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下的教师、学生与语文课堂教学
2022-05-30李雪菲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文章指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阅读兴趣;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7-0091-03
引 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其主动地思考探究,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应以自身的认知水平来衡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十分重要。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一、个性化阅读下的教师
个性化阅读是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要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得具备这一能力。在新课标、新教材实行的大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方法新、思维新[1]。
(一)方法新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而言,夯实基本功是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一般都会视教师为“百科全书”,期待从教师身上获得认识世界的“秘籍”。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熟读文本,并且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这样才能有理有据地引导学生。
在夯实教师基础的条件下,个性化阅读课堂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教学方法新颖。例如,在开展课外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时,由于大多数初中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成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主体。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本篇阅读材料的创作背景、演讲实况以及演讲后的影响等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感受演讲的魅力。其次,在学生对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需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心中的想法大胆说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和读书的喜悦。
(二)思维新
教师个性化阅读是站稳阅读课堂的必要条件。面对教材中的文章,教师要仔细研读并思考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唐雎和秦王。这样,学生既能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又能在扮演过程中感知唐雎有胆有识、敢于斗争的形象。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面对熟知的教材,教師要深入思考,寻求新的思维,找到文本的切入点,设计关于文本的问题,找到文本的重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
教师要对个性化阅读教学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研究怎样才能达到个性化阅读的最佳效果;摒弃满堂灌等传统教育方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
二、个性化阅读下的学生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个性化阅读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从“做阅读”变成了“听阅读”,阅读课变成了教师的主场。基于此,教师要明确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要清楚认识到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对学生的认识做出评判,也不应强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理解,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个性化阅读,充分发挥其想象力[3]。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将阅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由于学生在传统阅读课堂上对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感知不深刻,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以交流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木兰当时“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境地;感受木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豪情和不慕名利的英雄形象。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木兰的决定有怎样的认识。在阅读情境中,学生能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与体会,产生自己的认识,从而进行个性化阅读。在不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情境阅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主旨,进行个性化阅读,升华个人感悟。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融入
不同的学生因为家庭生活经历、居住环境、个人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篇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阅读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所感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习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师要让学生基于文本自由阅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从中获得思想的历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潜力,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以古文《陋室铭》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对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进行讲解,最后展开课堂练习。所有教学环节的展开并没有深入解析文本内容,教学环节变成了“一刀切”,文言文的阅读课变成了古文知识的背诵课。对于刘禹锡来说“陋室又为何不陋”?“惟吾德馨”启发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操守?这些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从教学设计上并没有体现出个性化,这样的课堂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同样的文章,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生活实际,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文本展开一场情感的碰撞。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具实际性与针对性。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投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4]。
(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个性化阅读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传统阅读相比,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受当前应试考试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教材上少量的精品文章,更有甚者是考试考什么教师讲什么。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的阅读视野就会非常狭窄,阅读思路也很难打开。现在购买书籍、接触书籍的方式很多,但这里也包括一些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筛选书籍,选择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作品。在推荐书籍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阅读方向。例如,教师可推荐初一的学生阅读《繁星》《春水》,感受母爱;可推荐初二的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会坚持;可推荐初三的学生阅读《名人传》,体会伟人背后的辛酸。学生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能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鼓舞。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不光要讲求博览,更要关注精读。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初中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限,对文本中的一些细节的把握不够透彻、深入,因此,教师要充分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切入点和阅读的方向,使学生展开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在个性化阅读中培养阅读素养与阅读能力。
三、个性化阅读下的课堂教学
(一)引入信息技术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如何将平时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变成书面的阅读学习,这就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在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打开思路,引入信息技术,如微视频、音频等。教师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优化学生阅读体验[5]。
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重点放在读和写上,而忽略听和说。听,不仅仅是听课文,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受语言带来的节奏感和情绪上的变化。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有很大的差距。例如,“你干什么”就可以表示四种意思:表示疑问、表示愤怒、表示劝说、表示威胁。而语文学科是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转换成书面文字的学习,那么“听”就是转化中的重要一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听”,更加熟悉文本中的语言表达,久而久之就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文本分析能力。如果说,“听”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说”就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看其是否能用口头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这项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很可能会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多运用,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
结合信息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6]。
(二)调整课堂期望
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整课堂期望。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教师对其的期待值密切相关。期望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及各方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期望,并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效果随时调整课堂期望,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個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符合学生个人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能力随时调整。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仔细钻研文本,结合学生特点与阅读水平,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准备,使教学环节顺利展开。但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并不能设想出课堂上出现的全部问题,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教师没有设想过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耐心指导学生,调整对学生的期望[7]。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短篇小说的作者契诃夫生活在19世纪末,当时的俄国处于沙皇统治时期,政治上的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发展严重脱节,这篇文章就诞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对于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想象和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这是教师在备课之前就已经思考过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其他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具体问题调整期望,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
结 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教师自身应该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实现个性化。首先,教师要专注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完善自己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认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目标设置、问题设置、教学过程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创设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阅读,勤于思考。教师应力求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文本解读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王天法.初中语文课堂中拓展阅读的展开方式[J].学苑教育,2021(28):17-18.
钱义珍.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5):26.
翟常德.初中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浅探[J].中学语文,2021(30):73-74.
王小琴.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1(12):57-58.
王红霞.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策略[J].文学教育,2020(11):90-91.
侯占平.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20.
徐地仁.个性化阅读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点”[J].教学与管理,2021(31):61-63.
作者简介:李雪菲(1997.5-),女,吉林松原人,
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