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中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分析
2022-05-30王玉成刘倩
王玉成 刘倩
摘 要:2022年的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既体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兼顾了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的作用;既重视对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对核心概念的考查,做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促进了教考衔接,引导了化学教学,同时也服务了“双减”政策的推进工作。
关键词:中考化学;试题分析;立德树人;双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0/23-0006-06
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加强中考命题工作,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这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要求。本文以此为观察视角,深入剖析2022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以下简称“试题”)的特点,以期为调整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严把方向,体现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确保方向正确,河北省中考命题中心专门成立了政治审核组,严把政治方向关。试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入骨血,是中华民族每遇大难而涅槃重生的内在力量和民族传承的根本遵循。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道德理念,更蕴含着我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这里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文章,都與化学息息相关。比如既体现于谦高尚的道德情操,又真实记录我国古代石灰石开采加工过程的《石灰吟》,再比如记录“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法”的《天工开物》,记录“灌钢法”的《梦溪笔谈》,记录“煤炼焦技术”的《物理小识》等。本次试题也融入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如第9题引入了甲骨刻字、烧制陶瓷、粮食酿酒、火药爆炸等,第4题着重以金银花为例介绍了在当今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这不仅提振了学生身为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传递中国当代新科技,以增强道路自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渐走向强起来,无不坚定证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为此,河北省中考命题组坚持引用我国新时代前沿科技讯息,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引导学生关心天下大事,如试题中第31题创设了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情境、第8题创设了2021年河北省PM2.5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的情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借用真实的情境和数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此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优越感,进而可增强道路自信。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增强制度自信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5G技术的发展,国内、国外的信息差越来越小,大量的事实,尤其是在疫情以来各国国情的映照下,更加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更加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维护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本次化学试题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与场景,如第4题的中药金银花、第27题火锅店的纸火锅、第29题的蚕丝与茶叶、第35题的家用除湿盒等,其意在用真切、丰富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平淡、简实的内心幸福感,进而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制度自信。
二、依标命题,促进教考衔接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逐渐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的主要矛盾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高需求和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何为“好学”?不是高分数、高升学率,也不是就近入学、摇号入学,也不是师资、教资的城乡合理流动,而是对教育本身的诠释,是能够使每一个生命都能得以怒放的一种教育,是能够使每一个个体都适应自身所处环境、时代的一种教育。
2022年版课标应运而生,本次课标修订的改革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的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考实行初中毕业和高中升学两考合一的模式,即兼顾毕业和升学两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并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得随意扩大或压减考试内容和范围。中考为高利害性考试,因其天然的指挥棒特性,以及要求严格依标命题的考试要求,所以其必将对本次课程改革起到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试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完美契合了2022年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引导教学回归学生发展,回归教育规律,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也促进了教考衔接。
(一)立足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其中,化学观念最为基础和根本,佐证了物质第一性原理,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科学思维是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出来的,隶属于关键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指在经历学科或跨学科实验探究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与品格,其既体现关键能力又体现必备品格;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形成的对化学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与担当,隶属于正确的价值观。
试卷对核心素养的考查高度重视,比如第5题,以中国空间站“天工课堂”为背景激发了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创设了“宇航员介绍所需部分水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实现了循环利用”的情境,如此有利于学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试题以不同的圆球表示不同的原子,以示意图表示上述化学反应,这考查并培养了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综合整个第5题来看,其考查并体现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且伴有能量变化,并遵循一定规律的化学观念,其他题目详见表1,由此可见本次试卷紧抓新课标,并立足核心素养进行设计。
(二)突出关键能力,关注实验探究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三种关键能力群:一是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具体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二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是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具体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本文以此为依据来观察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发现其突出了以上关键能力的考查,详见表2。
试卷中对各种关键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题实现的。比如第35题,其在整体设计上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文字叙述量大、形式多样,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除文字信息,题中还给出了空气除湿示意图和实验探究流程图,这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给出了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并设计问题“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 ”这考查了学生的信息转化能力。最后一空“从绿色化學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 ”这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还全程贯穿了抽象思维能力。
(三)聚焦核心(基础)知识,重视大概念(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大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最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功能。化学知识是考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历年的考查重点,今年也不例外,本次试题共覆盖65个基础知识点,涉及49种化学物质,21个化学方程式,具体考查了2022年版新课标规定的五大学习主题,详见表3。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知识结构化,强调构建以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因此本次中考化学试卷也格外注重对大概念的考查,比如第4题,题干中只给出绿原酸(C16H18O9)一种物质,但却同时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物质组成中的简单计算等。
三、引导教学,服务“双减”工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指出“双减”不是机械地减轻作业量和校外培训,而是为了学生成长的“加质”,素质的“加强”,快乐的“加倍”,即“双减”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追求高效且高质的学习。只有提质,才能减负,“双减”不是单独的、孤立的事件,而是有机地融合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中。中考是重要的教学评价环节,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中考能够有效服务“双减”,能更好地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化。河北中考化学试卷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到了引导教学,服务“双减”。
(一)注重思维品质,减少“机械刷题”
一道试题,如果只是考查知识点,那么学生可以不需要理解,只需要记住就可以得分,这可能会诱发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一道试题,如果只是考查某种解题技巧或方法,那么学生只需要掌握这一解题技巧或方法就可以得分,这可能会诱发机械刷题的学习方式。一道试题,只有本身蕴含高阶思维品质,才能诱发高阶学习方式,减少“机械刷题”的行为。2022年的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通过增加情境型试题,增强试卷的开放程度,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放弃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等惰性学习方式,并通过强化对思维过程的考查,使学生的内在思维得以外显,如此可引导教学更加注重作业和练习题的减量提质。
(二)注重实践育人,引导教学提质增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时至今日,化学理论体系还一直以化学实验事实为基础不断完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高于化学理论。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的化学实验课多是纸上谈兵,或者只有教师演示实验,不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这就导致化学成为了偏记忆的文科,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2022年的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侧重实践育人,并立足于教材考查真实的实验场景,如第28题改进了课本中燃烧条件的实验,这就使得背实验的学生很难拿到分数,由此可引导课堂教学组织方式转变以及教与学方式转变,进而可引导育人方式转变,引导教学提质增效。
综上所述,2022年的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存在偏题、难题、怪题,严格做到了依标命题,依托教材考查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基础知识,并着重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满足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还兼顾了试题应服务于高中选才的作用。在命题形式上,2022年的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精选试题素材和情境,并巧妙设计考查方法、角度和梯度,有较好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注重实践育人,如此可起到引导初中课堂教学的作用,做到进一步服务“双减”政策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