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弈者制胜

2022-05-30严学锋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2年9期
关键词:董事马云契约

严学锋

博弈分为负和博弈、零和博弈、正和博弈,优秀企业家的上策当然是选择正和博弈。

2022年6月,深圳市长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方集团)公告,由于子公司康铭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铭盛)执行董事李迪初拒不办理移交公章等交接手续,集团免去李迪初康铭盛执行董事的职务。随后,李迪初提出罢免集团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王敏的董事职务、选举自己为董事的议案。7月13日,李迪初的议案遭股东大会否决。

面对矛盾,一些企业家不按契约(法律、企业制度)进行博弈,导致矛盾激化,形成多输的负和博弈。要想在商界纵横驰骋,企业家不论能力多强,也需按契约进行博弈,尊重契约精神,在博弈前评估风险承受能力,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激烈博弈后出局

一番激烈、有争议的博弈后,李迪初出局,辉煌的职业生涯陷入低谷。

李迪初生于1967年,学历为博士研究生,曾任康铭盛董事长。2021年,康铭盛营业收入7.6亿元,员工超3000人,在全球离网照明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可见李迪初不乏经营企业的才能和智慧。

长方集团2012年上市,从李迪初手中收购康铭盛,2018年底持股99.96%。收购时,双方约定2018年-2020年为业绩承诺期,其间康铭盛主要由执行董事李迪初等人管理。截至2022年7月,李迪初在长方集团持股5.31%,市值超7000万元。

2021年,长方集团便计划收回康铭盛控制权,但是双方关于控制权的沟通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直到今年6月27日,长方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决定免除康铭盛执行董事李迪初、监事陈璟的职务,并任命新的执行董事与监事。6月30日,李迪初在康铭盛公众号上发文,表示上述董事会决议违法违规,不予接受。公众号发布康铭盛工会及全体员工的公开函件称,全体员工坚决拥护李迪初继续管理公司,坚决反对长方集团董事长王敏滥用骗来的控制权损害全体员工的利益。

7月1日,长方集团收到李迪初的股东大会提案,称王敏存在多次滥用董事会控制权损害康铭盛、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罢免王敏的董事职务。

7月8日,长方集团发布公告,称李迪初在康铭盛员工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其为公司融资提供了担保;加之管理团队中部分人员为其亲属或同乡,免除其执行董事短时期会对康铭盛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公司2021年度报告披露前,李迪初突然提出1.68亿元未入账返利,康铭盛存货管理、销售与收款、信息系统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其次,李迪初不配合公司调查委员会工作等,不配合公司依法依规加强对康铭盛管控,对公司及全体股东产生影响。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免职有利于规范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有利于康铭盛及公司的长期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7月12日,长方集团称完成康铭盛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变更公章,李迪初拒不移交的原营业执照、公章、法人名章作废。以李迪初为首的康铭盛原管理团队先后十几次阻挠新任管理团队进入康铭盛办公。7月13日,李迪初的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

公司治理讲究有效制衡。在我国,企业所有者股东选择管理者,有权无需理由罢免董事,董事会有权无需理由罢免CEO等权限范围的人员,不管其是否为创始人、重要股东、功勋人物。这种制衡必要且重要,有助于遏制内部人控制,选出更合适的管理者从而更好地维护股东、公司的利益。

按照契约博弈

聚力文化、世龙实业等上市公司均发生过离职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不移交印章的事情。可见,不按契约博弈的企业家案例并不少见。

李国庆、俞渝夫妇是当当网联合创始人、控股股东。企业上市时,李国庆为总裁,俞渝是董事长。近年来,双方矛盾激烈,包括争夺企业控制权、财产,打离婚官司。2019年2月,李国庆宣布离职;夫妻矛盾曝光后,李国庆表示俞渝经常越界、不按规则办事。2020年,李国庆去公司“拿走”公章。因扰乱企业单位秩序,被公安局给予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不按契約博弈,原因多样。一、当事人认为契约公平,但对方不守约,导致自己委屈,那就“你不仁,我不义”。李迪初认为王敏滥用董事会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这一点有法可依——公司法规定,股东应当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二、当事人认为契约不公平,遵守的话感到委屈,从而违背契约,按自己认为的公平之道行事。三、轻视、忽视契约,任性而为。一些企业家能力大、功劳大,获得众多利益相关者如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的认可支持,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力(李迪初即如此),这是博弈时的加分项。但如果以此自负,甚至认为企业离不开自己,博弈时对抗契约,逼着对方让步、就范,则并不理性。

近年来,依法治企、企业家遵纪守法等具体内容均提到契约精神。博弈的目的是谋求己方利益最大化,自然涉及各方利益的冲突。在现代法治、文明社会,通过契约来协调权责利、解决矛盾,是最理性、公平的方式。因此,博弈双方应具备自由、平等、守信、问责的契约精神。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契约经济,企业是一个契约联合体,践行契约是内在要求。李迪初拒不移交康铭盛公章等,有悖于此。万科创始人王石认为,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家的弱点是缺少契约精神。现实中,契约往往是不完备的。在契约不完备之处,公正、友善行事更利己利人,这考验人的素质。

企业家的上策

在商界,利益冲突常在。善于博弈,应该是企业家的必备素质。博弈分为负和博弈、零和博弈、正和博弈,优秀企业家的上策当然是选择正和博弈。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面对矛盾和冲突,企业家应该采取的上策是积极参与、主导契约(主要是企业制度)的制定,博弈时就可以更主动。另外,契约的制定需合规、秉承公平,便于获得利益相关方的支持。

马云的案例很有启发意义。2005年,雅虎入股后,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变为雅虎、软银、大量员工分别持股40%、29%、31%,核心创始人、小股东马云有被解职的风险。马云采取的对策是和股东达成条款,保证自己为CEO不会被辞退。后来,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离任CEO、阿里巴巴董事,马云和雅虎的关系开始紧张,再次面临被解雇的风险。一番博弈后,雅虎大量减持股权,阿里巴巴推出合伙人制度,这个制度的独特性在于合伙人由内部管理者组成,有权提名董事会的多数成员,马云成为永久合伙人。与传统制度相较,该契约更有利于马云等内部人,相反有损股东权利,但能被股东接纳的主要原因包括:此前,马云领衔的管理团队才能突出,让股东得到突出回报,从而赢得众多股东的认可;该契约更有利于马云团队更好发挥才能,创造更好的股东回报。

可见,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李迪初将康铭盛的股权出售,成为长方集团小股东,自然在同康铭盛控股股东、长方集团实际控制人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如果企业家想在博弈中占据主动,上策是持有相当力度的股权,把握好稀释股权引入资本、减持套现的机会。同时,应从道德、能力、勤勉、业绩、廉洁等方面持续提升个人素养,更有利于获得认可、支持,进而在契约制定、博弈时更主动,最终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编辑 谢云凤 2861126366@qq.com)

猜你喜欢

董事马云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论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界分
——兼评“胡某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案”
论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与归责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马云,你听我说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打个平手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