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园艺疗法的肇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2022-05-30张亚娜宋炳良陈子然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张亚娜 宋炳良 陈子然

摘 要 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是重要路径之一。在后疫情时代下,肇庆市乡村旅游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园艺疗法与乡村旅游相关内容进行阐释,分析广东省肇庆市乡村旅游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肇庆市的乡村旅游规划中融入园艺疗法,并结合园艺疗法从乡村疗愈体验、乡村情感体验、乡村慢享体验、乡村文化体验几方面对肇庆市乡村旅游规划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园艺疗法;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广东省肇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62

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今,人们的心理问题成为了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由于新冠疫情的封闭、隔断型治疗方式,人们的心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焦虑、情绪低落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的恐惧,也有对于未来生活如何维持的担忧,在这一系列的问题打压下,如何去解决后疫情时代人们心理问题,成为了社会的重点之一。而园艺疗法是一种体力与心理上的双重疗法。本文结合园艺疗法对肇庆市的乡村旅游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乡村旅游缓解人们的压抑情绪,对肇庆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相关概述

1.1  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园林的艺术设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早在1699年,李那托·麦加就在《英国庭院》中提到园艺治疗的效果:“静坐和拔草都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园艺疗法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人通过感官与植物之間进行互动,二是人们利用自我感官去体验园艺。园艺疗法是一种辅助性疗法,人们借助直接接触和应用园艺相关材料,对盆栽植物、庭院植物或公园绿地植物进行美化或维护,依靠直接接触自然环境来纾解内心压力和达到复健心灵的目的[1]。

1.2  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

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的投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1)开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户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从而带动农村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2)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城乡结合发展,都市人能够从乡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优美的景色,并感受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从而舒缓身心[2];而乡村人群也能够借此机会提高文化素质和现代发展意识,从而达到城乡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3)乡村旅游利于维护自然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保持村庄环境的清洁卫生和幽雅舒适,这同时也需要尽量减少人类对农田等天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侵占。4)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亦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居民要重视对当地人文资源及自然历史遗存等的保护意识,以及对自身素养的培养,这对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3]。

1.3  园艺疗法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1.3.1  园艺疗法能够促进人们身体素质提高

在乡村旅游中融入园艺疗法,人们在进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适当的园艺劳动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人们在参与园艺活动的同时,植物会散发出一些生长调节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身体得到运动,肌肉得到舒缓,改善身体机能,从而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壮。同时,相对茂盛的植物还可以有叶面截留大气灰尘的作用,同样能够改善生活环境,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呼吸新鲜空气,远离城市中的生活废气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乡村旅游通过自然环境减缓人们的压力,增强参与园艺活动的过程与效果,让亚健康的人变得越来越健康。

1.3.2  园艺疗法能够促进人们心灵复健

在乡村旅游中融入园艺活动可以给人一个自我发挥、自我克服、自我更新的环境。如果说人们在进行园艺活动时可以锻炼身体,那么植物便可以使人的身心愉悦。人们可以通过对植物的修剪、美化、维护来放松身心,例如,一项很简单的插花活动,一个寓意欣欣向荣的插花作品会让欣赏的人感到愉悦与积极向上。根据研究表明,植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可以刺激人的视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从而使其发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园艺疗法可以通过这一发现,依靠乡村旅游对有不同需求的人进行“对症下药”,达到有效的心灵复健。对于一些对园艺有兴趣的人们来说,植树种花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活动,或者可以通过嗅花香、制作植物标本等活动释放其在生活中积压的烦恼与压力。

2  发展概况

肇庆市的乡村旅游业建设是一股新兴力量,该市具有独特宜人的气候和山清水秀环境,以及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乡村旅游业建设发展迅速[4]。肇庆市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为核心,观赏乡村田园风光、参与体验农作活动、参观乡村乡土人情为形式的特色乡村旅游业。肇庆市历史文化悠久,有大量的传统古村落、古建筑文物遗迹、古树名木,以及端砚制作技艺、裹蒸粽制作技艺、广宁玉雕、烧番塔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由于肇庆市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其中闻名于世界的珍贵树种和野生保护动物不在少数,因此肇庆市还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目前,肇庆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均衡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肇庆市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具有很好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资源,但因为经营者或相关部门缺乏对这些珍贵景观资源的保护意识,导致一部分资源受损。例如,有一些古村落因为盲目跟风现代建筑风格,将原有的建筑风格破坏,使其丧失了作为文化传承古建筑的价值。因此,保护特色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是值得相关部门和旅游业经营者重视的问题。自然景观的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缺乏本地特色

肇庆市虽然一直以旅游业发展闻名,但是乡村旅游业没有自己的特色,乡村有些古村落为了快速吸引游客,仿照其他地方乡村旅游业的成功案例来建设自己的乡村,结果导致建设的方式、风格千篇一律;乡村旅游规划缺少顶层设计,导致村落与村落之间进行相互跟风模仿,使村落的建筑和景观没有创新性,旅游风格大同小异。没有创新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是难以长久的,没有吸睛点来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也留不住游客。

3.3  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

肇庆市没有长期投资乡村旅游业的打算,虽然一直以发展旅游业为主,但是发展的是城市旅游业和自然景观旅游业,乡村旅游业是近几年才新兴发展的,缺乏长远的投资。比如德庆县悦城镇罗洪村的乡村旅游业建设,因为中途撤资导致建筑的改建和修护只进行到一半,严重影响到了村容村貌[5]。在肇庆市乡村旅游路线规划中,大多是以当地的神话故事作为主线,缺乏科学的观念,不利于国民科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形成,不利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太过单一的乡村旅游宣传方式,缺乏创新点,抓住一个主线不放从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发展方式是不利于肇庆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

