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谈话活动中如何有效促进师幼对话

2022-05-30寇骁骁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幼幼师谈话

寇骁骁

谈话活动是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之一,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也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提升谈话活动的有效性。但目前谈话活动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可以说谈话活动的目的性、创新性、趣味性、引导性和评价性都不够明朗,这也成了谈话活动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谈话活动的质量。久而久之,谈话活动流于形式,既不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不能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因此,促进师幼对话有效性,让大班谈话活动具备实效尤为关键。

一、大班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谈话之目的性

(一)明确谈话目的,围绕幼儿展开

教师要明确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对话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通过谈话更加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一方面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谈话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完善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因此,谈话活动围绕幼儿展开,才能促进师幼谈话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让幼儿参与谈话活动,要让幼儿“开口”去说,教师才能从中了解幼儿所想,进而促进师幼对话,让谈话活动具备有效性。比如,部分教师会在谈话活动中过于强势,习惯性打断幼儿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没有兴趣继续谈话,这也就失去了谈话活动的意义。如幼儿与教师正在谈论一个话题,但幼儿突然间跳跃到另一个话题,那么这个时候教师不可打断幼儿,而是接着幼儿的话题继续谈话,要充分给予幼儿说话的时间,并且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幼儿的思想,才能及时加以纠正和指导。比如,幼儿谈起了自己是如何度过周末的,并且将自己的周末生活详细地进行了描述,但是缺少条理性,且在谈话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幼儿的周末接触电子产品颇多,这一点上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之后在师幼谈话中,教师也根据幼儿的话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样的谈话才具有实效。教师要了解幼儿因年龄的特殊性,思维较为跳跃,教师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谈话,围绕幼儿想要谈话的内容进行谈话,体现谈话活动的目的性。

(二)明确谈话目的,加强幼儿倾听

所谓谈话,既要有谈资,也要具备说话的能力。谈话活动的目的,也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但以往的谈话活动中,教师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谈话的根本基础是需要幼儿的倾听,只有幼儿从倾听的内容中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才能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明确谈话目的,加强幼儿倾听很是关键。

例如,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以绘本内容作为谈话基调,试问幼儿从绘本故事当中都学到了什么?部分幼儿在谈话中答非所问,常常引得旁人忍俊不禁。这其实不是幼儿不具备谈话能力,而是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内容并不完全理解,也就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才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谈话活动不仅要让幼儿“说出口”,也要让幼儿“会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可急躁,要针对这部分幼儿进行分层谈话,先弄清楚幼儿对故事哪些地方不理解,加深其印象;再以对话的形式与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幼儿对故事的了解情况,如有不足之处,教师再加以指正,从而加强幼儿的倾听能力,提升幼儿的理解力,只有幼儿对倾听的内容理解,才能转化为语言与教师进行谈话。这样的谈话活动才能促进师幼之间谈话的有效性。

二、大班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谈话之创新性

(一)创新谈话活动,调动幼儿兴趣

幼儿的兴趣是谈话活动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谈话内容上,要具有创新性,结合谈话内容,引发幼儿的思考,提升幼儿的思维,从而锻炼幼儿的口语能力和思考方式,完善幼儿的综合素养,让谈话活动更具意义,促进师幼谈话实质性。

例如,对大班幼儿,谈话内容不可过于刻板老套,既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性,也要创新其内容。大班幼儿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动画片,甚至喜欢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那么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上创设情境谈话,既调动幼儿的兴趣,也促进师幼谈话。比如,幼儿喜欢《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教师可以将动画片中的情境代入其中,并且加入动画片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营造相应的情境与幼儿进行谈话,这样很容易就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自主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动画片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全程都“有话可说”,教师只需要在幼儿表达不准确的时候进行提点和纠正即可。这样既创新了谈话活动,也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这也是谈话活动应具备的教学实效。

(二)创新谈话活动,联系日常生活

谈话活动在以往的实施过程中,总是难以让幼儿沉浸其中。除了缺乏结合幼儿的特性,最重要的是有点偏离现实,让幼儿无法进行联想。因此,在创新谈话活动中,教师要联系日常生活展开谈话活动,才能促进师幼谈话。

例如,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加强幼儿的代入感,让幼儿愿意说话,享受说话。比如,养宠物这个话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的,也有部分幼儿的家庭里就饲养着不同的宠物,且小动物这个话题也是幼儿所乐见的,无论是家里已经有宠物,或者是喜欢宠物准备饲养的,幼儿都可以畅所欲言。只有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谈话,才能让幼儿“说话”。为了更具创新性,幼儿与教师在进行谈话的时候,还可以模仿家中宠物的各种言行,如有必要,教师要随时提供相关道具,在谈话的时候也融入肢体动作,既让谈话内容富有真实性,也让幼儿在谈话中“动”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幼儿更多的话语,让幼儿的语言得到切实的提升和发展,也便于促进师幼谈话,只有幼儿肯说,教师才能施教,提升谈话活动的实效。

三、大班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谈话之趣味性

(一)趣味谈话活动,激发幼儿能动性

在谈话活动中融入趣味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能动性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以前,幼儿对谈话活动并不上心,并不是幼儿对于谈话活動有所排斥,而是在活动当中缺少趣味性,无法吸引幼儿,以至于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增添其趣味,让幼儿主观能动的积极参与非常重要。

