一年,在福建督理税务却作恶多端长达十五年的残暴太监高寀,已灰溜溜离去。此时,距离明隆庆元年(1567)月港开放海禁、海澄设县治,已经48年过去了!海上贸易熙来攘往,咸风中飘荡着异国白银的诱人气味,然而,大多数官员和民众,对世界的地理历史仍然两眼一抹黑,少得可怜的认知还常张冠李戴。就如张燮诗中清醒生动的描述:“俗子望洋那得知,群瞽累累痴拍肩。”

邀请张燮担此重任,陶知县是独具慧眼的。张燮对文学创作满怀热情,对振兴东南文化具有自觉的责任感,他撰写的《清漳风俗考》,对漳州古代民风民俗有系统的研究和记载。而且张燮考证成癖,博学严谨名噪一时,池显方说:“吾友张绍和广为四卷,自只字至一句皆溯其元。”更难得的是,张燮思想务实开通,曾在诗中以历史上若干朝代为例,说明广博正确认知世界对国民无比的重要性。

张燮潜心研究漳州沿海的民生特点,研究月港外贸的发展变化,埋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爬罗剔抉,引用的古籍达100多部。作为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张燮知根知底,对海上贸易之必要性有入木三分的理解。月港田地的产出不足以温饱,如果严厉禁止海上外贸,民众就只能坐等饿死!于是,年轻健壮的家伙们比物连类,“溃裂以出”去经商,甚至勾结外国人共同作乱。局势必然失控!

因此,他着力书写开放海禁后,月港进出口税收的激增、货物琳琅满目的可喜,展现海上贸易于公于私的诸多益处,揭示了开海政策对经济发展和地方稳定的超级影响力。他历数记录高寀祸国殃民、令人发指的累累罪行,笔墨中流露出嫉恶如仇的进步思想倾向。

从夏到秋的紧张忙碌之后,张燮留给陶知县一首七律《返郡留别陶去非明府》,颔联“望气出关书已就,因风破浪棹还斜。”明确表示:初稿已经完成,我乘船返回郡城漳州了。

张燮此时按下暂停键,是因为要准备上北京赴考。

隔年暮春,张燮宿命般再次铩羽而归,意兴阑珊返回漳州府。

二、竣事

1617年,月港外贸还处于全盛期,《东西洋考》搁浅在前年的初稿状态。

45岁的张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值精力充沛的挑大梁年纪,他却深居简出,“灭景山栖”。

非他莫属的历史机遇,如期而至。漳州府督饷别驾王起宗,亲自到张燮居住的船上,诚恳邀请他继续完成未竟的著作。

张燮欣然应允,举起生花妙笔,化满腹才学为经世致用的书稿。

他在政府资料室细致查阅,在月港码头实地采访,务求全面准确。他在自序中明言:“间采于邸报所抄传,与故老所诵述,下及估客舟人,亦多借资,庶见大全,要归传信。”四十五年勤奋磨成的笔尖,和自家豪奢的藏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张燮绝非吟风弄月的书呆子。他全身心投入撰修《东西洋考》,除了回报官府的诚意,还有为百姓谋福的悲悯,和成就一家之言的智慧。事实证明,这三点都成功达到了!这部珍贵史籍,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人懵懵懂懂看世界的状态,时人后人都受益匪浅。

因为撰修《东西洋考》的机缘,张燮对月港的深度解读,远超同时代的所有人,他殚精竭虑的收集、梳理、提炼和呈现,清晰铺展开月港外贸的横向面貌和纵向历程,他率先为中国人睁开了看世界的双眼。在张燮之后两三百年,从未出过国的林则徐被历史教材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从九月到十二月,张燮的身影穿梭于月港湿润的海风中、嘈杂的船政里。《东西洋考》竣事了!“海滨逸史龙溪张燮撰次”,熠熠生辉名垂青史。

张燮如释重负,挥就五言律诗给王起宗《赠王别驾时督澄饷邀余毕洋考之役》,又洋洋洒洒写了七言歌行《修<东西洋考>峻事归舟放歌》,以渊深的文字结合诸多典故,把创作内容、研究方法和撰写过程,叙述得非常清楚。

“倚剑凌奔涛,载笔探殊俗”。此书顺应大航海时代而生,内容是惊涛骇浪中的异国风俗。“呼来贾客与长年,耳学中间佐简编。”他广泛参考各种文献,更是运用了“耳学”,诚意采访前辈和海商。“苦心往往穷其源,世无肿背怪橐驼”。在彼此矛盾互为补充的资料中,他碰到许多的难题,都认真考证、苦心求索,从中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往还舐墨烟波上,蜗左蜗右纷相向。”摘录和原创双管齐下,他尽量如实展现东西洋的情形,书板装满了好几辆车!然而条件所限,即使已经全力以赴,仍存在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他展望以后“留将秃笔续荒经,敢以浩流矜勺水”。

“昔年作贡今通商”是“诗眼”,由以前坐等四夷来中国进贡,转变为向海上主动通商,国人当时已经放眼于世界大格局的贸易。

张才子自信满满,他是第一个对东西洋做全面研究的学者。他夜以继日,参古订今,读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文献资料,听到了许多从未接触的异域奇闻,大大開阔了眼界。“今归粗就一家言,凭将小棹当輶轩。”“归舟五两随风发,恍惚神游诣溟渤”。归舟随波起伏,张燮还神游于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中。真是太敬业太投入了!

三、传世

定稿后,漳州府主官迅速刻印出版这部极具实用性的“贸易指南”。

王起宗作序,称自己取来新书展开通读,茅塞顿开:始悟舶人所称某港者,即古之某国。

周起元作序,评价定调了该书囊括古今、惠泽后世的独特价值:将收千古归之笔端……用补前人所未备……开采访之局,垂不刊之典。

《明史》卷97志73载:张燮《东西洋考》十二卷。

此书记载东洋西洋共40个国家,每国各立一传,如史体;其后附载山川、方物,如《一统志》体;用“交易”作为每篇的终结。张燮特意点明:书写并无贸易关系的日本、红夷(荷兰),是为了展现这两个国家对海上贸易的粗暴无理的梗阻破坏!

《东西洋考》对研究中外关系史、明代经济史、航海史、华侨史提供了资料,至今仍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1980年1月31日,《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发布,文中许多史料来自《东西洋考》。

《东西洋考》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些记载以讹传讹;丑化异化几个海外国家;仅从漳州视角看外贸,有失偏颇;对当时官员和明王朝颇多溢美之词,等。

瑕不掩瑜。我们不能以现代目光去苛求400年前的张燮,在当时条件下,他已经给出了最优解!

猜你喜欢

漳州贸易
买鱼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南康漳州龙
贸易统计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