4  基于园艺疗法的肇庆市乡村旅游规划策略

为推动肇庆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注重对肇庆市乡村景观环境的营造及对旅游特色线路的策划,同时加强对传统历史文脉和乡土景观的保护,在政府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注重特色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开发乡村旅游。本文提出以下乡村旅游规划策略。

4.1  乡村疗愈体验:营造具有疗愈功能的乡村景观环境

通过在乡村景观中利用建筑、山石、水景、植物等景观要素搭配,为游客们营造出具有疗愈功能的环境。例如利用植物的颜色改变游客的心绪,根据相关研究,人在面对不同颜色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植物的颜色、形态、纹理都可以作为园艺疗法的手段;利用肇庆市骨干树种乔灌木之间的协调搭配、水体与假山之间的造景艺术,打造让人能够身心愉悦的景观空间,让游客有视觉上的良好体验,起到心灵复健的作用。可以打造以颜色为特色的乡村景观,例如能让人感到愉悦的黄色系的花:黄蝉、黄花风铃木、鸡蛋花;能让人感到热烈与兴奋的红色系花:月季、杜鹃、蔷薇、凌霄花等,而这些树种与花种都是适宜在肇庆市种植的,这样既可以突出肇庆市的特色又可以达到园艺疗法的效果。

4.2  乡村情感体验:规划以归乡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路线

乡村情感归根结底是对家乡的思念,在睹物思情的情况下产生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乡村情感的核心与灵魂[6],是连接地点与人情感的纽带,也是乡村与城市联系的桥梁。可以对乡村中特有的物品进行设计和维护,例如石磨、榨油机、竹篓等,或者是保存乡村儿童常玩的游戏,让游客回味儿时的乐趣,像常见的丢沙包、跳橡皮筋等;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乡村回味”的园艺景观结合特色的旅游线路,通过游客的触觉实践来实现园艺疗法。中国人普遍对农作物有着亲近感,可以通过这一现象,来打造属于肇庆市乡村旅游业的特色,设置特色采摘路线,种植观赏性果树和可食用性果树,观赏性果树能让人感觉到身心愉悦,而可食用性果树则可供游客采摘,来增加游客的趣味体验。

4.3  乡村慢享体验:享受乡村闲适生活

在复杂、快节奏、强压力的城市生活下,乡村古朴、自由闲适的环境,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据此可构建供游客休闲养生的乡村生活胜地、乡村生活舒适圈,铺成田园牧歌式民宿休闲体验地。1)优化乡村居住环境,整治村中街道、美化绿化环境,打造一个优越的居住环境,同时还要按照适合的方案改造老旧危房和维护村中的古代遗留价值建筑,让游客住得舒服安心,玩得愉悦开心。2)建造新型肇庆市特色乡村民宿,可以从肇庆市特产或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区,还可以建造以开展农家乐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民宿,优美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让游客在悦耳鸟鸣、细细风声、潺潺水声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利用园艺疗法使心灵康健。3)健全肇庆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服务型示范村庄,以此打响肇庆市乡村旅游的名气,让游客有兴趣前来旅游。

4.4  乡村文化体验:发扬肇庆市优秀传统文化

肇庆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有着许多的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议利用这些资源,对肇庆市乡村进行深度的文化挖掘[7]。1)彰扬肇庆市的优秀文化和乡风民俗,开展有关园艺的乡村文化活动,例如打造园艺景观让游客欣赏各种花草,或是进行乡村庆典,可以加入对景作诗、作画等活动,增加游玩的趣味性,让游客在纯朴的乡风民俗里体验乡村生活。2)开展一系列有关肇庆市乡村历史故事的科普教育活动,如类似于端砚制作技艺、裹蒸粽制作技艺等专题教育活动,让游客了解肇庆乡村历史,传承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让大家注重对人文景观的保护。

5  结语

近几年来,中国乡村旅游业兴起,对于肇庆市的乡村旅游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肇庆市要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当今通过园艺疗法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运用自身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在各个地区有针对性地提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实施,有利于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2]  龙彬,张圆圆.景郊型乡村旅游开发探究——以武隆土地乡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8):75-79.

[3]  郭培,周晓路,张川.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旅游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市武进区乡村旅游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7):82-88,103.

[4]  肇庆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肇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征求意见稿)[DB/OL].http://www.zhaoqing.gov.cn/hdjlpt/yjzj/api/attachments/view/353ad188d5ae6ac0edbd1e53f294460e,2020-11-10.

[5]  刘宇雯,魏慕娴,周瑀.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及解决对策——以肇庆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3):86-89.

[6]  邓世维,陈飞虎,邹昌.乡村旅游纪念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6):57-62.

[7]  卢东辉,陈东旭,陈嘉琪.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广东乡村旅游可持續发展模式——以肇庆市为例[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30(2):16-22.

(责任编辑: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2-05-08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理工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科研项目“基于园艺疗法的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规划策略研究——以肇庆市为例”(2021GKJSK007);2020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皖南乡村景观的弹性规划设计研究”(Wzyrwzd202003)。

作者简介:张亚娜(1993—),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