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育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创新实践路径
2022-05-30陆施豆
[摘要]主题出版如今已成为我国出版事业新的增长点。作为一家地方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抓住时代机遇,深挖出版资源,突显地方教育出版特色,将主题出版与版权输出、数字出版和阅读推广深度结合,开拓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实践路径。
[关键词]主题出版;地方教育出版社;版权输出;数字出版;阅读推广
近年来,随着主题出版不断发展,涌现一大批内容鲜活、创意独特的优质主题出版物。2022年3月,中宣部办公厅对主题出版工作进行部署,公布了六个方面的重点选题方向,要求“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打造更多讴歌新时代、满足新需求的出版精品”[1]。在新时代背景下,广西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桂教社)牢牢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地方教育出版社的多方面优势,积极推动主题出版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桂教社在主题出版领域的特色实践成果
教育出版是地方教育出版社的立足之本。桂教社长期深耕教育出版领域,拥有一支专业的教育类作者队伍和一定规模的忠实读者群体,其在新时代要在主题出版领域做出新文章,就必然离不开教育出版。
(一)主题出版与教育研究相结合,打造主题出版的学术化精品出版物
桂教社针对近期重大事件节点和中长期重大主题,策划了两大类主题出版选题。一是将党史与教育史相结合,策划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图史》项目。二是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策划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书系》(第一辑)和《“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与机制研究》项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书系》(第一辑)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图史》《“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与机制研究》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图史》鲜明地展现了地方教育出版社主题出版物的特色。该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带领的专业科研团队担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全面地梳理、总结、归纳党的百年教育事业。该书还收录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发展教育事业的珍贵图片和党的百年教育大事记,以丰富图书的可视性、直观性,同时也方便读者按照重要线索快速查找到相关资料。该书是对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呈现,是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分支,是崭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桂教社在谙熟的教育出版领域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将党史与教育史相结合,在教育这一细分领域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探索出主题出版的学术化路径,形成具有教育出版特色的精品主题出版物,从而发挥主题出版的思想引领与文化支撑作用,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加强历史自觉。这不仅是在巩固地方教育出版社的传统出版优势,更是在擴大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辐射力,实现图书产品的增值,促进图书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主题出版与教育事业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
作为地方教育出版社,桂教社特别关注教育事业和妇女儿童的教育问题,在主题出版物上也明显向教育题材和少儿题材倾斜,形成出版特色。
一是关注教育问题、贫困问题和脱贫攻坚。例如,桂教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的《贫困中的期盼: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和妇女教育》,主要对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妇女教育的成就和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女童辍学以及女性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二是关注少儿类主题出版,主要分为理论读本类和少儿文学类。理论读本类如“我班有个理论家”丛书。该丛书的编写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了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共四册图书。其中,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已入选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该丛书从班上的小理论家“小马列”马铮铮的视角出发,通过青少年熟悉的话语,结合广西的民族特色,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生动地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现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事业面临的时代命题,该丛书是面向学生群体推出的内容活泼的分众化读物,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少儿文学类如荣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的《少年师傅》。该书作者杨映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为原型,从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广西三江的小木匠跟随父辈学习建造侗族风雨桥并成长为建造大师的传奇故事。这既体现了传统手艺的传承与赓续,又展现了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特色。
以上图书的题材呈现历史与当代并重、传统与时代并行的特点。那么,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如何在主题出版领域打造独特竞争力?
二、桂教社在主题出版领域的主要创新实践路径
主题出版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桂教社始终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地方教育出版社的突破之路,以推动主题出版的学术化、大众化、国际化发展。
(一)主题出版与版权输出深度结合,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国际出版机构发现了这一潜在的市场需求,积极引进主题出版图书。对此,桂教社以地方特色为抓手,立足国际视野,发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感动人物和先进事迹,同时将广西故事推向国际,展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是一部聚焦乌英苗寨的现实题材作品。“乌英”在苗语中指“美丽的新娘”,它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和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的交界处,该地贫困发生率超过60%,至2020年终于实现全部脱贫。该书通过新华社摄影记者黄孝邦的朴实话语和充满温度的纪实摄影,融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贫困苗寨的脱贫经验。该书最终获得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土耳其汉语教育文化出版集团、阿拉伯文学出版中心青睐,版权成功输出至加拿大、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并荣获第三届中国西部地区版权输出优秀图书奖一等奖,成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范例。桂教社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为该书的版权输出助力。
