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育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认同感

2022-05-30胡囡娟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胡囡娟

摘    要:准确阐释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是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键。清朝不仅实现了古代中国疆域的最大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与文化认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体教学中,教师当以探讨“版图奠定的意义”为落脚点,以史料实证突出清朝治理边疆的创新性,引导学生以时空方式认知清朝版图的特点,并最终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关键词: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清朝版图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过学习,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此处的“认同”,是指情感上把自我与祖国、中华民族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共同的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以往的“汉化”阐释模式把这段历史建构为:“从王朝国家统治的核心,不断向外辐射其政治、经济与文化支配力的军事扩张、政治控制与开展‘教化的单向的‘融合或‘同化的过程。”[1]事实上,这种说法轻视了少数民族在民族认同和国家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标准》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均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以下简称“清朝版图”)的奠定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明确指出其有“重要意义”。对此,基于“认同”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笔者有下列思考: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为什么在清朝要强调“版图的奠定”?如何把握好清朝版图的教学尺度,涵育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下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清朝前期版图有何特殊性与意义

与历朝历代相比,清朝版图之特殊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代中国的疆域在清朝前期达到了内在的极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以战争与谈判等手段明确中俄东段边界;制服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使大漠南北、天山南北凝为一体;借平准之机强化对西藏的管理。《清史稿》记载清朝疆域“東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总面积一度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与疆域也很辽阔的唐、元相比,清朝对边疆的统治更为持久且稳定。我们常常引用唐朝前期(669年)疆域图,以说明唐帝国版图之大。这幅地图其实反映的是唐代从7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疆域,如果将标注年代往后推两三年,因西突厥反唐、东突厥复建第二汗国,唐代的版图已大为缩小。相比之下,清朝中央的管辖不仅有效地深入北方草原、西部高原、盆地,对边疆统治的持久性也超过唐帝国,从18世纪50年代极盛时算起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有近百年。

至于元朝,统编教材肯定其“辽阔疆域与王朝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但细究起来,其对边疆的统辖力度不及清朝。元朝的宣政院除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外只统辖吐蕃,清朝则专设有管理边疆各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自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开始,台湾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清朝收复台湾后设府,辖三县,隶属福建省,并驻军镇守,对其管理远比元朝有效。对蒙古,清朝以“盟旗制”改变过去草原部族分散的状态。在西藏,清朝以册封达赖与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法律等措施层层推进管理。于西南,雍正大规模改土归流,颠覆了元朝时的土司割据局面。

第三,清朝的疆域明确,边界清晰。虽与历朝一样缺乏主权观念,但在与西方的接触与冲突中,清朝统治者已逐渐萌生维护版图的意识。如康熙后期,命西方传教士进行全国范围实地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平定准噶尔部后,继续在新疆、西藏测绘,绘成更为完整的《乾隆内府舆图》。测绘全国性地图不仅是管理全国的需要,也是一种有意识地确认版图的行为。《尼布楚条约》经中俄平等协商,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也足见清朝具有维护版图之意识。

清朝“版图”意义重大。其一,它是古代中国疆域的最终定型时期。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经历朝发展,到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又容纳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达到了极致。其二,清朝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1912年清朝皇帝的逊位诏书中提出“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确认了全部领土转移给中华民国,这成为民国版图延续于清朝的法律依据,也成为现代中国版图的重要历史依据。

二、清朝版图何以实现历史最大化

许纪霖教授认为:“过去史学界过于沉湎在中原文化中心论,将清朝的成功视为中原文明同化了满族的结果,事实上清朝所留下的众多政治、文化遗产中,有的是中原文明的历史传承,但更多的却是其作为北方民族自身的独创。” [2] 这种独创被称为二元治理机制。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著名的划分线,把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它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是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也是汉族与其他民族分布区的大致分界线。历史上,这条线两边的民族,或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或因争夺资源,矛盾一直不可调和。西汉移民实边试图控制边疆,但与匈奴矛盾依旧。唐代曾采取羁縻政策间接管理边疆,也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汉唐盛世可望而不可即的帝国梦想,为什么到了清朝反而能实现?二元治理机制是个重要因素,它“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3]。这种机制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久实践的结果。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金政权建立后沿袭唐宋制度,同时又保持本民族管理体系猛安谋克制;元朝在行省制基础上对边远地区因地制宜。至清朝前期,不断调整后的二元机制更趋健全成熟。

在治理方式上,清朝因地制宜、因族而别。中央沿用明朝六部管理汉族地区,设立新机构理藩院分管蒙藏,还在承德设避暑山庄接待蒙藏首领。在地方,汉族地区继承发展了明朝地方制度形成“八督十五抚”,在满蒙地区则设立五大将军辖区,派驻办事大臣与达赖、班禅共治青藏高原。在宗教与文化上,清朝因俗而治,因势而动。入主中原后,清统治者以尊崇儒教、恢复科举等方式,传承中原文明,赢得汉族文士认同。在少数民族地区,遵循“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原则,保持其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笼络其上层分子,有效缓和民族矛盾,减少民族冲突。清帝在不同民族有不同称呼:在汉人这里是皇帝,在蒙古王公那里是大可汗,而在藏人那里又是文殊菩萨。另外还用“华夷一家”取代传统的“华夷之辨”。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强调:“且自古中国统一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帝虽然是站在满洲统治者的角度做的分析,但多少也道出了边疆各民族对中国疆域形成影响的事实。清代大一统国家,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言,“一方面靠武力打出来,一方面也靠宗教维系起来的,更是靠政治与文化形塑出来的”[4]。

