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2022-05-30陈海宁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文体教学资源

陈海宁

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教学方法得当,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初中阶段的教学非常重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精心备课,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哪些写作教学策略呢?

一、梳理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序列

不同的写作教学序列,体现了不同的写作教学思路。在写作教学前,教师先要梳理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序列形成了成熟的教学思路,写作教学会更加顺利。

1.梳理教材中的“文体编排”序列

研究部编版教材不难发现,在编排教材的过程中,有条十分清晰的“文体线”,这条“文体线”处理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分化与结合问题。

比如,在七年级教材的各个单元中,分别安排了以“挚爱亲情”“学习生活”“群星闪耀”“凡人小事”等为主题的记叙性文章。为了更好地配合这些单元的阅读教学,又分别在相应的单元内设置了以“学会记事”“写人抓住特点”“写出人物精神” “抓住细节”等为主题的写作训练活动。这些文体编排的序列需要教师认真研究。

另外,梳理教材“文体编排”序列可以发现,七年级侧重写记叙性文体。到了八年级,就开始对记叙性文体的写作进行多方面的拓展训练,比如八年级的学生不仅要会写消息,还要会写传记和故事。到了九年级,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学生在写作时就要思考很多,比如怎么审题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有创意地表达等。除此之外,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也相继粉墨登场。而这样的文体编排就是为了顺应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2.梳理教材中的“思维培养”序列

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收集素材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在写作前构思,先明确文章立意;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给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还要提醒学生修改和再加工。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述做法其实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梳理教材中的“思维培养”序列。

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写作思维,才能正确进行写作训练,并取得高效的训练成果,长期坚持,才能提升写作能力。通过梳理教材中的“思维培养”序列,教师发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是“怎样选材”;到了九年级,写作训练主题则从第二单元的“审题立意”到第三单元的“布局谋篇”,又到第四单元的“修改润色”。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将写作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构思、表达、复看和修改。理清教材中关于写作训练的“思维培养”序列后,在开展教学时,教师的目标就会更明确。并且,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写作思维,才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取得理想的写作效果。

3.梳理教材中的“改编写作”序列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训练重点放在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上,而在初中阶段,训练最多的就是记叙性文章。这里,教师就忽略了“改编式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会在阅读文章时提取重要信息,还要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缩写。另外,学生读完文章,教师还应让他们根据文章内容扩写,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融入其中。最后,学生还要了解各种文体以及它们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认真梳理教材中的“改编写作”序列。

改编式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极重要的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改编式写作训练的重要性。教师在梳理教材中的“改编写作”序列时会发现,在八年级的教材中, “学习仿写”的写作训练比较重要;到了九年级,就需要学生重点“学习缩写”和“学习改写”。这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基于“改编式写作”做出的统筹性编排。

二、了解教材中的写作教学体系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阅读和写作、表达和写作之间的有机结合。并且,这三类教学在本质上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教师要积极了解教材的写作教学体系,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1.积极融合“阅读与写作”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学生先要学会阅读,才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另外.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进一步对写作产生兴趣。写作在能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技巧,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想达到“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的目标,就必须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比如,学完《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师就可开展拓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作技巧,描写家乡冬天的风景,不少于200字。这个教学案例充分表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要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入章理解文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再如,《诗词五首》中有个思考探究:让学生找到《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这些词语发散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古乐府诗所呈现的画面。教材中像这样的写作安排比较多,需要教师留意,然后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學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高效运用“写作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等部分,教师如果能深入挖掘这些教学资源,就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但要注意,教学内容要适当,不能贪多,无论是怎样的教学资源,都要亲自筛查和选取,并给学生规划好学习任务。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有朋自远方来”,其中有个活动是向朋友展示自己。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00的自我介绍,或者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相互观察,然后再进行描写。学生接到这个写作任务,就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经过认真观察,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可见,利用教材资源进行拓展写作训练,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又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的《西游记》这个写作专题时,有三个教学目标需要达成:第一个是会讲取经故事;第二是能用一篇短文介绍名著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第三是大胆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取经的新故事。再如教学《昆虫记》这个专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观察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再借鉴《昆虫记》的写作技巧,写一篇介绍动物的文章。教材中有很多非常实用的写作教学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整合和运用。

3.全面了解“写作的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写作也是一样。在进行写作训练前,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写作要求,只有明白了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才能避免犯更多错误。

首先,写作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文从字顺”,直接点讲就是文章的语句要通顺。其次,写作最怕哕嗦,过于哕嗦的语言会让读者丧失阅读兴趣,所以,语言一定要简明。另外,语言除了简明外,还要连贯,读起来顺畅。还有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写作要求,就是语言得体,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这样文章才能更具魅力。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时刻提醒学生明确写作要求。比如,在进行写作训练前,要让学生明确某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学生写完后,组织小组互评,找出彼此在写作中犯的错误。再如,还可以让学生把每种文体的写作要求记录在笔记本上,在写作过程中时刻对照,避免出现错误。

三、写作教学中采取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做任何事都需要动力做支撑,写作也一样。因此,在进行写作训练前,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写作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让学生从心底爱上“写作”,并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多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写作训练活动。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人物特点”。在进行这部分写作训练前,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这个单元学过的课文,比如《再塑生命的人》及《回忆我的母亲》。在回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起来讲述,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再次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回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小,他们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再以《祝福》的教學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为了降低任务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祥林嫂的视频,将这一人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会对写作训练更感兴趣。

2.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写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一定技巧。而且,一篇没有技巧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即使词藻华丽又丰富,但缺少了技巧的加持,这份华丽就是虚的。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大量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技巧,才能确保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取得较好的写作效果。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就要求学生掌握人物的细节描写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问: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吗?你们知道哪些细节描写的方法呢?”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就能在学过的课文中总结出一些细节描写方法,比如注重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等。在学生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将细节描写的方法展示给学生。比如,在描写人物形态时,学生先要认真观察,然后再细致临摹;最后再展开合理想象,并恰当描写。教师全面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3.注重督促学生加强练习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学到何种知识和技能,都要及时巩固,这样学生才会将知识记得更加牢固,才能更加熟练运用各种技能。所以,教师在写作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巩固和练习环节,只有督促学生加强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安排写作练习时,要适时且适量,难度也要控制在适中的水平。练习时间可以安排在课上,也可以安排在课下,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比如,在某节作文赏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完彼此的文章后,就可以紧接着开展写作巩固训练活动。虽然是巩固训练,也要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字数上的要求、体裁上的要求或者写作技法上的要求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明确规定出来。

再如,教师在讲完说明文的写作重点后,就可以当堂要求学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说明文,并要求使用至少三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引用、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这样的巩固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记忆。

总而言之,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文体教学资源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