一是积极与国际出版机构交流,寻求合作。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北京办事处团队曾到桂教社进行交流,该团队当时便对《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十分感兴趣,这为该书后续英语版的版权输出做了铺垫。该出版集团主席莫罕·卡尔诗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怀揣着改变家乡的热情,就像乌英一样,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是积极参加国际书展,借势发力。桂教社把握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云书展等平台展示的机会,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实现《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土耳其语版和阿拉伯语版的版权输出。土耳其汉语教育文化出版集团董事长穆斯塔法·卡尔斯认为:“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图书,有些章节感人至深,有些章节又让人忍俊不禁……书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质朴。”阿拉伯文学出版中心社长穆斯法尔·法拉赫·萨比阿对中华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认为:“通过出版合作,我们能够齐心协力,解决世界性问题,向阿拉伯国家及地区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向阿拉伯民众传递蕴含在中文图书中的中国智慧,同时,也打开了中国读者了解阿拉伯国家及地区的大门。”
要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地方教育出版社不仅要关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和重大理论问题等内容,而且要接地气,做好大众化宣传工作,讲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以小故事反映大发展,用通俗化的话语呈现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并切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二)主题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结合,持续扩大读者群体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跟上数字化的步伐,提升图书的附加值,巩固并扩大读者群体,是出版社的应有之义。对此,桂教社为历史文化读物《中国读本》和“四史”读物《回到中国历史现场·世道人心》制作了有声书,这为读者群体提供了便捷的阅读途径。
前文提到的《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在重要章节附有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关视频。在视频中,有当地的扶贫工作人员,他们深刻体会到脱贫工作的艰辛,仍然表示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有苗寨老百姓在载歌载舞,欢乐过苗年;有年长的苗寨妇女跟着大学生“老师”上课,从零开始学说普通话、學写汉字……这些年长的苗寨妇女过去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机会很少,当她们终于学会用普通话念自己的汉语名字、学会写自己的汉语名字时,大多激动流泪,视频真实地传达了她们内心的激动情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深重,往往将家与国放在统一的意识形态框架内进行审视。每一位读者既是国家的,也是地方的。地方叙事作为‘家的代表,支撑了‘国的内涵,拉近了主题出版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塑造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这些展现脱贫一线的视频,让读者看到脱贫现场的多个生动场面,真正做到可看、可听、可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对《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柳州日报社总编辑李斌评价道:“面对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作者巧妙地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细微之处去破题,通过打捞那些最细小的声音,讲述点滴细小故事,反映时代变化……这些厚重的记录,不仅是一个小小的乌英苗寨的脱贫史,更是苗族的脱贫史,也是中国脱贫攻坚伟大时代的‘标本记录。”[4]
(三)主题出版与阅读推广深度结合,全力服务教育现代化大局
为了激发青少年对主题出版物的阅读兴趣,桂教社结合本社的少儿类主题出版物,不仅以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了主题班会、作家进校园等丰富的“四史”教育实践活动,还在广西多地的山村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例如,桂教社的“2021山村阅读计划”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主题,策划了“百场班会共庆建党百年”和“童心向党‘六一大联动”两大活动,共组织活动141场,向区内小学捐赠图书5797册。其中,有136个山村小学班级参与“百场班会共庆建党百年”主题班会,逾6000名学生参加。这些阅读推广活动深入广西山村学校,切实推动全民阅读体系向下延伸,为当地的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精神读物,营造浓厚活泼的阅读氛围,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是主题出版进校园,将阅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例如,桂教社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组织开展2021年全民阅读暨“感党恩 跟党走”作家进校园读书分享会活动,并捐赠一批精品图书。其中,《我班有个理论家(小学低年级版)》的作者梁慕华围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主旨,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和朗朗上口的歌曲讲述了革命伟人与劳动的故事,为学生带来一场生动活泼的“四史”教育课。
二是主题出版进博物馆,将阅读与研学相结合。《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是一部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长篇少儿历史幻想小说。小学生牛聪聪为了帮助远古神兽凤返回母星,双方先是一起穿越到了东汉时期的合浦,目睹了孟尝太守“珠还合浦”的历史时刻;而后又穿越到西汉时期,“亲历”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了让学生读者切实了解汉代的合浦文化,桂教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开展“山村阅读计划—海丝启航”阅读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读者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通过讲解文物强化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5]。对此,桂教社在“2021山村阅读计划”的基础上,继续做好“2022山村阅读计划”,给更多的山村学校带去良好的阅读体验,推动书香中国建设。
三、结语
“地方教育出版社开发主题出版产品,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实际条件,做出特色,精准发力。”[6]作为地方教育出版社,桂教社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出版实践路径。一方面,桂教社立足广西文化,深耕区域出版资源,打磨特色选题,增强区域辐射力。另一方面,桂教社保持开放的心态,专注优势领域,面向全国挖掘头部作者资源,开发有价值、有温度的选题。同时,桂教社还借助国际书展等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出版自信;大力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深入青少年群体,做好教育服务。在此基础上,桂教社还将进一步打响图书品牌,深化个性化营销服务意识,促进主题出版做强做亮做活,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2022年主题出版六方面选题重点[EB/OL].(2022-03-10)[2022-05-24].https: //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19/103576.shtml.
[2]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EB/OL].(2021-11-17)[2022-05-24].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284363.
[3]蒋三军,包鸿梅.地方叙事:主题出版的一个挖掘方向[J].出版发行研究,2020(03):62-67.
[4]李斌.脱贫攻坚伟大时代的“标本”记录:读《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EB/OL].(2020-12-12)[2022-05-24].https://v.gxnews.com.cn/sp/19996009.
[5]新华网.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 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EB/OL].(2022-04-23)[2022-05-24].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406644.
[6]廖民锂.新时代地方教育出版社产品矩阵的构建研究[J].出版广角,2022(05):73-77.
[作者简介]陆施豆(1990—),女,广西容县人,广西教育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