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2-05-30黄湘
黄湘
《血与废墟:最后的帝国战争1931-1945》
作者:[英] 理查德·奥弗利(Richard Overy)
出版社:Viking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定价:42美元
本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归结为
帝国之间的冲突,而其结果导致了帝国的终结。
理查德·奥弗利是英国历史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已经过去了将近80年,但至今依然是众多书籍和电影的主题。在通行的历史叙述中,这是一场正义之战,热爱自由的盟国战胜了邪恶的轴心国。然而,英国历史学家奥弗利(Richard Overy)在《血与废墟:最后的帝国战争1931-1945》(Blood and Ruins: The Great Imperial War, 1931-1945)一书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二战”的起因归结为帝国之间的冲突,其结果导致了帝国的终结,即结束了传统的殖民统治时代,开启了一个民族国家而非帝国的世界。
奥弗利将“二战”的导火索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征服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三个在19世纪后半叶崛起的新兴国家—意大利、日本和德国也在奋力追赶。1861年,意大利王国建立,成为继罗马帝国之后第一个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国家;1868年,日本启动明治维新,1871年完成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新式国家;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建立德意志帝国。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奠定了所谓“帝国范式”,即通过领土扩张和殖民统治来确立经济繁荣、种族优势和国际地位。三个新兴国家对于这一范式有样学样,意大利在东非和北非,日本在中国和朝鲜,德国在波兰都发起了紧锣密鼓的吞并行动,追求实现自己的帝国野心。
19世纪末,在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全球开展殖民征服的同时,欧洲大部分疆域依然属于传统的王朝帝国。帝国之间的领土冲突导致了血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公认的帝国主义战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在战争中崩溃,在中欧和东欧,从帝国的废墟中诞生了诸多独立的民族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秩序,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在1928年感叹说:“19世纪的帝国主义已经不可能了,唯一的问题是,它是和平地被埋葬,还是在血和废墟中被埋葬?”
帝国主义并没有和平地被埋葬,因為在20世纪上半叶,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依然在享受着帝国统治的好处,通过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获取对于工业强国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和市场。这也令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信它们必须按照同样的方式行事,通过攫取殖民地来保证原材料供应。尤其是1929年开始的全球大萧条,使得国际贸易缩减了2/3,英国和法国可以依靠它们的殖民帝国来维持经济,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则宣称自己缺少“生存空间”。
在奥弗利看来,“二战”的起点并非西方史学界习惯认定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而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北。1930年代,在日本逐步蚕食中国的同时,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推进其帝国野心,并为地中海的战争做准备;德国则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计划占领东欧,以获取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资源。
英国和法国是当时两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大国,它们在1930年代通过外交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大利建立地中海和非洲帝国、德国在东欧的扩张,以及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但是,它们的动机并非出于伸张正义,而是为了遏制这几个新兴的工业强国的威胁。只要不损害自己的殖民帝国的利益,英、法就乐意采取绥靖政策。
奥弗利指出,希特勒本来并不愿意跨入世界大战的门槛,他预测英、法不会介入冲突,希望在不与英国和法国作战的情况下巩固对东欧的吞并。但是英、法根据与波兰的合作条约向德国宣战,希特勒对此感到很沮丧,他抱怨说,通过入侵波兰,他只占领了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英国和法国通过其殖民帝国统治了4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英国和法国宣称它们是为了自由民主向德国宣战,但是它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帝国。法国很快被德国击溃并投降,英国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苦撑危局,所幸得到了美国的帮助,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战争物资。随着战事的发展,苏联和美国相继卷入战争,与英国结为盟国。但是,丘吉尔维护大英帝国的强烈愿望使他与罗斯福发生了冲突。丘吉尔希望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地中海地区,以维护英国对埃及的控制,从而保证英国可以维持它对于亚洲、非洲广袤殖民帝国的统治。而美国的战略是“德国优先”,把开辟进攻德国的第二战场作为首要目标。华盛顿的军事领导层普遍怀疑,英国阻挠开辟第二战场暴露了它对于长期帝国利益的执念,而不是关注共同击败德国的任务。这一战略分歧险些导致了英美高层的决裂。直到丘吉尔松口,勉强支持美国提出的跨越英吉利海峡直接进攻德国的计划,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才得以缓解。
英国,以及后来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政权,在和德、意、日组成的轴心国集团作战的同时,也在其帝国内部严密监控和镇压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印度在1939年向德国宣战,并不是因为印度民众反对纳粹,而是因为英国任命的印度总督跟随英国政府的决定。英国从印度征用大量军队和物资,不付现金,只打白条,留待战争结束之后再支付,这给已经很贫困的印度带来了一场经济危机。许多印度人辞去在当地政府的职务以示抗议,但收效甚微。
当日本军队占领缅甸之后,孟加拉作为当时印度的一个靠近缅甸的省份,被英国殖民当局处以坚壁清野的政策,食物被没收,村庄被疏散,数以万计的船只被销毁,理由是这些物资可能会被用于资敌。这在孟加拉造成了严重的饥荒。
