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詹姆斯的创伤原因研究
2022-05-30宋金玲
宋金玲
关键词:《无声告白》 詹姆斯 身体创伤 华裔身份 种族歧视
小说《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花费六年时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其作品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还获得了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詹姆斯,从小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从而导致他逐渐厌弃自己的华裔身份,渴望成为一个“白人”。尽管他为了融入白人主导的社会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这些努力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由此他认识到自己永远无法融入其中。本文将分析造成主人公詹姆斯创伤的多方面原因,以及他的工作、婚姻和家庭是如何受到这些创伤影响的。
一、因身体特征而遭受的创伤
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身体特征。身体特征是一个族裔区别于其他族裔的重要标志,亦是族裔主体与族裔母体的联系,同时也是族裔主体归化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些很正常的身体特征,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了可以进行嘲笑或攻击的标志。在人们有过创伤经历后,求生保卫的自卫体系会整个启动,并一直保持在高度警戒状态,就好像危险随时会再出现一般。《无声告白》 中的主人公詹姆斯由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体特征而遭受到很多伤害,而这些伤害主要是来自他人的排除性语言和对其身体的注视。
第一类伤害是来自言语上的伤害。詹姆斯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外貌受到伤害,是源于他小学同桌的一句话:“你的眼睛怎么了?”这个白人同桌可能由于年幼,不了解其他种族的相貌特征,在发现这个华人同桌的眼睛与自己不同时,只是简单地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他的眼睛可能受了伤。同桌的这句无心之言,却让詹姆斯开始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让他为自己的外貌感到羞愧。他在学校的走廊上行走时,总会听到有窃窃私语或阵阵嘲笑,这些则加重了他的羞愧感和自卑感。对于詹姆斯而言,这些带有“恶意”的言语让他产生了不安全感,从而造成了不自然的习惯,如在椅子上总是坐不稳。形成这种习惯的原因主要是他怕被撵走,可见他已经被别人赶走过多次,次数多到让他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记忆。
其次是来自他人注视的伤害。斯图尔特·霍尔曾指出,种族政治话语是白人社会权利的产物,其运作方式就体现在白人社会对族裔人群的“注视”,使文化中的“他者”成为一种景观性的存在,成为物化的对象。由于詹姆斯的外貌和白人不同,使得他总是受到他们的“注视”。在小学时,因为詹姆斯的华裔父母是这所学校的清洁工,所以当詹姆斯的父亲被要求来教室做一些如换灯泡等杂活时,同学们的目光通常是聚焦于詹姆斯和他的父亲,他们打量着这两张相似的面孔,这种带有疑惑的目光刺痛了詹姆斯的心,使他的羞愧感更重。虽然白人同学的注视本身并无恶意,但是当这种注视的对象是华人时,且注视者为处于优势的白人群体时,往往都会带着种族歧视的色彩,从而给被注视者带来伤害。当詹姆斯成家立业后,这种注视依然存在,不仅存在于他身上,还存在于他的孩子身上。当时作为镇子上唯一的华裔家庭,詹姆斯和孩子们出现的所有地方都会受到他人的注视,“你会发现,走廊对面的女孩在看你,药剂师盯着你,收银员也在盯着你,你这才意识到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格格不入”。
这种目光让孩子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感觉到来自他人的伤害。实际上随处可遇的带有恶意的注视,导致詹姆斯一家不再出游,不参与任何社区活动,他们这个家庭仿佛已与整个社会割裂,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同的身体特征不仅给詹姆斯带来了伤害,同时也给他的孩子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
二、因社会排斥而造成的创伤
