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行并举促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提升

2022-05-30郭剑辉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整本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郭剑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虽然整本书阅读的思想很早就被叶圣陶先生提出,但是在实践应用中,这种模式仍旧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主动探索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合实际做好精准化指导,从而完善教学的内容,带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才更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经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之后发现,可以结合以下多個视角作具体阐述。

一、高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一)陶冶品行,提高素养

与片段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更利于学生真正地入情入境思考分析,在带领学生深入地走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经历、明确阅读文本中的深刻内涵,继而深入理解和思考中更加全面地感受著作的整体思路。尤其是针对一些与作者经历相关或者包含了丰富的阅读素材的作品而言,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思考,找到适合学生成长的资源指导学生分析思考,带领学生在书籍中了解知识结构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充分感受阅读文本的内容,并在高质量的阅读中陶冶品行。

(二)培养习惯,积累素材

在全民读“屏”和片段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主动融入整本书阅读素材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直接拓宽学生的知识积累量,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的阅读素材中积累文化底蕴,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的学习方法积累更多的知识。在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探索中,更利于学生在良好习惯的带动下积累更多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成为对社会和时代发展有用的优秀的人才。

(三)语言浸润,提高才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固然重要,认识到学科语言的特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语文引导中,如果结合片段式阅读指导学生,不利于学生整体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融入整本书阅读之后,学生需要结合整本书阅读素材中丰富的资源分析,以合适的阅读方式和理念逐步理解整本书阅读中的内容,并主动拓宽阅读的层次,带领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的理念和方向,并在整本书阅读中丰富的素材浸润中充分了解每本书作者的行文方式,并在文学作家语言的浸润下产生更加全面、深层次的感悟。可见,在高中教学中融入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对学生的品行阅读习惯和才能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并结合现阶段教学实际分析思考,寻找适合的教学途径有序开展教学引导。

二、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氛围有待优化

阅读氛围是督促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源动力。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现阶段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整本书阅读引导仍旧在探索阶段,学生畏难情绪比较强,课堂教学的氛围非常不理想。加上部分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无论是在语文课堂还是在课后学习中,都选择“快餐式”阅读方式,尝试着在教师的指导中学习阅读素材,很少自主阅读整本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了语文阅读引导忌讳急于求成,但是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整本书阅读多停留于教师推荐书或者学生自行阅读过程中。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氛围也不佳。

(二)重精读轻略读

目前,已经有部分教师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教学中渗透教学的素材,积极结合日常教学指导,带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思考探究。在阅读指导中精读和略读并重才更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文选式教材比较多,因此,注重精读引导是实现单篇阅读的基本途径。学生在精读后思考分析,但是由于欠缺略读指导,导致学生在读整本书的时候略感困难,结合略读分析阅读素材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及时改变重精读轻略读的情况。

(三)指导策略不佳

欲达到高效阅读指导的效果,要立足课程标准和学生个体情况确定教学指导策略,从而为学生搭建更多适合的阅读平台,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受到教学时间、教师素养和学生素养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师生交流、教学指导等多个方面,表现出的阅读效果均不是非常理想。课程改革视角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引导,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思考,立足课堂指导分析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寻找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的指导策略科学指导学生,这样才更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搭建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课堂。

综上可见,现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分析思考,立足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在多举并行科学引导中,科学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及时改善教学的不良现状,全面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多行并举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途径

(一)情境导读,营造阅读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动力,可以为搭建良好的氛围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开展教学指导中,教师需要契合实际情况分析,积极寻找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等资源,为学生搭建良好的阅读情境,从而在良好的情境中指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先结合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分析,寻找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要点创设情境,从而在丰富的情境中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继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乡土中国》一书为例:在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时,教师可以先从中选择一些与本书有关的影视资料创设阅读情境。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古人重视“衣锦还乡”和“落叶归根”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一到节假日就喜欢回家探亲,而国外很多人选择旅游度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本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后,学生开始自主加入教师营造的阅读氛围中,并在学习和探索中产生阅读兴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二)任务驱动,精读略读并重

