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样态及发展趋向

2022-05-30赵英苗婷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业科目考试

赵英 苗婷婷

摘      要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2014年以来,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21个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21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措施,依据国家政策,从高考选考科目设置、学业水平考试方式、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调整和综合评价招生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并建议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合力,协同推进高考考试、招生与管理的改革。

关 键 词 新高考改革  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素质评价  招生录取  选课走班

赵英,苗婷婷.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样态及发展趋向[J].教学与管理,2022(25):75-79.

自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省市积极推进,在考试方式、录取方式和招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制度性突破。2021年9月15日,黑龙江省等七个省市公布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我国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本文通过综合借鉴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立足于当下高考改革实际情况,对即将参与高考改革的省市如何有效实施高考改革方案,如何调节政策与现实的冲突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样态

通过对2014年以来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总计21个省市(见表1)高考改革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新高考改革方案体现在科目设置变化、考试次数的增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强化、明确高考加分项目、录取批次的合并、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志愿填报的科学性以及综合评价录取等方面。下面对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进展进行分析。

1.改革内容

(1)取消文理分科

第一、二批参与高考综合改革的6个省市都采用“3+3”模式,与之前的“3+X”模式相比,为学生提供至少20种科目组合选择。选考科目组合的增加,在赋予学生更加充分的选择权的同时,也产生了走班制资源短缺[1]、学生弃难选易[2]、针对重点教学[3]等问题。基于此,第三、四批参与改革的15个省市均采用“3+1+2”模式,将物理、历史设为必选科目,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上,防止学生避难就易;物理和历史按原始分数计入总分,比等级计分更有区分度;选科组合减少到了12种,填补高中教学资源部分缺口,增强高中和高校的相互匹配。刘海峰教授认为,“3+1+2”方案是对“3+X”和“3+3”方案的折中,兼顾了统一性与多样化[4]。

(2)增加外语考试次数

前三批高考改革的14个省市均把外语考试的次数定为两次,第四批参与改革的7个省市待条件成熟后也将实行“一年两考”。这样改革一是能打破“一考定终身”,通过两次考试来验证考生的学业水平,给遇到突发情况的考生一次补救机会。二是能缓解考生心理负担,考试压力从一次分散到两次。如果第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可以继续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查漏补缺,利用第二次考试机会考出理想分数。三是给予考生自主选考的自由,考生可以选择是否参加两次考试,何时参加考试。四是“一年两考”推动高考英语的不断深化改革,让学生不只是关注考试分数,而是要关注英语语言学习应用的工具性本质。

(3)强化学业等级考试

改革后21个省市的学业水平考试主要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包括13个科目(见表2),覆盖了国家规定的所有学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遵循“随教随考随清”原则[5],有利于减轻学生复习压力。等级性考试(见表2)由原来的文综(理综)变为单科卷,由各省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将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三门科目的成绩按等级呈现,兼具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的属性[6]。而常模参照考试属性体现在将学生的原始成绩按照比例划分来表示学生在总人数的相对位置,也体现在高考录取中把等级转化为分值纳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院校录取标准。

(4)合并减少录取批次

合并录取批次淡化了学校间的批次差距[7],旨在将考生对高校的关注从分层引导到分类[8]。上海市率先合并第一、二招生批次,河北等省市将本科第二、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批次改革使学校间批次的差距逐渐淡化,有利于保护考生兴趣,坚定专业方向;激发高校办学热情,使高校发展环境更公平。公平性体现在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一视同仁,学校间平等竞争,整个高校发展环境变得更加公平健康;引导中学践行素质教育,合并录取批次减轻了中学升学排名压力,促进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各省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取消录取批次,打破高校身份的固化,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5)改革志愿填报方式

21个省市填报方式为“专业+学校”和“院校专业组”。浙江等省份以“专业+学校”为填报方式,按专业平行投档录取。以专业为导向[9],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专业选择意愿,高校不仅能录取到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也会主动寻求自身专业特色发展。由于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对给予的自主选择权感到迷茫和焦虑[10],一些基础性专业有生源缺失或质量下降的现象[11]。于是,参与第二、三、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大部分省市采用“院校专业组”填报,按照物理和历史科目划分,分为不同的院校专业组进行投档、录取。该方式能够满足考生自身偏好和意愿,适应不同类型高校的招生需求和学科建设需求[12],推动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落实。

