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好,漳州110

2022-05-30何葆国

闽南风 2022年8期
关键词:漳州市漳州警务

何葆国

“您好,110,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当你面临危难需要帮助之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拨打110这个电话,耳边便会响起关切、温暖的声音。

这不是电脑程序设置的话语,电话线那头是一个警察,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他(她)的姓名,但他(她)像亲人般听完你的描述,随即毫不犹豫地说,我们马上就到!

这充满力度的话音刚落,一个或者多个警队被迅速调度,警车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驶向现场……

这不是影视上“出警”的场景,而是普通百姓时常可以遇到的情形:刚刚打完110电话不久,警察就从天而降似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110,这三个最简单的数字组合,演绎着警察与百姓之间最紧密的故事。这个耳熟能详的报警电话,早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平安符,而110警察则是“人民的保护神”。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初创报警电话时之所以定为110,是因为当时那种转盘拨号电话机,拨“1”时间是最短的,“0”则最长,先拨最前头的两个“1”,然后让报警人冷静一下,再拨那个处于最末尾的“0”,这样可以增加一些拨号时间,方便报警人调整心情,从而能够完整地叙述情况,防止遗漏重要信息。根据公开报道,1982年,广州市公安局开始尝试启用“110”来接受群众的电话报警。1984年,广州市公安局着手设计报警台的全市通用指挥、联络系统。1985年下半年,系统开始进入调试阶段,1986年1月10日,第一个110报警台正式建立。不过那个时候,这个号码被称为“匪警电话”或“盗警电话”,功能单一,似乎跟老百姓没什么相干。比如,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早在1985年5月1日就安装了110电话,但是直到1990年,总共才接警22起,平均一年不到5起。也正是在1990年的5月,春暖花开之际,也正是在这个南方小城,原来安装在刑警队的110盗警电话被迁移到治安巡逻中队,然后在8月1日正式开通110报警台,当年12月5日,110报警台改为110报警服务台,事情渐渐起了一些变化,谁也料想不到由此引发一场“警务革命”——

有位诗人曾经写道: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这个南方小城的110警察们也没有想到,他们首创快速反应机制,开启维护治安与服务人民并重的先河,成为共和国公安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96年8月27日至29日,公安部在这个南方小城召开全国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建设现场会,如此高规格的现场会,令“漳州110”一夜之间名扬大江南北,更重要的是,“漳州110模式”得到了高度的赞誉。公安部在现场会介绍并推广“漳州110”的先进经验,号召全国公安机关向“漳州110”学习,推动全国各地110报警服务台的规范化建设。

110,报警与服务,这种并驾齐驱的警务模式发端于漳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短短4个月内,全国大中城市全部开通110报警服务台。根据统计,1997年全国110接警总量595万起,2004年突破了1亿起,从此每年接警总量都在1亿起以上——在数字的后面,是广大人民警察数十载的忠诚职守,数十载的拼搏奋斗,如今,110已经成为人民警察的代名词,110也逐步发展成为公安机关最闪亮的品牌。

2020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这个光辉的节日为什么设在1月10日?

不言而喻,正是因为人民警察的标志性品牌“110”,具有广泛的社会知晓度和极高的群众认可度。

2021年1月10日,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警察节,就在这个光荣而神圣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漳州110”“时代楷模”称号。这是何等的榮光,又是多么骄傲的高光时刻——对“漳州110”这支不忘初心,赤忱为民,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警察队伍来说,众望所归,实至名归。

早在1997年11月26日,国务院便授予“漳州110”“人民的110”荣誉称号,还有其它许多的荣誉和表彰,以及全社会的鲜花与掌声,带给他们的是鞭策和责任,他们从未懈怠,与时俱进,一直行走在改革强警、锐意创新的路上。时代楷模——这是党和政府对这支队伍恰如其分的肯定与赞誉,他们当之无愧,作为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代表,他们还是新时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守护者,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践行者,“漳州110”身上熠熠闪耀的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先进性,特别是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拓展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和拥护——他们是这个新时代的楷模!

