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庄古村:穿越时空的“世外桃源”
2022-05-30谢云凤
谢云凤
沙庄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思路。
古色古香的建筑、秀美宜人的生态、婉约典雅的淮剧元素、怀旧复古的场景还原、时尚多元的消费业态……历史与现代交融,人文与自然辉映,共同凝聚成沙庄古村的底蕴和风采。它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前来,在这座桃花源般的最美村落体验惬意闲适的生活。
沙庄古村坐落在盐城市建湖县九龙口镇,是当地重点打造的“淮剧文化全景体验地”,通过古建筑、古戏台、体验馆等多种方式体现淮剧元素,呈现“戏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独特景象。2021年10月,沙庄景区一期对外开放,获得“江苏文旅消费新场景”称号。去年12月,沙庄景区二期正式开工,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围绕“保留原乡感、留住烟火气”的思路,致力打造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美食畅享、沉浸演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古村蝶变特色小镇
每一个走入沙庄古村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受: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远离了现实喧嚣,映入眼帘的是诗情画意般的景致,清幽宁静的氛围带给人如沐春风的抚慰。置身其中,游客不自觉放慢脚步,流连其中,感受移步换景的奇妙。
时光倒退至1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形成村落。沙庄古村历史悠久,文化兴盛。建湖县为何以沙庄古村为原点打造特色小镇?沙庄紧邻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处在盐城、淮安、扬州三市交界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明显;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复古”潜质,村内古树环绕,古屋林立,修建于明末清初的潘家祠堂历史感浓郁;建湖是淮剧的发源地,而淮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想到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把淮剧、杂技这两项国家级非遗文化植入小镇的沉浸式演出中,既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发挥非遗文化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参与沙庄古村规划的工作人员说,秉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景点最终选址在有着湖荡湿地风光、文化和历史底蕴浓厚的沙庄古村。
在规划建设沙庄之初,市县层面调研推进时,规划和建设者都提出要保留这份原乡感、生态感,留足烟火气,用心用情做出真正的“文旅范”。因此,在建设手法上,建湖县调研论证、会商研究,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思路,制定保护与规划建设方案,坚持“三保留、三恢复”,即保留街巷肌理,恢复村中水系;保留建筑形态,恢复历史风貌;保留生活气息,恢复旧时盛况。在空间形态上,立足沙庄自然禀赋,充分彰显原古村地貌特色,再现“村在荡中、荡在村中”的水乡风情。在文旅内核上,结合获文华大奖的大型现代淮剧《小镇》剧目,重点打造剧情里的18个场景,同时植入“吃住行、游购娱”业态,对原九龙口沙庄进行整体提升。
“沙庄紧扣淮剧文化主题,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创造性地开辟出了涵盖淮剧游乐、淮剧文化、淮剧演艺、淮剧商业等内容为一体的一站式淮剧主题发展模式。”九龙口副镇长王凯说。
沙庄古村景区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已经对外开放的一期占地155亩,其中村口片区82亩,临湖片区52亩,沙庄戏苑周边街巷及建筑恢复区21亩。来到沙庄,游客可以打卡冠服体验中心、粮仓艺术中心、古朴老街、沙庄戏苑和“淮才可遇”商业街等景点。在粮仓逆光书屋,游客仿佛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老式挂钟、搪瓷缸、脚踏式缝纫机等老物件随处可见,内心的乡愁在这里得到深深的慰藉。
青年回归小镇创业
沙庄古村作为建湖县文旅新地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当地推出了吸引人才的众多政策,打造了足够肥沃的创业土壤和充满机遇的创业环境,鼓励众多有创业理想的青年前来寻梦。
90后青年周理想原来在苏州从事摄影工作,大城市节奏快、压力大,事业也难以拓展更大的空间,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2021年,周理想听老家朋友说九龙口新创建了沙庄古村景区,自开放以来知名度不断提升,节假日游客摩肩接踵。经过一番调研和分析后,周理想认为沙庄市场空间大,很有发展前景。思乡心切的他在面对人生关键选择时非常果断,即刻辞去苏州的工作,回到家乡建湖县,在沙庄开设一家名叫“柏戈摄影”的工作室和一家汉服体验馆。
扎根小镇创业后,周理想感受到了来自九龙口镇政府和团县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镇政府和团县委的工作人员经常组织我们交流,把先进的经营方法教给我们,同时还帮助我们通过各个渠道宣传品牌、吸引流量关注。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打卡我的工作室和汉服体验馆,我也努力用优秀作品回报游客的信任。”周理想说。
随着沙庄古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不断发展,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为周理想带来了更多的顾客。相比从前在苏州的高强度工作,周理想现在的工作依然非常忙碌,但他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安心。“在家乡创业,非常有归属感,而且得到了各方支持,内心也特别有奋斗的动力。”周理想说,来沙庄创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小镇充满活力和机遇,他相信自己的事业和小镇的发展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周理想只是沙庄众多创业青年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文旅融合的新兴特色小镇,每一个前来追梦的青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通过努力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正如周理想所言:“现在的农村不同以往,大有可为,是可以兼顾创业理想和乡愁情怀的好地方。”
为乡村振兴赋能
沙庄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思路。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建湖县充分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将整体环境做足生态感,建筑风貌保持原乡感,以淮剧元素为核心打造一座与众不同的小镇。
沙庄古村景区一期与原有的九龙口景区连成一片,年内吸引游客150万;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将按照“征收不拆迁,搬迁再回归”的原则,保留烟火气,改造和提升原住居民区,在全面提升沙庄价值品质的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着力强化住房保障,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功能,进一步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夯實乡村振兴基础。
九龙口镇团委书记沈丽萍说:“小镇在建设改造的过程中,会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有的人不愿搬迁,就继续住在村里;大部分村民搬迁到了镇上的现代化小区。迁出去的村民一边享受着土地流转带来的益处,有了固定的租金和分红,一边在沙庄民宿、餐饮、物业等岗位上就业务工,有了工资收入。另一部分未迁出的村民,将古村落的房产变为资产,以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房屋作为资本入股,参与沙庄的经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我家就住在九龙口镇上,自己做点水产生意。每到旅游旺季,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度假,生意格外的好。沙庄古村景区创建以来,这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家住九龙口镇的刘大爷对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感到十分欣喜。
如今,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可居、可游、可享、可闲的沙庄释放着新的红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300名农民变员工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每个家庭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与此同时,有1000名以上的村民搭上“致富快车”,从事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产业,收入大幅增加。
未来,按照规划,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将以沙庄为核心向外拓展,建设“温泉度假综合体”“荡东渔乡民宿村”“渔樵耕读综合体”“九龙浅水湖文旅产业带”“蔷薇河畔夜市商业街”等一大批生态型、配套性、服务型的文旅产业项目,为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富民,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