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初中数学教学调整策略

2022-05-30乔建淮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本课微课教学方法

乔建淮

初中数学教学调整的进行对教学优化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当前,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从教学优化入手做出分析,通过教学研究找出教学调整的基本方案。接下来,笔者将围绕信息化工具开发、教学方法调整、作业设计优化、有效评价构建四个方面作出相对应的教学调整。

一、基于兴趣培养,设置趣味导入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为了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就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导入是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之一,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设计可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引导,让学生认识当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故为了实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可以就教学导入的有效架构进行研究,想办法设计具备更强趣味性的教学导入环节。

例如,在进行“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实际内容来思考教学导入的构建,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实现学生兴趣的有效引导。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关于合格率相关的拓展文本,并引导性地提问:“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实中,检测所有出厂食品是不现实的,你们可知道现阶段食品安全检测是如何进行的?”在提出这一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出讨论,而后点出本课的教学将带领大家对现实中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这一过程设计,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得到激发。

二、互联网开发,进行资源搜集

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创建有效化的初中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想办法就教学资源做出搜集检索,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主要为教材和教学辅导书,由于具体的材料限制,教师在教学中所能使用的教学资源并不多,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互联网已经在全国范围的中学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检索的方式来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借鉴的教学资源可以是一些数学的练习题目,也可以是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还可以是一些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案或课例。

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着一课的教学内容来做出教学检索,丰富教学的内容构成。在课前,为了保证有效检索,教师首先需要就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资源检索的关键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一元一次方程,相应的,教师在资源检索过程中就可以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习题”等作为检索的关键词。在有效检索后,教师就可以完成本课资源内容的搜集。

三、多媒体应用,生动展现内容

教学展示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单纯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达成透彻掌握,故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重视将教学展示。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多媒体外,学生平板与电子白板也成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工具,合理地利用这些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构建更加有效的教学展示。为了确保教学展示可以获得效果上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课下需要做出研究,从多媒体、电子白板、学生平板的作用出发,构建合适可行的教学展示组合。

例如,在进行“角的表示与度量”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有效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可用的教学工具进行研究,想办法设计有效的教学展示过程。在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关于角的基本知识,并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演示角度量的基本操作方法。作为学生练习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平板上发送相关的习题例题,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解答。在学生解答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教学管理系统的智能判卷功能生成学生答题情况,而后再调整后续的教学展示过程。

四、教学方法调整,凸显学生作用

教学方法所指的是教师开展教学所使用的具体方法,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的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将理论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对其教学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单纯的理论讲授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主动性。为了满足新时期背景下新课改提出的学生發展要求,教师务必要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法是现阶段人们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学生小组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凸显。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教师需要从学生小组的构建上作出研究,围绕着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创建合适的学生小组,并协调性地做出教学要求上的变革。

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课的基本内容来做出研究,思考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方法。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首先需要想办法进行学生小组的划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平台软件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而后教师再参照分析的结果,联系自己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情况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级。在完成能力分级后,教师再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况将学生的名字填入各个小组内。在学生小组划分完成后,教师在课上就可以做出引导,将一些原有的教学陈述内容改变为学生的小组探究内容。

五、强化概念教学,助力学生理解

纵观近些年的中考变化,可以发现基础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认识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形成。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概念教学的认识并不到位,很多教师所开展的概念教学总是集中在简单的讲述和传递上,并不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内容。在当前,围绕着新时期中考的变化,教师要想办法开展有效的概念教学。在具体的做法上,教师可以将教学展示渗透到概念教学中,通过概念解析、内涵展示、例题佐证的三步进行让学生实现数学概念知识内容的深化了解。

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全等”这一概念的教学进行设计,力图通过教学展示分析,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全等的内涵,为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奠定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解析全等,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做出思考。在学生明晰了相关概念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相同的图形和图片,引导学生深化认知。最后为了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向学生平板上发送一些识别题目,让学生尝试着通过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来对目标图形的全等关系进行分析。