(6)强化综合素质评价

21个省市相继出台了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方案政策文本,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内容、程序和保障进行了描述与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以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开展评价[13]。各省市搭建了专门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为高校招生提供电子档案。2017年,上海近30所院校规定“普通高考中的同分现象和调剂环节应参考使用綜合素质评价”[14],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有利于破解新时代“唯分数论”难题,助推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变革,发展素质教育,落实“以评促教”。

(7)明确高考加分项目

高考加分是根据考生民族、身份和特殊表现等情况而制定加分补贴标准[15],目的在于弥补高招制度的一些缺陷,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2014年底,教育部对高考加分项目、分值及流程规范有了新规定。21个省市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考加分项目,保留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性加分,取消奖励性加分,把创新人才等奖励性加分项目转移到综合素质评价上。可见,高考加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高考改革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8)实行综合评价录取

为了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参与高考改革的部分试点省市和部分高校的综合评价录取已经推广。在评价内容上主要从中学评价、全国统一高考成绩、高校评价三大方面综合评价[16],体现了考试的综合性。高校重视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通过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高校自主权的扩大。如上海科技大学通过通用素质测试、综合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等方式对学生考核。2020年教育部出台强基计划,并在少数双一流高校的数学、物理、哲学等学科实行,依据高考成绩(不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折算成综合成绩排序录取。强基计划招生目的和录取专业明确,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重构[17]。

2.改革特点

(1)扩大学生选择权

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自主选择三门等级性考试科目参加考试,改变了过去“3+X”非此即彼的选择模式;考生有两次外语考试机会,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时间,也可以选择较高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在志愿填报中,“专业+学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方式给予了考生志愿选择自由,扩大了考生在录取环节的自主权。

(2)破解“唯分数论”

从观念上看,21个省市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通过A~E五个字母表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制计分。用等级替代分数,改变了传统的“唯分数”思想。从实践上看,一是外语考试实行一年两考。考试次数的增加有利于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避免“一考定终身”。二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克服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从德、智、体、美、劳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学生。三是实行高考加分。不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弱势群体和特长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脱颖而出。四是实行综合评价录取。除“两依据,一参考”外,高校还要进行校测,形成了高考前、高考、高考后的相互衔接的评价环节。

(3)招录更加多元灵活

在考試科目上,选科选考在增加学生选择机会的同时,促进不同特点的学生实现多元发展。在评价内容上,主要从中学评价、全国统一高考成绩、高校评价三大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志愿填报上,“专业+学校”和“院校专业组”模式分别可填80个平行志愿、可选96个专业。在招生方式上,除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还有提前招生、定向招生等多种招生选择。在命题管理上,新高考的统考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或教育部授权省份命题,选考科目为各省市自主命题[18]。在考试形式上,外语科目一年两考;取消文理分科,在统考科目必考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兴趣选择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报考。多元化和灵活性贯穿高考改革的始终,为高校录取提供了多元参考,为考生发展提供了指引。

二、新高考改革发展趋向

高考改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的同时,一些高考改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打折扣”的现象。因此,各地要综合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未雨绸缪,在现有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

1.健全选考机制,引导学生正确选择

在文理融合、跨学科课程学习模式下,由于科目学习难度、升学竞争压力和计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考生“避难就易”选考倾向[19]、高中教学资源不足[20]等问题。在进行考试科目改革中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选考机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

(1)合理设置选考科目

高校依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易于被人们接受的选考科目设置,发挥对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作用。第一,高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为满足不同高校和专业的教育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要按照生源素质、培养方式、专业发展前景、未来就业方向等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以便设置出科学合理的选考科目。第二,高校之间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同一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具有同质性,在选考科目的设置上具有借鉴意义,应作为一个共同体展开合作研究。