例如,教师在谈话活动中可以运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幼儿都有胜负心,这很容易激发幼儿的能动性,只要幼儿参与其中,就能促进师幼谈话。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先根据教师抛出的话题自由进行交谈,然后再进行全班集体谈话。比如,教师提出“班级活动”话题,那么围绕这个话题,幼儿可以谈及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者希望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活动类型,总之只要围绕主题进行探讨即可。小组成员先自行谈话,然后在小组中派出代表,再与其他组幼儿和教师进行集体谈话。如该小组的谈话目标是给出教师建议,希望在日后的班级活动中有所创新和改善。但是该小组代表在集体谈话过程中,却偏离了主题,并没有贯彻小组内部精神。因此,这样的谈话内容也是无效的,则该小组宣布失败,只有在谈话过程中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小组才能获得胜利。这样既增添谈话活动的趣味性,也提升幼儿的谈话能力,激发幼儿能动性。

(二)趣味谈话活动,提升幼儿能力

教师要明确趣味谈话活动的目的是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在活动当中融入趣味性只是一种活动手段,教师兼具趣味性的同时,切实提升幼儿的说话能力,完善其综合素养才是活动中心。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谈话创编”活动,也就是教师提供一些图文或者具体的实物,然后让幼儿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创编。教师要全程参与辅助,在与幼儿形成谈话的过程中,要让幼儿“多说话”“勇敢说”,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如教师提供了安徒生童话当中的“丑小鸭”的故事附图,试问幼儿,如果自己有一天变成了丑小鸭,会怎么样?将话题抛给幼儿,锻炼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不一会儿,幼儿就围绕这个话题开启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对故事进行了重新创编,有些符合常理,有些却失之逻辑,也有思想偏差的情况,在幼儿的谈话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提升幼儿能力固然重要,创设积极向上的思想也同样重要,这也是谈话活动的意义所在。

四、大班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谈话之引导性

(一)进行正确引导,建設幼儿观念

在师幼谈话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建设幼儿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处于思想发育的重要阶段,只有在幼儿时期为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才能有益于今后的素质发展。因此,通过谈话活动对幼儿进行观念的正确树立,进行正确的引导尤为关键。

例如,大班幼儿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建设,每一名幼儿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从而进行有效的谈话活动,对幼儿正确的观念加以鼓励,对不正确的观念加以引导和纠正,从而规范幼儿的思想观念。比如,幼师可以将幼儿分为男童与女童不同的小组,然后结合这两个小组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谈话活动。如男童大多对运动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那么幼师就要结合这方面的问题,与幼儿进行良好的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既结合了幼儿的特性,也能让幼儿参与到谈话活动中,才能便于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建设幼儿的思想观念。相较于男童,女童的思想更加细腻,不会太过外露,那么幼师先要让幼儿的心理得到放松,使她们愿意与幼师展开谈话,从而进行引导。因此,幼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需求进行谈话,进而展开正确的引导,建设幼儿正确观念。

(二)多元化辅助,增加引导实效

在师幼谈话活动中引入多元化的元素进行有效辅助来增加教学引导的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多元化的活动模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主动性,进而会使其对其中的教育引导进行重视,并且印象深刻。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不但能提升谈话活动的有效性,也能加强教育引导。

例如,幼师结合多媒体以动态视频课堂的模式打造“谈话空间”,也就是将幼师要与幼儿进行的谈话内容,转变为互动的模式进行谈话,这样既增添了其中的趣味性,也进行了有效的谈话,同时通过这样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比如,在互动中,视频会对幼儿随机进行提问,幼儿可以一起回答,也可以单独回答,进而形成一种有效互动。如视频中对幼儿进行提问,朋友之间是否该互相团结?请说一下自己的故事。那么根据问题,有一名幼儿进行了切实回答,表示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团结,并且以自己的故事进行了说明,而且也在其中对幼儿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的另类模式与幼儿进行谈话,提高了谈话的参与度,也加强了引导实效。

五、大班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谈话之评价性

(一)评价谈话活动,加强幼儿信心

在谈话活动中有参与,就要有评价,这对加强幼儿信心非常重要,也是谈话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往幼师注重谈话活动的经过,但忽略了谈话活动的总结。这不仅不能让谈话活动完整,也失去了与幼儿对话的良好机会。因此,对谈话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加强幼儿信心尤为关键。

例如,在谈话活动中,幼儿表现得过于拘谨,以至于在谈话活动中表现不佳。如果幼师这个时候不对幼儿进行加强谈话,对幼儿的表现也不加以评价,那会严重影响幼儿的信心。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幼师要面对面与幼儿开展谈话,并且耐心劝慰幼儿,也要对幼儿进行鼓励。在幼儿对幼师敞开心扉后,再根据幼儿在谈话活动中的表现加以点评,让幼儿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不排斥继续参与谈话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师幼对话,也增强了幼儿的信心。

(二)总结幼儿表现,促进师幼对话

许多幼师在谈话活动的最后,虽然做到了总结,但总结的是活动的开展实效,并未对幼儿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不仅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也不利于师幼对话。因此,幼师要明确评价总结的意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总结。

例如,幼师可以将幼儿的表现分为优秀或良好不同的等级,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进行分层评价。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评价的方式。要基于幼儿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总结。有的幼儿在谈话活动中表现良好,但语言组织能力欠缺,幼师要指出幼儿不足的地方并加以纠正。有的幼儿虽然表现优秀,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幼师要告知幼儿不可骄傲自满,仍然要虚心受教。以这样分层评价的方式与幼儿进行对话,不仅总结了活动,也促进了师幼对话。

六、结语

在大班谈话活动中促进师幼对话是其中的重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谈话活动的意义,重新认知谈话活动的目的性,确立目的,才能实施活动,注重谈话活动的创新性,围绕幼儿创新内容,才能让活动具备有效性,同时也要兼具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觉得有趣并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师幼幼师谈话
师幼互动,缘何频频一线“遇冷”?
男幼师荒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师幼互动那些事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