因而,这种看似松散的二元治理机制,既有效地解决了不同民族的共生和谐,又保持了国家的完整和统一,民族认同亦大为加强。

三、如何教学“清朝版图”涵育“祖国认同”

涵育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不过,这种认同感的涵育是一个过程,需要历史教师抓住一个又一个契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涵育契机。要认识清朝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教师需引导学生以时空方式、实证方法,秉承平等客观之精神,理解当时的真实情境与实际问题,感悟先人统一与经略之不易。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清朝版图”教学建构成一个动心、动情的情感体验过程。以下为笔者的教学尝试。

环节一:如何认知清朝版图?

版图认同是实现民族、祖国认同的基础,故笔者直奔主题。先出示1820年疆域图,让学生从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方位掌握清朝中期版图概况。再让学生观察《大清一统舆图》中台湾府管辖的钓鱼岛、赤尾屿等诸岛标注,以原始史料实证“台湾及其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最后让学生与唐、元、明疆域图比较,形成“古代中国疆域在清朝达到极致”之初印象。

环节二:清朝版图何以初成?

笔者先介绍清初满汉矛盾、三藩割据、台湾孤悬、准噶尔崛起、沙俄虎视眈眈等史事,以补充教材未提及的清初内乱与外患,让学生体会清朝入主中原后面临的重重困境。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补充完成大事年表(見表1,括号内内容为需要学生补充部分),辅以清朝疆域图的动态变化图,以时空建构活动梳理其统一过程,将教材时序模糊的史实精确化,使学生感悟清朝实现大一统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环节三:清朝版图何以持久?

笔者先以教材以外的史实补充大事年表,是为应用问题链展开深度学习铺垫基础,意在探究清朝版图持久稳定的原因。

师:清朝处理满汉矛盾的政策有何变化?该变化对清朝统治有何影响?

生:从暴力镇压到学习汉族文化、笼络汉族文士。这一变化有利于缓和满汉矛盾,促进满族文化进步。

再出示康熙1696年驻归化城所作之诗:“恩施域外心无倦,威慑荒遐化欲齐。归戍健儿欣日暖,放闲战马就风嘶。”由此,学生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的策略:恩威并施。

师:对蒙藏恩威并施分别有何体现?

生1:对于西藏,施恩体现在册封达赖与班禅,威慑体现在派驻藏大臣加强管辖及以法律手段明确中央对西藏的主权。

生2:对于蒙古,以军事手段彻底击败漠西蒙古准噶尔部,以联姻、会盟、任命王公贵族为盟长、旗长等方式笼络上层。

师:请提炼清朝经略边疆的两大方式。

生:一方面中央权力以直接行政管理深入边疆;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族上层分子。

笔者接着出示如下材料。

满人入关,接收了明朝的天下,循原有的统治方式,用汉制、汉官治汉人……满蒙藏地区,以藏传佛教为精神纽带,以婚姻为亲缘纽带,以盟会朝觐为仪式,以朝贡赏赐为交换……满蒙藏事务统由理藩院、内务府及旗务系统管辖,直属于清朝皇帝……首都除北京之外,还有承德的夏都,蒙古王公、西藏喇嘛、满洲贵族都在此朝觐会盟,一次一次地确认清朝皇帝的宗主权。[5]

以此为基础,学生概括出清朝的二元治理机制。

笔者让学生观察中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及胡焕庸线(图略),讨论:“实行二元治理机制的地理经济根源是什么?对当今处理民族事务有何启示?”然后总结:二元治理机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自然环境因素,因东西两部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汉族王朝以汉文化去覆盖国家的版图难以实现有效统治,反而是满人长期生存于农耕和游牧民族夹缝间,深知不同文明调和之难,将多元治理作为王朝的长期国策,以此保持大一统国家中众多民族的宗教、文化和制度的多元共存。此处设计意在升华这一课的主题——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并领悟当代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与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

环节四:清朝版图有何意义?

笔者出示如下材料。

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他们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历史。一部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原与边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历史。其中有以夏变夷,也有以夷变夏。最后夷夏合流,到了晚清之后转型为近代的民族国家,并开始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国族整体……到1911年延续了275年的帝国寿终正寝,但清帝国留下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五族共主”的历史遗产,通过清帝逊位诏书的法律形式,转型为“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6]

学生结合材料,探讨清朝版图的深刻意义。

综上,这一课落脚于“意义”,突出《课程标准》的目标——认识“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历史长河的流程,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各民族共同贡献和创造”绝不是一句空话,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强化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姚大力,刘迎胜.清华元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61.

[2]许纪霖.家国天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8-29.

[3]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149-152.

[4]葛剑雄,等.谁来决定我们是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26.

[5]许倬云.万古江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403.

[6]许纪霖.国家认同与家国天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9-32.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