(2)优化选科赋分方式

针对学科边缘化问题,可以优化赋分办法。一方面,建构分数转换程序,精准把握分数转换的适用条件[21]。选考科目计分运用多学科合作,明晰分数转换原理,探求原始分数与转换分数的辩证统一[22]。另一方面,合理划定等级,组建专家委员会,多维度论证赋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3]。

(3)创建规范有序的选课走班机制

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选课走班制度,制定考试评价实施细则。学校要创新管理机制[24],保证选课走班有效运行。学校管理人员健全并完善选课走班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发放文件、编制相关手册供师生学习使用。教师在教学前要正确理解选课走班的意义,通过听课培训、互相交流等方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要主动管理,从教育教学转向教育育人,发挥激励功能,从多个维度开展教学评价;在教学后,要不断反思,及时给学生反馈。学生要进行生涯规划[25],加强自我管理;预先对报考学校与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基于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谨慎选科。

2.加强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推动合格考与等级考的有机结合

在试点省市实施过程中存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定位模糊[26]、成绩呈现方式、考试区分度[27]等没有与高考有效衔接的现象。各个省市的执行标准有较大差异,且相关配套方案不健全,题库建设和命题人员培训滞后[28]。未来在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前做好专家团队和标准建设,使考试能够真正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毕业和升学提供参考。

(1)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与定位

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两依据,一参考”中的重要内容,要有清晰的认识。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考生是否达到国家所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29],功能在于考生毕业总学分的鉴定、高中教学质量的监测、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选拔。“合格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30]。“等级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制的方法,把成绩作为新高考选拔的重要依据。合格性考试到等级性考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进行等级性考试,旨在让合格性考试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受到重视,从而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充分认识到学业水平考试在新高考改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考试的价值与定位,促进教学、考试与招生的有机融合,真正发挥考试育人的功能。

(2)加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

明确考生在高中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加强考试命题改革。一方面,组织专家和团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每个学科的考试标准和说明。所谓考试说明是对考试目的、对象、内涵、能力、形式、样题样卷、可信度效度指标、使用方法等方面作出具体描述和规定[31]。评分标准的制定需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命题改革,尽快组建命题队伍[32]。深化命题技术与理论研究,探索科学命题路径,进行题库更新。对教师进行命题专业能力培训,创新试题设计方式,丰富试题情景设计。

(3)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考试监督机制

高度重视试卷命题、考试安排和考试评卷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业水平考试流程。完善社会法治建设,进一步细化问责制,树立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对舞弊等违规行为作出严厉处罚,使学业水平考试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监督。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程序,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综合素质评价出现了评价内容与指标的科学性不够、评价主体单一[33]等问题,21个省市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公平性难以保障[34]。针对上述不足,从实际操作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意识,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地。

(1)明晰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解决“评什么”的问题

一要细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是通过文字描述的形式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但有的内容在操作上难以量化或难以界定。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規范,所参加的志愿活动、公益活动、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学生的品德和操守应该如何评价计分,都应该将其进行清晰界定。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如何进行分配权重,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二要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可操作性,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对可量化的指标,用等级A、B、C、D评判学生在综合素质中的表现。对品德操守、课外锻炼、心理素质、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人文修养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用甲、乙、丙、丁且附评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方式进行评价。

(2)详实记录学生实践经历,解决“怎么用”的问题

高中学校要基于客观事实撰写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语,保证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真实且完整,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实施。做好与高等学校的对接,为高校选拔人才做出更客观精准的选择和判断。高校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解决“怎么用”的问题。采用“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接过评价的指挥棒,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参与综合素质评价既可以录取到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生源,也可以检验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倒逼高中学校合理进行评价,使“以评促教”得到落实。学生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的主体,应该增强自我评价的意识,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要及时、客观记录自己参加的活动,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

(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怎么评”的问题

针对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的问题,应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35],确保评价规范有序。理想化的信息平台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的逐渐突破和完善,平台的创新实践还需继续探索。坚定组织领导,加强学习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定组织领导,正确把握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积极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建立健全诚信追责机制和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多维度、全方位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机构,建立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评估,完善相关的法规条例,严厉惩处违法行为。

