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一年比一年热,人类该怎么办?

2022-05-30施歌

第一财经 2022年9期
关键词:今年夏天热浪高温

施歌

“这是过去10年最热的一年,却也是未来10年最凉快的一年。”

这可能是这个夏天最令人害怕的话。在今年夏天每日一万次感恩空调,并且意识到防晒服、冰袖、小电扇,是出门必备的朋友们举举手?

高温在南方表现得尤为明显。上海同事今年的体验大多是:6月走出小区后,便迎来了接连的高温。7月21日,上海的温度达到40.9℃,成为上海145年来最热一天,随后一个月,气温多次突破40℃。有居民发帖称家里阳台地面接近50℃,可以“低温慢煮牛排”。周边城市也有相同的命运,8月14日,杭州气温高达41.8℃,打破杭州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最高温纪录。

放眼全国,河南部分城市从6月起就持续高温,受区域性高温影响的人口超过6亿。四川、重庆、陕西等地气温也屡屡突破40℃大关,高温榜上重庆甚至热过坐拥火焰山的吐鲁番。中央气象台在8月18日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也是高温预警的最高级别。

实际上,不仅是中国高温频发,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热浪,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一句话,全球同此凉热,至少今年“同此热”的情况非常明显了。

为何今年这么热?气象学家从影响气温最直观的因素—大气环流给出了解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西伸,同时其南、北边界均外扩,范围非常大,高温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不过比起原因,广大居民更加关心的是:接下来每一年都会这么热吗?

不好意思,事实确实如此。专家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浪将成为常态。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负责人塔拉斯说:“未来这类热浪将成为常态,我们将看到更强烈的极端天气。”

如果今年夏天的确是未来10年最凉快的一年,我们将会面临什么?

首先肯定是体感上的不适。今年出现“胸闷气短失眠”,在空调房待久了又头晕脑胀的朋友有没有?罕见高温频发,浙江、四川、江苏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也就是重度中暑,出现意识障碍或者抽搐惊厥,更严重者会昏迷。

如果高温天气叠加降雨少,干旱也会随之而来。武汉汉口水位已下降到150年最低;根据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影像,四川省阿坝自治州的四姑娘山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从今年5月以来逐渐消融。

小红书上有用户发布嘉陵江“干了”的帖子,当然后来官方回应称图片拍摄的区域为浅滩并非河道,浅滩露出属正常现象。还有西湖龙井村里的茶被烤焦了,直接变成“焦糖奶茶”……自然界受到的冲击,可能比人类的感受更加明显。

很容易联想到,极端高温天气下,瓜果粮食等农作物的生产都会受到影响,一旦减产,这又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大问题,我们可能不得不面临着爱吃的水果蔬菜涨价的事实。

说完农业看工业,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全国多地限电措施持续。四川达州电力集团有限公司8月16日、17日连续发布《有序限电预告》,对辖区内居民实行有序限电。四川省工业电力用户仍在停产状态,对锂盐和硅料的生产影响较大。

发现了吧,热可不是开开空调降降温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比起身体上的不适,工农业经济、自然界的命运更令人操心。

本质上这也是人类的命运。《Nature》上最近一篇论文表示,气候变化加剧了200种疾病的暴发,比如疟疾、哮喘以及毒蛇或昆虫的叮咬。而一旦疟疾等长期流行于热带地区的疾病,随气候变暖扩散到温带地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将接触到这些疾病,他们的免疫系统将被迫进化出新的防御机制,这或将引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

人类的进化或许没有再以宇宙大爆炸的方式演进。热,却会是进化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的进化终究是个漫长的事情,当务之急仍是,如果一年比一年热,如何才能在难熬的夏季过得更舒适一些?还能做什么,让地球不要再热得那么快?

高温下的绝望moment

1“打开天气App,发现已经热了一个月,接下来两周还都是39℃、40℃的高温,感觉好 累。”

2“第一次认真思考养老问题,因为长三角普遍太热了,感觉在这养老遭不住。”

3“打开贝壳找房App,开始看昆明的房价。想去四季如春的城市生活。”不过在热这件事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长三角居民厌倦连日40℃的高温,昆明网友却说“30℃但是没风没空调紫外线还贼强,好热”。

高温下的努力

1有网友想到了萧敬腾,但很快就有人追评:“问萧敬腾也没用,萧敬腾只负责降雨,也不负责降温啊。”

2一些物理层面的努力还是可以再尝试一下的。比如防晒服、拖鞋、清凉用品这一类的产品都可以安排上。

3所有和防热、防晒相关的产品销量,今年不涨可说不过去。在今年淘宝直播发布的《2022年淘宝直播防晒报告》中,2022年1月到4月,防晒衣成交增幅达157.11%。甚至“东方脸基尼”挑起了硬防晒大梁,成交单量增幅达1462.5%,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防晒装备。

4当然也有服装商家实在预料不到今年的夏天这么持久,在夏装库存卖完后没有补货,少赚了一笔夏天的钱。商业总有它的两面性。

高温带来的生活变化

1江浙沪变成了“工折户”。

2动物园的小动物都不出来了,“营业”的动物们也都在睡觉。南京红山动物园部分馆内贴上了温馨提示:天气炎热,有可能看不到它哦。

3因为热而放弃了喜爱的音乐节,今年夏天敢去戶外蹦都是孤勇者。

4爱夏天者纷纷表示移情别恋,“暂时退出恋夏一族”。

5西南地区宜居城市大发现。贵州六盘水虽然是严格意义上的南方,但却是著名凉都。今年夏天纵使各地热浪滔滔,它却依旧成功控温在平均20℃。纵观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因为地势气候的原因,有不少虽南却凉之处,加上好山好水好吃好喝,在酷热中让人由衷向往。

还有什么值得关注?

1一些特殊行业的劳动者不得不面对室外高温的工作环境,比如建筑工人、外卖小哥。高温下工作实属不易,大家务必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空调制冷不低于26℃、光线充足时关闭不必要的照明……各种节能减排举措还是要坚持。往后的夏天会不会更热?人类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猜你喜欢

今年夏天热浪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清凉一下
高温来袭,警惕寒湿作祟
一起去看海
热情与热浪试比高 2017年8月三大电影排行榜及预告榜
冲浪季节
一起去看海
“音乐诗人”李健福州掀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