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生长教育”? 满足人民关切

2022-05-30李汉泽李晶华

中国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生生长评价

李汉泽?李晶华

雄安容和乐民小学隶属于容和教育总校,位于河北雄安容东片区C组团乐民街北侧。学校成立以来,如何把它建设成一所具有雄安特质的一流的现代化学校,创造教育的“雄安质量”,为建设千年之城、未来之城、典范之城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精准定位,确定“生长教育”主题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学校确定坚持走“生长教育”之路,以“向着卓越生长”为核心办学理念,师生一起生长。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学校是供学生生长的园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育就是守望和等待学生生长。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二、构建文化,打造师生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最靓丽的名片,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集中体现。乐民小学围绕“生长教育”理念,主要从四个方面打造“生长”校园文化。

1. 精神文化建设

根据“生长教育”的内涵,学校建设、完善办学理念,优化“一训三风”。“一训”指的是学校的校训—做最好的自己。即不断实现超越,追求卓越。“三风”指的是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校风,即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教风,即求真、求精、求新、求活;学风,即乐学、善学、勤学、博学。

我们挖掘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结合“生长教育”理念和学校实际,创作了校歌《做有思想的芦苇》,把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追求、培养目标等融入校歌中,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师生的幸福感。

2. 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校伊始,我们就组织专人研究制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师生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实施。让师生反复讨论、修订,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的过程。师生充分了解、熟悉学校的各项制度,最后才能习惯性执行。学校制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都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以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校制度既有人文关怀,又有刚性条款。《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行为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乐民美德少年评选标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促使广大师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围绕“生长教育”内涵对校园内的楼体、楼道、教室进行布置,让师生浸润其中,不断生长。在门口、甬道旁放置宣传栏、展板,制作宣传标语。在楼栋外墙的适当位置、操场周边、教室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楼大厅设置教师照片墙,每位教师的照片下边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该教师“我对教育有话说”的视频。还有“文明小标兵”“美德少年”的照片墙,扫学生照片下面的二维码能看到学生不断生长的幸福与快乐。一层连廊设计成“学校建设长廊”,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讲述了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过程,让学生对学校的建设者懂得感恩。二楼是百米“雄安印象长廊”,展示了雄安新区的选址设立、建设理念、建设情况、未来规划等内容,让师生深刻了解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出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进而立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4. 综合活动开展

结合“生长教育”内涵和师生实际,学校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月为主线,结合重大节日,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制教育等,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如每年3月组织多彩乐民艺术节,4月组织书香乐民读书节,5月组织健康乐民体育节等。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活动,以及教育故事分享会、乐民论坛、“教学标兵”评选活动、读书分享活动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整体谋划,构建多彩课程体系

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生发展多元化的重要载体,最终要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育人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学校着力打造“多彩生长”课程—红色责任课程、蓝色智慧课程、绿色梦想课程,意为生长过程丰富多彩、师生成长处处出彩、未来发展随时添彩。

1. 立体综合架构—生长课程的内容组织

(1)生长课程的建设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重要品格的形成,又充分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需要

红色责任课程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为规范和自然生态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生长,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蓝色智慧课程以国家学科课程为基础,以生动有效的学科实践探究为路径,启迪智慧、总结规律、增长能力。绿色梦想课程以个性多样的社团、实践活动为基础,以自由充分的活动空間、专业细致的活动为指导,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促进优势展现,培植学生一生梦想。

(2)生长课程既尊重自然生长的时间规律,又重视精神成长的教育开拓

生长教育追求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掌握自我成长的方法、内化自我成长的哲学。基于成长过程,遵循教育规律,课程提倡多层次、复循环式的“萌芽—拔节—绽放”,通过师生的有效教育生活,最终实现生命的金色绽放。

萌芽、拔节、绽放三个阶段,是看得见的成长规律,既纵向贯通又相互依存—每个活动都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追求,通过“小积累”,实现“大成长”。

萌芽、拔节、绽放三个阶段,也是看不见的生命哲学—生命的成长,需要方向,需要时间,更需要经历波折考验。生长课程使学生在学校中发现生长规律,体验生长过程,积累生长智慧,汇聚生长力量,引导学生理解小学六年只是生命成长的小小萌芽,未来的成长之路还有很长。“萌芽—拔节—绽放”的“生长教育”哲学潜移默化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维和行动指南。

2. 全方位落实—生长课程的实施

(1)研创具有生长指向的“三为主、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为主”是学生为主体,追求自由、自主、自然;教师为主导,强调尊重、支持、引领;发展为主旨,实现和谐、灵性、智慧。“四环节”是指预习交流,质疑问难;创设氛围,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点拨生成;反馈评价,拓展生成。

(2)创建多彩社团,开展实践活动

充分发掘学校的区位优势,发挥教师专长,开展“雄安郊野公园探秘”“白洋淀之歌”主题探究;充分利用周边人文场馆,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民俗文化公园、民间艺术博物馆等,创建“随乐乐民民看世界”“民俗知多少”“民间艺术我知道”等系列课程;开设陶艺、扎染、儿童画、舞蹈、拉丁、高尔夫、健美操等各种社团,使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都有发展空间,为学生的生命精彩绽放提供舞台。

(3)联通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课程实施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学校通过组建家委会、社委会,建设家长讲堂、社区志愿站等形式,打造三方交流平台,组成教育合力。学校还开展“‘双减背景下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有效途径的研究”等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实施,在实践中寻找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效路径。深入发掘区位特点,开发系列优秀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历史资源和场馆资源,使家庭、社区融入课程,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与学校形成正向合力,协同育人。

3. 多元化提升——生长课程的评价

学习是学生主动自我建构的过程,评价必须适应和促进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生长课程的评价体系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评价理念:在评价目的上,强调由重视甄别与选拔,转变为重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实施上,强调评价主体互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过程动态;在评价功能上,重视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等。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对学生生长状态的反馈。以多元化、多样态的形式开展综合评价,是生长课程的重要组成。评价载体主要为一单、一册、一座绽放星系。一单,即入学填写一张专属的生长记录单,记录学生的最初状态。一册,即《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手册以学生自评为主,多主体参与互动。评价采用等级制,评定周期为一学期。一座绽放星系,即学科单项结果、各类活动的展示徽章、项目的成果,以及志愿活动的纪念、某个小课程的学习结果,由时间积累,用直观可见的方式,记录成长的精彩。

学校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行,乐民小学的学生在学校真正感受到了“生长”的乐趣,体验到了“生長”的幸福。乐民小学将在“生长教育”理念引领下,努力打造新区样板,构建蓬勃向上的教育样态,让每一个生命朝着“卓越”的方向生长!

(作者单位:河北雄安容和乐民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师生生长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碗莲生长记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生长在春天》
麻辣师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