4.完善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发挥育人功能

综合评价招生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其科学性与专业性仍有待提高,综合评价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难以得到保证[36]。因此,科学确定综合评价招生各门分数的权重[37],尤其是高校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这些权重的确定对基础教育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加强资源保障,主要是对综合评价招生中制定资料等所需配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保障,确保综合评价工作充分而有力地展开。特别是,对综合评价录取实施全程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组建专业小组,做好考试招生外部监督。同时对考官和考生进行内部监督,保证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过程公平公正,确保综合评价招生稳步推进。高校还应结合自身办学理念与特色完善招生决策机制,提升招生程序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高考改革是“教—学—考—招”四位一体的联动改革,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高中学校的共同努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相关规划,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实施办法。各大高校要注重多元评价和科学选才,采用大学理念引导高考改革的方向。高中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培养与引进高质量教师,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社会上倡导家校结合,家长主动加入到学习环节当中,家庭和学校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精神和人格成长。高考改革不单是一个考试问题,而是教育全方位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要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主动地迎接挑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探索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

参考文献

[1][20] 吴根洲,陈顺利.论新高考选考科目改革的推进[J].北京教育(高教),2021(06):37-40.

[2] 钟秉林,王新凤.新高考的现实困境、理性遵循与策略选择[J].教育学报,2019,15(05):62-69.

[3]李寶庆,魏小梅.新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8):1-9.

[4] 刘海峰.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改进[J].江苏高教,2019(06):19-25.

[5][27] 王洪席,陈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成效、问题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2019(10):76-79.

[6] 杨君,赵海燕.从高考到学考:有关“学考”等级划分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8(01):59-62.

[7] 唐柳,高国强.高考录取批次改革对高校发展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116-117.

[8] 李立峰,许雯雯.高考录取批次改革对高校及考生影响探析[J].教育与考试,2020(01):48-55.

[9][10] 王存宽,吕慈仙,杨桂珍.从“总分匹配”到“专业导向”——高考志愿模式的转变对高校专业建设的驱动作用分析[J].教育研究,2016,37(06):81-88.

[11] 王桢.高考志愿中“专业+学校”模式机制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9):6-8.

[12][17][23] 郑若玲,凌磊,吴根洲,等.“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笔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17-133.

[13][31] 辛涛,张世夷,贾瑜.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困顿与突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2):11-16.

[14]柯政.高考改革,要让综合素质评价更有用[J].团结,2018(02):37-40.

[15] 唐梓昊,王亚莉,梅松竹.高考加分政策该何去何从[J].教育现代化,2017,4(47):386-388.

[16] 季青春.新高考改革:综合评价录取机制及实践进路[J].教育学术月刊,2020(12):61-66.

[18] 柳博.新高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思考:制度变迁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01):35-41.

[19] 王亚兰.高考计分方式的优化路径探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90-97.

[21] 冯帮,刘小云.欧美等国大学入学考试计分方法探析[J].中国考试,2020(04):41-45+64.

[22] 彭文波,李祚山.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分数转换的分析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20(09):26-31.

[24] 李军靠,丁一鑫,赵丹.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26-30.

[25] 杨德军,黄晓玲,朱传世,等.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年级学生选课调查及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06):15-23.

[26][30] 于涵,郑益慧,李勇.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命题能力建设的现实困局与解决途径[J].中国考试,2020(04):12-16.

[28] 郭娇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困境与解困[J].教育与考试,2019(05):20-25.

[29][32] 丁秀涛.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定位与功能的思考[J].中国考试,2020(06):74-78.

[33] 杨志明.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所必须的四项测量学准备[J].中国考试,2017(01):8-13.

[34] 刘志军,陈雪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与思考[J].中国考试,2020(08):67-71.

[35] 刘志军,张红霞,王洪席,等.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3):57-68+168.

[36] 田爱丽,严凌燕.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理论、实践与展望——以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3):69-78+168.

[37] 张志勇,杨玉春.综合评价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J].中国考试,2020(08):11-15.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学业科目考试
艰苦的学业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35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