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逝的中师教育留下了什么

2022-05-30刘月霞

中国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师课程教育

刘月霞

1983年,我成为了一名中师生。回想40年前的这段学习经历,万千感慨,也有些许思考。

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教育水平尚不发达,能够吃“公粮”、端“铁饭碗”甚至成为“干部身份”是很体面的事情,很多寻常百姓梦寐以求。我家在小城市,父亲的公职未来要留给弟弟“接班”,作为女孩子的我必须自谋出路。我从小很要强,学习成绩始终很好,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当时普通高中和大学教育规模都很小,高校录取率很低,我所在的地区当年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不足20%,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虽然形势很严峻,但是幼稚而年轻的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大学梦”。

1983年,在初三时,我的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折。一贯支持我好好学习考大学的母亲似乎突然明白了当时的社会大形势,担心“女孩子上高中后脑子不好使了”,担心我未来没有一个可以“端铁饭碗”的工作,就百般“说服”我的班主任,替我填报了“中等师范学校”(中师)的报考志愿表。心有不甘、倔强的我在“胳膊拧不过大腿”、抗争无果的情况下,认认真真地耍了个“小聪明”,冒险在升学考试上“做手脚”—不好好答题,因为那时的我就知道中师录取线要高于一般高中甚至重点高中,所谓“一类学生上中师,二类学生上高中”,我嘗试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成绩既够不上中师的分数线,又能考上高中。可是,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怎能拿捏得那样精准。最终,我还是收到了中师录取通知书,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人生梦想的破灭。正值青春期的我开始了与母亲长达三年的“较劲”的日子。幸运的是,在我中师毕业时恰逢国家教委实行优秀师范生保送上大学的政策。作为优秀毕业生,我被保送上了大学,实现了“大学梦”,这才从心底原谅了母亲。后来,当我为人母之后,越发能深切体会母亲当时的无奈并体谅她的武断。成为教育工作者之后,回想中师的学习和生活,更多感受到的是中师留给我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这也让我深切思考,中师教育及其发展历程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中师作为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才,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198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随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把中师的办学方向确定为“为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这个办学方向,努力办好中等师范学校,扎扎实实地为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同时提出“未经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不得随意改变”。为确保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质量,1981年,教育部在《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全国中等师范学校从初中毕业生中招录新生。正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安排,我国中师教育发展进入辉煌时期,很多成绩好的初中生升入中师,中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小学教师。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扩展带动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加之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师范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以及国家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直接导致中师教育免费、包分配、当干部等优势被打破,中师吸引力逐渐下降。20世纪末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跨世纪园丁工程”加速了中师的消亡,五六年的时间中,通过“关停并转”,中师教育即成为了“历史”。

中师虽然成为了“历史”,但是,我国中师教育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内容。

第一,取消“中师”的策略值得反思。当下,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边是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另一边是师范大学和其他综合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执教,国家不得不推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以补充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并且参加“特岗计划”的教师三年服务期满就有资格离开农村学校。如此,不仅与当年中师毕业生扎根乡村学校教书育人形成了强烈反差,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学校的师资问题。这不由得促使我们思考,当年各地一阵风似地取消“中师”,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顾明远先生曾指出:“我们的师范教育改革走了弯路。比如说为了提高学历,就取消中等师范学校,而且把整个中师取消了。”如果当初能充分考虑一下各地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状态以及对教师队伍的不同需求,适当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的谨慎策略来对待“中师”的去留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推进策略,也许一些农村学校缺乏师资的困境不会如今天这般严峻。

第二,中师的录取方式值得参照。中师培养学生的第一步是“选材”。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师—这是全社会的共识。适合做教师的人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包括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所谓无爱不教育。以爱为前提,有理想追求、道德情操、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学识、才艺等,是成为教师的重要素质要求。当年的中师不是仅凭考试成绩录取学生,而是在符合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中加一个十分正式的面试过程。当然,面试之前会有一个严格的学生档案审查流程,以此判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这其中也包括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审查。之后的面试则是通过与学生交流来判断其对教师岗位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诵、唱歌、跳舞或做广播操等项目,检验学生是否存在“口吃、重听、高度近视、五官不正、身体畸形等生理缺陷”。这样的招录方式既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和尊重,也是通过面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做教师的先决条件,把住了学生培养的第一道关。这样的招录方式是值得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招录学生时认真参考的。

第三,中师课程的设置思路值得借鉴。当年的中师不仅完全对应小学教育的科目,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基础课程,也开设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用以丰满中师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视野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还专门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针对小学每一科目的“学科教学法”,确保中师毕业生不仅具备相应学科知识,还全面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以及教授相应学科的教学基本技能。所以如此设计课程,与中师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当时中师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把“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作为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其所服务的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紧密相关,小学设置什么科目,中师学生就要在更高层次上学什么科目,不会出现教师培养与中小学课程设置断档的情况。当然,中师还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系统设置反映一般教育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的课程,为中师学生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创设了基础条件。对应中师的课程设计思路,今天的师范院校首先需要高举“师范教育”的旗帜,摒弃“师范性”“学术性”之争,坚定培养合格教师的人才目标。在此基础上,主动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系统研究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中小学新设课程,进一步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强化各学科“教学法”课程,为培养合格教师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中师学生的培养重点和方式值得学习。中师十分重视教学基本技能的系统培养,甚至需要人人过关方可毕业。所以,当年的中师毕业生教学功底普遍深厚。比如,当年的中师普遍要求学生必须写好“三笔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必须说好普通话,达到所谓“三字一话”的基本要求。每个中师学生在三年中都必须经过识谱(五线谱和简谱)、键盘乐(天赋好的学生还可以学习管乐、弦乐等)、唱歌、跳舞、绘画甚至体育等项目的系统学习和基本训练,总体上可以做到能唱会画、多才多艺。当然,中师更为重视教学基本功的实际训练。在各学科教学法学习的基础上,中师第三年,每个学生都会实实在在地参加8~10周的“教育实习”,跟班做实习教师。学生每天要在小学各科课堂里听老教师的课,既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学科备课、写教案并进行试讲,然后走上讲台讲授新课,又要对自己不大擅长的学科进行试讲并接受指导,以努力达到“全科教师”“一专多能”的要求。此外,中师学生与当时的高中生不同的是,组织建立学生会,独立组织班级各项活动和生活管理,目的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所以,中师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即将毕业的中师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学习提升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的能力,以适应“班主任”这一特殊岗位的要求。可见,当年的中师生特别是其中的一批佼佼者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善协调、会管理并不是浪得虚名。

当今高师院校毕业生虽然在校期间学习、掌握了系统扎实的学科知识,但是很多中小学校长仍遗憾地认为一些学生教学基本功不足、教学实际能力匮乏,难以胜任教师的岗位要求,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培训。足见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任重道远。个人以为,高师院校的当务之急是系统研究并充分论证“合格教师”的素养要求,积极探索基于合格教师素养要求的培养模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各学科教学法的教学,强化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师范专业学生在备课与写教案、教学组织与评价、听课与评课等方面教学(教研)基本功的全面培养,特别关注教育实习对于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基本功培养过程的重要作用,保障并组织好教育实习,整体提升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广大中小学校培养更多优秀教师。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中师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议中师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
如何走出中师音美班体育班数学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