英国政府很重视本土也就是不列颠群岛的民众的饥饿问题,以至于尽管有短缺,民众的营养依然得到了保证。然而,在孟加拉的英国官员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饥荒,他们坚持让市场自由运作,这意味着当地生产的大米大量流出孟加拉,令270万到300万孟加拉人死于饥饿。
甘地和他领导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强烈抗议英国殖民当局所实施的导致饥荒的剥削性政策,号召印度人举行大规模的公民抗争。丘吉尔对此感到愤怒,在他的授意之下,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包括甘地在内的许多国民大会领导人,到1943年年底,将近9.2万名印度人被关进监狱。
与英国对殖民地的镇压政策相似,在美国,黑人在“二战”期间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在军队中从事低级工作。事实上,被美国关押的德国战俘比在前线的美国黑人部队享有更好的待遇和食物,仅仅因为这些战俘是白人。
然而,从帝国冲突的角度理解“二战”,并不等于宣称所有帝国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也不等于宣称在英美等同盟国家与德意日等轴心国家之间没有善恶之分。
纳粹德国在东欧和苏联的征服行动,迥异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传统王朝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在当地的统治方式。传统王朝帝国尊重东欧各族群民众的地方自治,希特勒则宣称,德国应该像英国人处理印度那样处理东欧,实施铁腕的殖民统治。
事实上,英国在印度通过各种手段确立白人的优越地位,但是同时也注重与印度本地精英的合作。而纳粹德国的种族理论肆无忌惮地将所有斯拉夫人视为只配当奴隶的下等人,将所有犹太人视为需要清除的异类。纳粹德国的帝国征服和种族灭绝几乎是同时展开的,并以惊人的效率贯彻执行,这使得它无法与被征服地区的民众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而这种合作是英、法等殖民帝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所在。纳粹德国不仅对犹太人实施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而且制定了针对苏联的“饥饿计划”,内容是不惜一切代价从俄罗斯的中部和北部夺取粮食运往德国,预期这将导致3000万人俄罗斯死于饥饿。这项计划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但也造成了数百万苏联人民的死亡。纳粹德国的血腥政策是自我毁灭的,不可能在东欧建立一个领土帝国。
日本宣称自己是为了“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独立、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但实际上,日本在亚洲的征服是掠夺性的。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原来是英国殖民地,英国在当地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本土精英的地方自治相辅相成的。而日本排斥本土精英,将当地的经济运作改为由日本人支配,掠夺物资支持日军继续作战,导致大量民众倾家荡产。
德、意、日等轴心国家在“二战”中的极端暴力,原因在于试图不顾一切地攫取资源。它们的目标是迅速征服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然后让这些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恢复充分的生产力,并将其生产的物资尽数掳走,继续投入战争。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反,同盟国家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英国仅从印度就可以调集270万名军人,美国的工业系统开足马力,制造战争补给,然后将这些补给通过一个由诸多基地组成的全球后勤系统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其中许多基地位于同盟国家的殖民地,延伸到了加勒比海、非洲、亚洲和太平洋。这也体现了“二战”作为帝国冲突的特征,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凭借19世纪积累的丰厚家底来应对新兴国家的挑战。
三场战役决定了轴心国家的失败:阿拉曼战役将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权交给了盟军,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確立了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的优势,斯大林格勒战役令德军遭受重创。随着意大利在1943年投降,德国和日本在1945年投降,轴心国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帝国征服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奥弗利在本书中强调,轴心国家的投降并非真正宣告“二战”的结束。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在1945年以后受到民族独立运动的挑战,是这场战争的延续。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便宣布独立,马来西亚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的起义。英属印度在1947年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缅甸在1948年宣布从英国统治下独立。1946年,越南民族主义者与法国之间爆发了印度支那战争,最终越南人民将法国的殖民统治驱逐出中南半岛。全球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是风起云涌。1940年,全球超过1/3的人口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到1965年,这个数字低于1/50。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轴心国家建立的帝国,也开启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走向覆灭的历史进程。美国和苏联在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两国之间的“冷战”在全球各地引发和加剧了一系列小型战争,但是它们都不同于传统殖民帝国征服领土、实施直接统治的模式。
奥弗利总结说,那种把“二战”简化为正义战胜邪恶的通行观点,遮蔽了这场战争的真正教训,即追求领土扩张和殖民统治的“帝国范式”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二战”之后的国际和平,不是由于轴心国的失败,而是因为殖民帝国的崩溃为一个稳定的世界秩序创造了条件。
解读/延伸阅读
《海上的胜利:二战中的海军力量与全球秩序转变》
作者:[英]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本书引人入胜地揭示了全球海军力量从1936年至1946年的彻底改变。
《斯大林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历史》
作者:[美] 肖恩·麦克米金(Sean McMeekin)
出版社:Basic Books
本书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角度重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