六、设计合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早便被提出的概念,很多教师也会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思考。但笔者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虽然设计了问题,也开展了教学提问,但由于问题设计的不当,教学提问的效果受到了限制,学生也难以实现独立深入的思考。为了改善这点,有效地凸显问题的价值,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利用课前时间作出研究,想办法设计有效化的问题,在问题设计的基础上再合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了确保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趣味性、实践性、分层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深入考量。

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想办法设计有效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研究分析。可以利用课前环节分析本课的内容构成,并结合实际思考合理问题的构建方法。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本课学习内容为一次函数的基本认识,相应的问题设计可以是“一次函数是什么?”“一次函数中的一次体现在哪些部分?”“从名称上分析,我们可以猜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存在什么关系呢?”等。在完成这一问题的基本设计后,教师还需要围绕着趣味性、实践性和分层性对这些问题进行修饰处理,使其更具思考探究价值。像这样,通过合理问题的设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七、设计学生微课,助力学生理解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技术产物,其可以被教师用来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推动学生的发展。为了有效地发挥微课的功能,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需要围绕微课的特点、微课的构成、微课的应用三个方面做出研究。首先,在微课特点的分析上,教师需要了解微课所具备的短小精悍特点,要注意在其设计中凸显出这一特点;在微课的构成上,教师则需要借助网络检索的方式明确相关材料,一般而言,微课多由视频、图片、音频文字构成;在微课的应用上,教师则需要围绕学生自学推动,学生知识理解两个方面来进行拓展,其中学生自学推动是利用提前分发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有效预习,学生知识理解则是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微课件,让学生借助微课件理解复杂知识。

例如,在进行“频数与频率”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有效微课的设计来推动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需要利用课前时间来生成两种不同用途的微课。首先,针对学生课前自学的微课,教师可以在其中渗透一些关于频数与频率解析的概念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关键内容,其次针对学生用于课上学习理解的微课,教师则需要从本课的基本内容出发,选择更加具体翔实的案例来表示频数与频率。来完成微课的制作后,教师需要将用于学生自学的微课先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使用其进行自学。而用于上学生课上理解的微课,教师则需要留待课上为学生做出具体的展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突破相关内容的学习。这样一来,通过微课的有效设计,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其能力也能得到充分培养。

八、迎合“双减”理念,简化作业设计

“双减”是现阶段教育部作出的重要教学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也需要将教学作业设计的调整重视起来,落实“双减”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相关文件的研读可以发现,“双减”的核心内容在于减负提质,为了确保自己的作业设计可以符合教育部的要求,教师可以从减负和提质两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是减负,教师需要想办法减少作业量的设计,为了在有效减少量的同时不影响作业设计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一些重复性作业入手做出分析,削减这一部分作业的数量。其次在提质上,教师需要清楚如何做才能在不增添作业的基础上提升作业的质量。在这里笔者推荐教师可以构建多元化作业,在保持作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一部分理论作业转变为实践作业和探究作业。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圖形”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迎合“双减”的基本要求,教师就可以就减负提质进行思考设计。在减负上,教师可以将原有的重复性知识作业量进行削减,只给学生设计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并严格限制题量。为了提升作业设计的效果,教师还可以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现象,并尝试着通过搜索资料的方式研究对称美的概念。

九、有效评价设置,推动学生进步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评价的构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师评价的分析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依据的单一化,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且在这一评价设置下,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其努力也会被教师忽视,这不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当前,为了做出改变,达成有效评价的设计,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的依据进行拓展,在知识掌握评价的基础上融入学生能力发展评价、学生进步情况评价、学生课标表现评价等。

例如,在一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来设计教学评价。在其中,教师首先需要就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设计评价,点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给出发展建议,其次,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并就学生综合课堂表现进行点评。最后,根据上述评价的情况,教师还可以对班级中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其中,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外,还需要就教学工具的开发进行研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优化教学。

猜你喜欢

本课微课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