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本思想视域下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实现路径

2022-05-30冯林叶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青年理想信念

[摘要]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是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决定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新时代青年在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将其与青年理想信念的实现相结合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人本思想蕴含着青年理想信念的理论价值,探讨和研究了多元文化冲击下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现状,尝试提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人本主义;青年;理想信念

[作者简介]冯林叶,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喀什 844000。

[中图分类号] D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8-0051-0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理想信念的树立对于青年一代的人生方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针对新时代青年的多样化需求,应该加强对其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青年。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蕴含着青年理想信念的理论价值

(一)正确认识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为人类的幸福和完美而奋斗。理性选择职业,创造出彩人生。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已经说明:“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这也表明了他的择业的目的是为别人的幸福而工作。唯物主义表明人与动物不同,从出生时就被赋予很高的期望,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人在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时期的金钱观,认为劳苦大众是资本家赚钱的机器,他们脱离了本体与自己相异化一切事物都以经济利益来衡量,这个时候金钱至上,人们的职业选择向金钱看齐,因此当他中学毕业时有不少同学希望以后成为大资本家,将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但马克思认为职业选择是非常严肃并将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他否定那些因一时的兴趣、渺小的激情和个人虚荣心所决定的职业,认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对青年来说要多接触实际的社会生活,过多地从事抽象理论的职业对于理想信念摇摆的青年是有害的。马克思希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多从社会需求、个人能力、职业要求等方面考虑,但就现实来看,现代青年在择业时大多会受社会环境、恶劣风气的影响。在网络直播兴盛的今天,很多青年将网红、主播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盲目跟风,缺乏对自己理想追求的认识,以追名逐利为目标,把享受生活作为自己的理想,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这与马克思所倡导的择业观完全相反,与党中央对新时代青年所要求的品格背道而驰。

(二)辩证看待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有界限的自由。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自由底线。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为“绝对精神”不能凌驾于物质存在之上,反对将人的主觀能动性夸大为世界的源泉,同样也反对绝对化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无论是人身自由还是精神自由,经济自由还是文化自由,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受到法的限制,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发生了质变,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马克思曾反对书报检查制度,认为当时的书报检查违反了人的自由本质,这一观点似乎与当今社会的现实相违背,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本质都是为了追求有界限的自由。1841年普鲁士国王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以自由主义的名义推行文化专制主义,这时的马克思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的类本质,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书报检查令限制了人的自由违背了人的理性,所以应该被废除。马克思反对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希望通过报刊、书籍等形式解放人们的思想,与宗教封建制度进行思想及现实中的革命,找寻真正的平等与自由。但自由的本质不是随意没有限制的,真正的自由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顺应人民群众意愿的,与现在一些青年所认为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相反,他们曲解自由的含义,随意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在一些公共平台大肆宣扬错误的观点,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公众的安全,这与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青年所追求的自由必须是在法律规定之内、道德所容之处,有界限的自由才是真实的自由。

(三)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理性区分理想与现实。理想和现实既对立又统一,青年理想的实现要以现实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所得出的“两个必然”的理论结果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与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依托于现实社会,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积极参与并思考有关于社会劳苦大众的问题。随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马克思领导下,于1864年创立了第一国际工人组织,领导工人进行革命运动,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而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仅仅将希望寄托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设想,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只能成为“乌托邦”式的幻想。现代很多青年有目标有理想并坚信自己可以实现,但其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相差甚远,没有与之理想相呼应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实力,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现实情况,在没有实践准备的条件下感性地将现实和理想混淆在一起,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青年在树立理想信念时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理性区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避免无效的失败尝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多元文化冲击下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现状

(一)片面追逐经济效益,忽视道德理想的主动养成。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物质利益带来的弊端,尤其是社会道德底线的降低与青年理想信念的丧失。改革开放之后进一步放开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也乘机而入,自由主义往往将西方社会比作美好天堂,尤其是把美国作为资本主义的标本之国,许多青年学生盲目追随和崇拜西方价值观念,将他们的政党制、代议制、权力制衡等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还有青年错误地将“私有”作为追求幸福的标准,普遍追求经济效益,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慢慢被淡化,很多青年的理想信念日益物质化,直至与社会理想信念脱节,仅着眼于个人的眼前利益,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青年学生因待遇低环境差不愿意到基层偏僻地区工作;有的青年入党动机不纯,将自身理想信念定位与其金钱、权力、社会地位直接挂钩,而不以社会需要为由树立理想信念。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时,一部分青年仍然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结果,这就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淡化。除此之外,有的人无法将社会实践与道德认识统一起来,即便内心原本已确立了美好的道德理想信念,亦无法将其落实于工作生活的实践中,只是功利性地维护和践行对自身有利或不损害自身利益的理想信念,道德滑坡现象较严重。

(二)西方部分意识形态的渗透,混淆正确三观的确立。经济全球化不仅将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而且也使得政治交流、文化借鉴等各种西方意识形态的东西传入中国,通过电影、习俗、衣食住行等方式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一些青年受西方多元化价值观影响与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在确立自身理想信念和目标时出现迷茫和困惑,精神萎靡不振,贪图享乐,对社会理想信念漠然视之,缺乏远大的理想,政治信仰模糊。还有一些高等学府的人才精英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机密,窃取信息、制造谣言为西方敌对势力服务。很大一部分青年将“读书就业”作为出人头地的基本出路,认为读大学只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不与社会理想信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有机结合,不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作为自身发展的基本责任,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另外,还有一些青年并不了解社会理想信念,认为其离自身太遥远,忽略其对个人理想信念的方向指导作用。这些青年错误的想法和动机正是源于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不能辩证看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因而也无法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过度追求民主,权利与义务相脱节。多元化的思想使青年更加重视个人的民主意识,强化自身所具有的民主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加积极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政治建设建言献策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推动民主文化建设。但同时,如果过于追求个人的民主,就容易使青年的民主意識极端化,只承认自己的权利,忽视、淡化自己的义务,在参与民主文化建设中过于关注自我,导致个人的行为过于功利。尤其是对一些青年干部、青年党员来说,他们身为国家干部、中共党员的一份子,更应该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青年群体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奉献意识。如果部分青年党员干部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专注自我利益,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动摇了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青年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对社会集体产生不利影响。

三、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理论指导,抵制错误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到步入新时代发展阶段经过无数实践得出来的,是正确的科学的,新时代青年更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曾说:“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青年学生的理论基础较为浅薄,极易受到不良影响,有可能在西方敌对势力的蓄意操纵下对自己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青年学生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更要学习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由此可见,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是树立个人理想信念的前提,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奠基石。

(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脚踏实地。“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必须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立足于祖国大地上,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精神,坚持学习先进劳动模范的奉献精神,强化个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涌现出了一大批甘于奉献,无畏牺牲的青年干部、医生、志愿者、军人等,这些青年人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不同的岗位上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担当和奉献,这也是青年人实现自己理想目标的最好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培养“四有新人”的精神支柱,坚持脚踏实地是实现自我理想的最优路径,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理想目标转换为现实,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也只有实现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三)健全社会机制,提高社会包容。青年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党、国家、社会等各阶层的支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剧增,如何使青年学生顺利择业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政策支持下青年创新创业精神不断发展,创业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带动创新活力、经济振兴的同时也为解决大量待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青年实现理想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提高社会对青年人的包容和理解,增加他们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使之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优秀青年。

压迫奴役劳苦大众的时代造就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最终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是马克思最崇高的信仰与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的努力与奋斗,为此,青年一代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守住初心,肩负使命,勇于在中国复兴征程上砥砺奋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计效宇.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6):18-21+79.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青年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