时代楷模“漳州110”所走过的历程,正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史和发展史。

“快速反应、热情服务”,网格化、全天候巡防接处警模式,市区主城区时刻保持16个梯队32名警力在街面巡逻接处警,全队年均处置警情数39000起,年平均巡逻里程数可以绕地球20圈……须知,这只不过是一支240人的警队,警力有限,而日益增多的报警电话里有不少是非警务的,比如水管破裂、路灯不亮、挪车等,为了不让有限的警力陷入困境,好钢用在刀刃上,漳州市委、市政府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以“漳州110”为龙头骨干的“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如何强化、优化这个有效的机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城。“漳州110”作为一个优质品牌,应该发挥更多的示范作用,从警界到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呈现辐射效应。

一花引来百花香,万紫千红春满城。“漳州110”与“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共同形成了民生保障和服务社会的联动大格局。政府服务有温度,模式创新有高度,群众体验有深度。这使得漳州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宜业城市。

外联内拓,在“漳州110”的示范带动下,漳州市公安局做大做强“反诈110”,也就是漳州市反诈骗中心,以报警快、研判快、查询快、止付快、封堵快、抓人快“六快”为目标,整合公安、银行、电信资源,研发建设漳州市反诈骗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工作指令以电子网格化形式推送,建立涉案账户“双轮止付”和涉案号码“双向封停”机制,实现精准预警防范、精准高效打击、快速止付资金,取得了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两升两降”(破案数、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数上升,立案数、群众损失数下降)的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创新建立“交通110”,2017年8月4日,漳州市公安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立足实战、务求实效,在全省率先建立“交通110”——交警特勤机动队,履行城区交通服务和应急增援等职能,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交通110”根植“漳州110”的“快速反应、最快处置、主动应对”基因,实行动态巡防、住队备勤工作机制,统一调度指挥,统一装备标识,统一勤务模式,主要职责是执行警卫安保、应急处突、疏堵保畅、交通管制和大型活动交通保障等任务,参与道路交通整治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打击、铁腕整治,与常态化路面查处管控互为补充,有力推动市区交通秩序优化提升。如今,“以人民为中心、永做人民保护神”的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和服务模式已由漳州公安向政府、基层、人民群众延伸,随之诞生的“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等一系列品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辐射到社会各行各业,引领带动社会职能部门加速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漳州这个百花盛开的高颜值城市里,如果把“漳州110”比作一朵迎春花,而“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以及“反诈110”“交通110”也是竞相开放的花,或如水仙花、或如木棉花、或如月季花、或如芍药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共同渲染着新时代最美丽的春天。

2020年11月10日上午,漳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五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林晓东同志任职的议案,决定任命林晓东同志为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在会上林晓东做了供职发言和宪法宣誓。当天下午,林晓东便到了“漳州110”调研。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公务。在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黄跃欣陪同下,林晓东参观了“漳州110”事迹展览馆,观看了“公安特警五项”训练和武器装备展示,深入队员之家慰问了一线民警,并与支队、大队领导进行了座谈。座谈中,黄跃欣常务副局长介绍了支队班子和支队近些年工作成效。李海宁支队长汇报了支队基本情况和当前重点工作。林晓东对支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表示一直以来就很关注“漳州110”的建设发展,对支队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增强护旗意识。“漳州110”是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践行宗旨,再创辉煌;二要强化队伍支撑。队伍质量建设是根本。要以党建引领队建,建设过硬班子。要通过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职业道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持好、发展好巡特警这支光荣队伍;三要加强机制创新。要以最有效打击犯罪、服务人民为目标,推动勤务机制创新。要在“快”字上下功夫,以“快”为切入点解决机制运行、效率提升问题,继续在勤务机制创新上当尖兵;四要严抓队伍管理。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继续保持准军事化管理,开展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加强思想引导,及时化解矛盾隐患,确保队伍安全穩定。