由于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的成长环境不同,两代人对于美国的感情完全不同,第二代移民的身份认同倾向更加偏向美国。但美国社会的排华现象十分严重,而这种排斥必然会挫伤向往美国社会的二代移民。
造成詹姆斯创伤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社会对他华裔身份的排斥。美国社会对于詹姆斯的排斥首先体现在教育当中。詹姆斯身为一个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属于第二代移民。与第一代移民曾经生活在中国并对中国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不同,第二代移民从小在美国的土地上长大,受到的熏陶是美国文化,接触到的语言是英语,接受的教育是美式的,他们对于祖国的感情逐渐变淡,而对于美国的感情不断加深,渴望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中。然而他们试图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社会的努力往往是不成功的,以白人为代表的主流社会,关键时刻总会对他们歧视和排斥。詹姆斯曾多次尝试进入白人主流社会当中,但总是以失败告终。
美国社会对于詹姆斯的排斥同时体现在工作当中。詹姆斯一直在竭力消除自己的族裔特征,试图融入白人社会当中,却总是遭到排斥,他的华裔身份不被白人社会认可,从而导致他的内心受伤。为了真正融入白人社会当中,詹姆斯努力成为一名“模范少数族裔”。模范少数族裔在美国黑白两极化的色谱中扮演着“次白人”的模范中介角色,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纳。他不再说汉语普通话,不再吃中国食物,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改变自己身上的中国特征。可事实却是,不论他如何改变自己的言行,不论他如何努力,他最终还是会被这个社会所排斥,因为,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外貌,只要这种华裔特征还在,他就注定会遭到排斥。在哈佛完成博士课程后,詹姆斯期待通过成为哈佛历史系的一名教授实现自己融入白人社会的目标。因为他在哈佛的成绩十分优秀,所以他对于自己被录取这件事情很有信心,但现实却再一次打击了他,历史系的领导选择录用了詹姆斯的一个白人同学,而官方对此的解释只是说詹姆斯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他认为是自己的华裔身份导致了这次失败。一次次的失败使他再次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白人”,他注定要被这个社会所排斥。
美国社会对于詹姆斯的排斥也體现在他的婚姻中。在当时的美国,并不是所有州都允许混血婚姻,有些州甚至认为混血婚姻是犯罪行为。小说中也提及另一对白人与黑人夫妇在其他州被捕,给出的罪状是他们的婚姻是不“神圣”的,是有失白人自尊的。詹姆斯和白人玛丽琳的婚姻遭到玛丽琳母亲的反对,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玛丽琳的母亲一直在劝玛丽琳放弃这场婚姻:“你确定他不是为了绿卡?”“你们在哪里都不会合群。”“想想你们将来的孩子们。”虽然詹姆斯对于岳母说的这些话一无所知,但是他可以从妻子和岳母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中发现破绽。当他向妻子询问原因时,得到的答案却是“我母亲觉得我应该嫁给一个更像我的人”。玛丽琳的回答无疑更加刺痛了詹姆斯那颗脆弱的心,让他希望通过婚姻进入白人社会的幻想破灭了。无论是在工作中不被认可,还是在婚姻中被他人鄙视,都让詹姆斯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而处于边缘的人是永远被社会中心所排斥的。这种排斥加重了他内心的创伤感。
三、因自卑而造成的创伤
创伤事件的冲击程度,也要视受影响者之适应力强弱而定。适应力越差的人,越容易在受到创伤后,选择将自己困在“安全圈”里。而这种逃避往往对受到创伤的人的心理和生活造成更大程度的影响。
詹姆斯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婚姻悲剧。在詹姆斯面对诸多挫折之后,他一味地选择逃避,不敢去面对。他一直想融入所谓的白人生活圈中,成为主流的一部分,但是现实无情地给予他打击,他自卑地认为自己这辈子也无法进入那个圈子。在他的人生中,他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詹姆斯的自卑心理使得夫妻双方的诉求无法准确传递,这加深了彼此间的误解。在这场混血婚姻中,詹姆斯为了“挽留”自己的妻子玛丽琳,处处小心翼翼,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模范丈夫,从来没有向妻子吐露过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在家庭中一直保持沉默。