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致富带头人张建男:把泥鳅产业做大做强

2022-05-30郭洪广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王村河镇泥鳅

郭洪广

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的泥鳅,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眼中的“香饽饽”。近日,笔者来到高唐县固河镇三甲王村,慕名采访了80后“泥鳅大王”张建男。她刻苦钻研泥鳅养殖技术,每年收益5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有名的泥鳅养殖致富能手。

一进泥鳅养殖基地大门,只见6个标准养殖塘依次排开,张建男正在投喂饵料,池塘中的泥鳅格外活跃,一边觅食一边欢快地穿梭游弋。“这是‘台湾泥鳅,最大可以养到五两一条,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体表黏液还可提炼出来做美容产品,效益可观。”张建男手捧一条体型粗壮的泥鳅说。

张建男今年38岁,吉林省白城市人,中学毕业后,通过朋友介绍,开始接触水产养殖行业。在众多水产品中,张建男对泥鳅养殖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她掌握了泥鳅产卵、孵化、培育、养殖及病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

近年来,固河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亟需一个带头人。于是,2018年张建男与丈夫来到固河镇,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投资16万元,在三甲王村建起了泥鳅养殖基地,成立了建明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泥鳅属于特色养殖,经再三考虑,张建男最终选择了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的“台湾泥鳅”这一品种。当年5月份,张建男从河南省濮阳市引进了600斤原种“台湾泥鳅”苗,开始试养。

养殖泥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管理。尽管请了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但张建男还是亲力亲为,不时到基地查看泥鳅长势。2019年7月底,张建男巡塘时发现不少泥鳅出现了烂尾、红鳃的情况,她马上查阅资料、請教养殖专家,得知是感染所致,用药后病情得到控制。当年11月初,泥鳅陆续上市销售,亩产商品鳅5000斤,除去成本净赚30万元,张建男的名声在当地水产界一炮打响。

之后两年,张建男扩大养殖规模,水面面积达到36亩,年产18万斤成品。望着满塘翻滚的泥鳅,张建男算起了经济账,“1.5斤饲料可以喂出1斤泥鳅,本金3元左右,而1斤泥鳅可以卖到17元左右,36亩养殖池,保守估计一年稳赚50万元以上。”去年,张建男搞起了电商销售,订单来自全国各地,最远卖到了海南,销量大幅提升,“泥鳅大王”的名气更响了。

然而,张建男并不满足于现状,每隔一两个月她就要去大规模养殖泥鳅的江苏、河南等地,学习先进的规模化泥鳅养殖技术。同时,她还经常到周边泥鳅养殖基地取经,与其他养殖户交流经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张建男说。

一人富不算富。张建男在创业成功的同时,积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下一步,将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向周边农户提供规格泥鳅苗和养殖技术,再回收农户的商品泥鳅进行深加工,把泥鳅产业做大做强。”张建男对此信心满满。(据《农村大众报》)

猜你喜欢

王村河镇泥鳅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泥鳅笼
王村夜雨
丰收会
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高河镇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河镇的土地流转和农民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