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网课”遇上“写作课”

2022-05-30侯素杰

中国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网课写作方法小明

侯素杰

当“网课”遇到了“写作课”,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手足无措”。

網课能顺利开展最要感谢的是家长。从为孩子准备设备到陪伴孩子在线上课,他们一直默默地配合老师。因此,我的“主播之路”走得还算顺畅。

讲到第一单元的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时,学生的作业提交率一下子下降了好多,我安慰自己:语文学习中写作一直都很难,学生才上三年级,接触作文不久,完成率不高很正常,第二单元的作文估计会有所改善。可是,第二单元的作文“看图画 写一写”完成率也一样不尽人意。我不得不开始正视“如何提高网课写作教学的效果”这一问题。

我先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无论线上网课还是线下课堂,我都是一样精心备课、准备课件。写作教学的思路也没变—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作前指导和写作范例的详细分析。同样的教学方式,其他课型的线上教学都没问题,为什么写作课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又比较了上学期线下写作课和本学期网上写作课学生的写作情况,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上学期,我和学生除了写作课,还有很多面对面的作文指导和批改的交流机会。不会写或者没兴趣写的同学,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中,总能顺利地完成作文。在学校,一天当中我们能找到很多交流的时间:课间、早读、午读,还有专门的写作课。网课的短板就是—我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只有教师“空泛”的写作讲解,没有学生切实的写作训练,写作课效果不佳也就不奇怪了。

找到了症结,解决困难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我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加和学生的交流机会。语音、视频聊天,甚至是直接打电话,只要能联系上学生的方法,都是我的“教学工具”。

批改《我的植物朋友》时,我发现小明只写了寥寥数语,上网课时就感觉到他不如线下上课那样爱思考,也不积极加入课堂互动。于是,我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跟小明取得了联系。我还未开口,小明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诉苦:“老师,我家根本没有养花草,没东西可写呀!”我一边微笑安抚小明,一边思考:学生这是对生活缺乏感受力,因此不会从生活中灵活提取素材。于是,我向小明发问:“小明,我们这次不一定非得写家里养的植物。你回想一下,你和父母以前出门游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植物引起过你的注意?”小明思考了许久,突然双眼放光,激动地说:“有,还真有!我们还拍了照片,我发给您看看。”照片上的小明陶醉在鲜花怒放的桃树林中。“老师,我好像知道怎么写了,先挂了!”我还来不及夸照片漂亮,他就迫不及待地挂断了。我想,我已不需要再啰唆什么,学生的内心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已被打通,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了。

我的植物朋友

我的植物朋友是美丽的桃花。

有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在路边看到一排桃树,上面缀着数不清的含苞待放的花蕾,也有许许多多已经盛开的花朵,真是美不胜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桃花,把它当成了我最喜欢的朋友。

盛开的桃花十分美丽。粉红的花瓣配上金黄的花蕊,随风舞动着,散发着淡淡的,恰到好处的清香,让人陶醉,不忍离开。我发现桃花有五个花瓣,就像撒满天空的小星星一样,挂满了整个树枝,漂亮极了。

我不禁想伸手去摘一朵桃花,可转念一想,这些花朵多么美丽啊,而且将来还有可能结成桃子,就立马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就是我的植物朋友,我十分珍视的朋友。

这篇作品完美到几乎不用我修改。先说谋篇布局,开头与结尾做到了课上讲的“首尾呼应”。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不久,为了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我将“首尾呼应”简化为—开头简单写“我的植物朋友是……”,结尾直接写“这就是我的植物朋友”。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先建立篇章意识,懂得写作的第一步是“谋篇布局”。但是小明的结尾用上了“珍视”一词,超越了我对谋篇布局的简化要求。小明的文章其实有一条内在的情感线,他对植物朋友的感情由最初的单纯觉得美,到桃花让人“陶醉”,再到“不禁想伸手去摘”,层层递进,因此,到结尾的时候,说自己十分珍视桃花,就是情感水到渠成的变化,“珍视”使文章感情饱满充沛,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写景物的文章,能写出感情实在是非常难得。

线下课堂中,我们和学生有很多互动—问答、神情、思考的状态,从这些互动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重要信息—知道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写作欲望、感知学生学习的深浅度。但是,线上网课,我们很难把控学生的注意力、思考状态,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更是无法保证。因此,我设计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你是否有完成作文作业的愿望?你对“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写作有无兴趣?什么原因导致你无法完成写作作业?请你用自己的话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行简要评价。这四个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的主动意愿、写作兴趣、写作问题和自我评价。

调查后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外乎是不知道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写。我继续挖掘深层原因—为什么“不知道写什么”、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可能有以下原因—对生活缺乏感受力、不愿意动脑筋、对写作没有兴趣。“不知道怎么写”的原因就简单了—没有理解透彻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相应地也就不会运用。

我的教学就要“对症下药”:小明对生活缺乏感受力,我就指导他用心感受生活,从他的作品中寻找感受生活的内容,给他最真诚的夸奖;小刚不愿意思考,我就严格要求他独立思考,从他的作文中找到独立思考的痕迹,给他最真挚的赞美;红红对写作没有兴趣,我就鼓励她写写看,从她的作品中寻找努力完成的痕迹,给她最诚挚的欣赏;媛媛不会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我就从她的角度把它们讲解透彻,从她的作品中寻找运用这些写作方法的努力,给她最中肯的建议。最后,我会把学生们或许语句不通顺、或许衔接不自然的作品,在保留作品本身的优点和独特性的同时,按照学生们想表达的意思,修改成一篇篇句子通顺、语言优美、主题明确的作文。

这才是既能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指导策略。我把这一策略总结为以下四点:引导学生留心并感悟生活,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用真诚而符合实际的赞美建立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实践。这样的策略不仅给学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想让上述写作指导策略起到跟线下课堂一样的效果,我们必须从技术方面寻找“突破点”—熟悉各大通信软件的优势,利用这些软件增加和学生交流的频率和机会;运用好各种问卷调查平台,根据线上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问卷小调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和效果,给教师指明指导的方向,为网课“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李村学区西北留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网课写作方法小明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小明照相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