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激发农民种粮活力
2022-05-30王金虎
王金虎
前不久,由于春耕作业资金不足,山东德州市武城县武城镇董王庄村李兴泉愁得几天睡不好觉。“今年我们合作社的土地托管面积扩大到500亩,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春耕资金。”李兴泉说:“最后是‘农机贷帮我们合作社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李兴泉口中的“农机贷”是武城县今年创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抵押贷款方式。“通过摸底排查,我们了解到乡源粮棉种植合作社面临资金难题,派出工作人员开展现场评估后,判定李兴泉的合作社符合‘农机贷贷款条件。”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淑莉介绍,他们在原有土地经营权与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基础上,积极引导银行创新产业链融资,通过对发展势头好、辐射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机贷”“助耕贷”“季节性收购贷”等一系列多元化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武城县在粮食收购领域也有妙招。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原则,武城县成立了总规模为1000万元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由县财政局牵头为粮食企业收购融资增信。“我们按照基金扩大10倍的授信额度,向认定的粮食企业开展专项授信,贷款利率执行优惠利率。”武城县农业发展银行武城支行副行长张春雨说。“该基金实现了农民‘粮出手、钱到手,确保收粮企业高收益、种粮农民有保障。”武城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林杰说。
让农民吃上粮食价格“定心丸”的同时,如何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也是武城县持之以恒的重要工作。他们把“保险+期货”作为金融创新重要内容,以玉米作物为突破口,积极对接大连商品交易所,创新实行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差别定价+银行信贷+卫星遥感+基差收购”玉米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模式。此举帮助农户在粮食减产、粮价下跌等情况下获得最低价格兜底保障的同时,又能在粮食价格上涨时获得增值收益,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数据显示,在2021年夏粮收购中,武城县累计发放贷款4000余万元,支持企业收储小麦1800万公斤,真正实现了“避险增收”。
耿冬菊是李家户镇耿庄村村民,丈夫在家经营超市,自己在附近企业打工。然而,在每年粮食收获时节他们都很犯愁。如今,耿冬菊一家靠着一张“粮食存折”解决了多年烦恼。
所谓“粮食存折”,是武城县联合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的一个赋予粮食金融属性的项目。通过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粮食产业链联合体,实行“保险+期貨+金融+社会化服务”模式,打造集耕种收服务、农资投入、植保灌溉、烘干、仓储、农产品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实现“一站式管理”。(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