早上任职,下午调研,第一站便是“漳州110”,市局领导的重视和关爱由此可见一斑,这对“漳州110”来说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鞭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抓实抓细抓到位,创新创优创品牌?这是摆在“漳州110”面前的当务之急,因为成绩代表过去,新的征程里必须有新的作为,这才是新时代“漳州110”的应有之义。在“漳州110”基地,笔者几次与黄海强大队长、张斌教导员交谈,深切感受到他们忠诚担当、追求卓越的拳拳之心。在黄海强那温和带笑的脸上,甚至出现了一丝焦虑的神色,这是对事业的一种紧迫感,他说,“漳州110”要从0出发,向前、向前再向前。目前“漳州110”5分钟内到场率86.04%,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两抢”破案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但是,我们自己还不满意,5分钟到场率还是可以提升的,这就需要借助新的支撑,极致地追求每一个细节。

人勤春来早,风正好扬帆。2021年1月1日,漳州市公安局正式成立“漳州110”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打造全链条闭环快速反应机制。黄海强说:“用合成作战来推动它,用更快的速度去破案,追赃挽损才是对受害者最大的公平正义。挽损率提高后,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就提高了。要积累每个小体验,最终让其成为新时代最好的大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纵观“漳州110”的历史,因创新立,因创新强,因创新兴。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漳州110”必须不断探索,始终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持续推动警务机制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任伊始,林晓东便一直在思考探索“创新”这个课题。“漳州110”的未来只能是一条不断创新的为民之路。林晓东说:“我们将继续聚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110合成作战中心为依托,为‘漳州110装上‘最强大脑,全面打造全链条闭环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推动警务机制转型升级,用行动捍卫‘人民的保护神的神圣荣誉。”

这是一场悄然启动的勤务改革,一切都在运筹帷幄之中。创新的核心从此前的“快处快打”向“快派快處、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转变。作为一名学者型警官,林晓东早已成竹在胸,他说:“目前,我们按照整体、系统、融合的理念,组建了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以‘漳州110为革新龙头,整合优化警务资源,打造主责主业全链条快速精准作战体系,推动维稳安保、社会防控、打击整治、执法规范、队伍管理全要素创新发展,探索建立职权清晰、集约高效、智慧灵敏、专业实战的现代警务模式,探索出一条彰显时代特征、符合公安实际、具有漳州特色的改革强警之路。”

这最新一轮警务探索方向最显著的特点是合成作战。漳州市公安局整合了局内的优质警务资源,从刑侦、治安等部门抽调合成作战专业人员,组建110合成作战中心,强化后台的情报研判分析,为“漳州110”等前端警种部门的快接快处、快破快挽装上“最强大脑”。

走进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每个工位上,熟谙合成作战和信息研判的专业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

“没想到这么快就破案了,太感谢了。”2021年1月2日19时许,蒋先生看到自己失而复得的自行车,紧握着“漳州110”民警蔡景林的双手。三小时前,蒋先生的自行车在漳州市芗城区一服装店门口被盗。根据指令,路面“漳州110”巡逻组仅用一个半小时就在案发现场附近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范某,缴获被盗自行车。

同年1月3日18时,一名群众报警称,有人在芗城区某食杂店抢夺物品后逃离。

接报后,110合成作战中心立即开展研判,协同芗城分局扩大监控排查范围,1月4日14时许锁定嫌疑人位置,指令“漳州110”出警,当日15时许便抓获了陈某等3名嫌疑人。“合成作战让我们的行动更有目的性,有效提升了破案挽损的能力水平。”负责处置这起案子的“漳州110”民警陈志鸿说。

新改革,新成效,新局面。低调务实的林晓东表示:“新一轮警务改革刚刚起步。我们将充分优化警务资源配置,依托合成作战中心,发挥数据资源优势,有效支撑‘漳州110科学用警、科学勤务,探索新时代市域警务机制改革之路,引领漳州公安警务机制改革更快更好发展。”