为改变重精读轻略读的教学现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任务中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阅读方案中,并认识到精读与略读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索阅读的途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阅读素材分析,在组织学生阅读开始逐步为学生设置阅读任务,传授给学生精读与略读的技巧,从而借助任务驱动打造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课堂。以《复活百年孤独》为例,教师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组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精讀与略读。在开始阶段,可以先组织学生通过略读的方式,大概了解文章的结构。为保证教学的效率,可以设置线上签到、日常打卡等模式,组织学生完成每日阅读打卡。在完成阶段性阅读之后,可以组织阅读研讨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精读,并在研讨会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明确的阶段性任务引导,采取精读略读并重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对阅读中的人物、故事等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分享情况分析指导,将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1.搭建多元课型,传授阅读技巧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需要阅读一整本素材,如果阅读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课型指导学生,并适当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在整本书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红楼梦》一书为例: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中有着很多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预测法、略读法、规划阅读法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然后结合初期阅读课、小组释疑探究课、成果分享课等丰富的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对阅读素材中的人物、事件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在阅读中出现的困惑与同学们一同思考探究,寻找适合的阅读方法。学生在多元课型中思考,在教师指导中了解阅读技巧,阅读效率也会因此提升。

2.组织师生共读,丰富阅读理解

高中教学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因此,想要静心阅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整本书阅读中多以自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如果无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影响着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师生共读的方式引导。通过组织学生与教师一同结合整本书阅读中的素材分析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仍以《红楼梦》一书为例:由于这本书中包含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如果学生无法梳理出人物关系图,很容易影响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于是,在组织学生阅读时,选择采取师生共读的方法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了解情节、分析角色、总结道理,然后结合不同的片段带领学生分析人物关系。最后,教师再组织知识问答、情境再现等活动,师生共同探索,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

3.融入读写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素养培养固然重要,写作素养提升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的所想、所思、所悟以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阅读与阅读素材有关题材的时候,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有关的写作要求,并在读写相互促进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乡土中国》一书为例:在阅读之后,可以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后要求学生就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阅读体会,并以阅读心得方式写出来。通过这种模式指导,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素材,并在聆听学生分享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继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在记录阅读心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多行并举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结合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分析思考,并针对性地融入教学策略固然重要,而立足教学效果分析反思,并了解不同策略的注意事项也是不可或缺的。经过实践分析发现,在多行并举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点完成进一步思考,才更利于良好阅读效果的生成。

(一)情境创设要适宜

整本书阅读指导中,丰富的情境固然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是过多反而会成为负担。因此,在选择情境的时候,要尽量结合学生阶段感受、阅读目标、教学需求等多个视角分析,寻找与读写教学目标一致,有助于理解的情境融入课堂,并且还需要精选一些情境的内容指导,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适宜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尤其是在引导阶段,切忌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过分关注教学创设,忽视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这样才更利于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让丰富的情境促进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任务设置要精准

阅读中选择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高效课堂。但是,如果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无法精确定位学生的个体情况,将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知所措,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设置精准的任务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师需要先整体研读需要阅读的书籍,然后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借助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引导方案,从而让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本次课堂阅读思考。最后,教师只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个性化、精准的任务设置,就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中不断了解阅读的技巧,并在教师精确化的引导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继而开始主动遨游于书籍的海洋。

(三)教学策略要科学

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科学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析,并契合实际情况有序寻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探讨中,要注意主动从网络大环境中搜集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策略,并对照本班学生阅读情况分析,适当完善改变,再融入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国家政策反思,与教研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将一些新颖高效策略融入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将改进完善后的阅读教学策略融入教学指导中,更利于对症下药,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五、结语

总之,在高中教学中完善整本书阅读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场心灵之旅。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主动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反思,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而在科学引导中提高阅读的有效性,继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为湖南省“十四五”课题“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XJK21CJ09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整本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