他与自己的华裔女助手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以此来释放自己所谓的“压力”。在女助理的家里,他会吃中国食物,会说“不地道”的普通话,在处处顺从他的女助理身上他得到了一种满足,得到了一种“家”的感觉,他甚至认为娶这样一个女人才是正确的。詹姆斯在受到以白人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的排斥之后,选择回归到华裔文化中,但这并不表明他真正地接受了自己的华裔身份,他的这个选择其实只是逃避行为。他只有在家庭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才会到女助理那里释放压力,他把那里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在女助理身上他享受到了所谓的男人的权利。在和女助理的这段婚外情中,他处于中心的地位,这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而这也表明他和玛丽琳的婚姻始终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他总是以自己的想法来揣测妻子。当妻子提出外出工作时,他以为是妻子嫌弃自己赚钱少,却不去了解妻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即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当妻子因为想继续进修学业而离开他后,他却固执地认为妻子是后悔嫁给自己了。这种因自卑而导致缺乏沟通的婚姻让詹姆斯精疲力竭,尽管他深爱自己的妻子,但是他时常担心妻子会因为自己的华裔身份离开自己。这种自卑心理让这段婚姻如履薄冰。
詹姆斯的自卑心理也导致了家庭悲剧。詹姆斯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放到孩子们身上,希望孩子们可以实现他的愿望,但是因带有华人痕迹,他的孩子们也注定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大儿子内斯幼时在游泳池被其他白人孩子戏弄的时候,詹姆斯并没有上前帮助,甚至也没有安慰他,只是默默看着这一切。后来,玛丽琳询问发生了什么,詹姆斯只是淡淡地说,自己的孩子需要学会接受他人的玩笑。也正因为这句话,父子关系开始破裂,儿子开始不再依赖父亲,因为他从父亲这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詹姆斯的内心其实不是如此冷漠,他也想去保护自己的孩子,“所以,他想要告诉内斯,自己理解他的心情:被戏弄的屈辱,无法合群的挫败感”。但这次欺凌事件唤醒了詹姆斯对于过去的回忆。记忆不断地提醒着詹姆斯过去的伤痛经历,他的内心世界回放着他遭受创伤的场景,激发他对往事想象和放大,故而又加剧了他的心理创伤。内斯是几乎完全复制其华裔特征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如此像他,这样一个“克隆式”的存在或许让他看到那个被他人讨厌的自己,那个“形象”让詹姆斯觉得羞愧。所以在对待儿子的态度上,他一直处于不能表达真实自我的处境,从而导致父子关系紧张,给父子都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痕。而大女儿莉迪亚是最得詹姆斯喜爱的孩子,主要因为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所以在他看来,莉迪亚最有可能实现他的“白人梦想”。他开始把自己一直以来的希望放在了莉迪亚身上,他会在莉迪亚生日或者各种节日的时候,送给她关于如何交朋友的书籍,但对于莉迪亚来说,这些礼物代表着父亲的期望,审视评价着莉迪亚的言行举止,时刻提醒她不要忘记父亲的期望。詹姆斯也会在餐桌上经常询问女儿的“朋友们”的情况,会为女儿拥有这么多朋友感到骄傲,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朋友都是女儿编造出来的,莉迪亚从未有过朋友。詹姆斯从来没有去证实过女儿所谓的朋友是否存在,即使是对其有些怀疑,但还是在内心中选择欺骗自己,因為真相一旦被揭开,他的伤口会再度加深。莉迪亚得到他人的接受,就代表着她融入了美国社会中,这样会让詹姆斯觉得他自己也融入了白人群体中。而他的过高期望,给莉迪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
四、结语
詹姆斯因其华裔身份遭到美国社会的排斥,导致他的成长路上布满荆棘,工作、婚姻和家庭都因此充满危机。不仅仅是他自己受到了歧视和伤害,他的孩子们也受到了来自美国社会的伤害,但面对来自他人、社会的歧视,他一味逃避,而不是尝试去面对。正是这种退让和逃避,才让他的生活变得黯淡,同时也殃及自己的家人,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