一切的探索,一切的创新,都是为了人民,突出忠诚使命,突出止于未发,突出更快更灵,突出共治善治。林晓东说:“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带来警务效能的有效提升,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是公安机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诚如斯言,目前,受“漳州110”警务机制改革创新的辐射带动,漳州聚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有力推进了市域、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7月,漳州市区发生一起飞车抢夺金项链的案件,警方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联合“龙溪猎鼠队”蹲守3个多小时、追击数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这是一起在漳州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暨“社区(乡村)110”支撑下破获的典型案例。“2+N”模式中的“2”即“二员”,指城乡社区农村的网格员和民警(辅警);“N”是指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具体运作中,由所在社区(村居)“两委”成员担任的网格员和按“一社区(村居)一警(辅警)”配置的民警(辅警)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专职承担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律法规、代办公共服务等职责和任务,加上因地制宜组建的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组成城乡社区综合治理的一张大网,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未有穷期。“漳州110”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深入实施合成作战、强基固本、智能防控和服务升级工程,全力打造“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的全息作战体系,助推实现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民群众满意链,他们一直走在第一线……

如果把“110”的两个“1”比作一双奔跑的脚,那么他如何跑得又快又“0”(灵)呢?早期的“漳州110”几乎做到了极致,他们从3楼值班室出警滑竿,不走楼梯,测算一下可以节省50秒;值班睡觉三不脱,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和衣而卧,测算一下可以节省35秒;在值班室等报警太远,那就设岗亭,屯警在街面。一个刚入警的新民警跟中队长一起接警处理结束,那正是大夏天的正午,他渴得不行,路过岗亭时,他喝了一杯水,还想再喝一杯,中队长告诉他说:“解渴就好,别喝多了,万一待会上厕所时接到警情,可是要耽误几十秒,我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快快快,哪怕只是更快一秒!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现实的斗争越来越复杂,群众对名声在外的“漳州110” 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快更灵,一代又一代110人,想了很多很多办法。在那个没有导航定位的年代,如何准确找到小区的楼栋,不走弯路,他们的办法是,一栋一栋地画下来。在那个没有人脸识别的年代,如何更快护送迷路的老人回家,他们的办法是,把老人一个一个的特征记起来。在早期的十年间,“漳州110”通过一起又一起的报警,记录了1629名迷路老人的信息,小到一颗痣,一枚银手镯,一根木质的拐杖……如果没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子初心,他们怎么愿意这么辛苦这么笨拙地追求细节?如果没有一腔为警旗增辉添彩的澎湃激情,他们怎么可以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么多年?毛泽东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漳州110”来说,做三五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三十一年如一日地做好事,特别难的是全队上下、44批次527人都有着一样的态度、都以一样的干劲坚持不懈地做好事。

这种难到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一群人用三十一年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做到了,并且还将做下去。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而且越做越好,因为他们的血脉里融入了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物转星移几度秋”,变的是更快更灵的勤务模式,不变的是永远的赤子初心。

三十一年,在历史长河里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对“漳州110”来说,三十一年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与时俱进,始终又快又灵,以初心,以忠诚,开启了历史新篇章——他们创造历史,同时也被历史所书写。

“您好,‘漳州110——”

当你在漳州拨通110电话,传来的是一声亲人般问候的话语,那是向你致意,表白一种随时随地的服务;当我行文至此,我想以作家的名义说一声:您好,漳州110!

您好,漳州110!

你诞生于漳州这方热土,

沐浴九龙江春风成长,

你从芝山红楼出发,

你从谷文昌纪念馆出发,

你从女排训练基地出发,

你从人民的需要出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您好,漳州110!

你的警徽闪耀着正义的光芒,

照亮这座城市每个时刻,

你的袖标是红旗的一角,

飘扬在所有人的心头,

赤子之心,满腔忠诚,

奋勇当先,永在路上。

您好,漳州110!

你把党纪挺在前面,

铸牢警魂,砥砺前行,

你把人民刻在心中,

久久为功,不负韶华。

您好,漳州110!

领袖嘱托,人民期望,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你永远是人民的保护神!

猜你喜欢

漳州市漳州警务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康漳州龙
印 玺
福建漳州面煎粿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漳州市早籼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