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乞丐》的隐喻艺术

2022-05-30王艳玲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白求恩乞丐隐喻

王艳玲

内容摘要:作家晓苏的小说《三个乞丐》在地点、细节、情节三方面通过隐喻手法揭示小说蕴含的特殊社会意义以及讽刺色彩,将读者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隐喻手法的使用,凸显了作品内在的深刻,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折射出特定时期乡村人民内心的淳朴与情感。

关键词:晓苏 《三个乞丐》 地点隐喻 细节隐喻 情节隐喻

《三个乞丐》是作家晓苏乡村系列小说短篇之一,这篇小说发表在《天涯》后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多家选刊进行转载,英文杂志《中国文学与文化》将其译介到国外。同时该小说还进入2015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以高票位列短篇小说第三名,并在2018年荣获了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三个乞丐》从猜测三个乞丐的关系展开,一个年长的男人,一个年轻的女子,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带给饭店里的人们无限遐想。接连三天,他们通过三批客人的故事来推测三个乞丐的关系然后不断推翻再重构,直到最后一天,通过电视、收音机、报纸的信息,人们的猜想大爆发,故事结束。

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如洪治纲(2016)提到《三个乞丐》可视为一篇“后设小说”;任毅、戢桂荣(2017)指出小说以多维视角,展现了乡村社会复杂的生活状况;范扬威(2018)认为《三个乞丐》折射出知识分子对乡村文化伦理的忧思等。可以看出学界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基于文学角度,如叙事策略、乡土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鲜见对作品修辞语言的研究。

我们认为,《三个乞丐》小说中的地名、细节、情节方面具有鲜明的隐喻特征,正是这些隐喻手段让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在真实与想象的交错中,展现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发人深省的哲理智慧。本文从隐喻角度出发,立足文本语言,探究其语言修辞艺术及社会文化内涵的主题。

一.小说地点的时代隐喻

修辞的社会心理,是在某一社会或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在语言的倾好和运用方面带有某些共同性、普遍性的心理。[1]小说中出现的地名一般而言是虚构的,特定的地点有交代故事背景、营造故事氛围、衬托人物形象等多方面作用,是构成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作家之所以重视对小说地点的命名,是因为地名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倾向,决定了故事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一)“老三篇食堂”隐喻故事的时代背景

《三个乞丐》故事发生的地点名称是“老三篇食堂”。“老三篇”是毛泽东在抗战年代写的三篇著名的文章,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泛流传,是全国人民政治学习的必读文章,为简要表述,人们将其合称为“老三篇”。“老三篇”这个词背后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典型时代烙印的传说。

小说中的人物刚刚经历过这个时代,对这些事物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依赖。例如:

(1)汤支书进门就说,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他把老板没读完的一句背出来了。

(2)万千一说,我想起了当年在水库工地上背毛主席语录的事。

例(1)(2)中,汤支书和万千一来到食堂,记忆里关于“老三篇”的回忆一下就被唤醒了,感觉到了无比的亲切。用“老三篇”给饭店命名,隐喻人们对从过去到现在的经历所阐发的强烈感慨。作者选择“老三篇食堂”作为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正是抓住了小说中人物的怀旧心理,他们怀念过去一起吃大锅饭、背“老三篇”的日子,这是他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二)“新时代餐馆”命名变更的隐含意义

“新时代餐馆”表示社会开始转型,吃大锅饭的年代已经过去,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潮流。但对农村地区的乡民来说,他们还未能完全接受,新时代是陌生未知的,他们不敢轻易去尝试,所以一开始餐馆的生意十分惨淡。老板捕捉到了人们的心理,将“新时代餐馆”改为人们熟悉的“老三篇食堂”,食堂里的布置也发生了变化,例如:

(3)最抢眼的是,正面的墙上,多了一张毛主席像。他老人家穿军装,戴红袖章,红光满面。

例(3)中“毛主席像”、“军装”、“红袖章”,这些事物激起了人们共同的回忆,让他们感觉回到了熟悉的过去,愿意来店里吃饭,店里生意也逐渐火爆起来。

综上可见,从“新时代餐馆”到“老三篇食堂”隐喻了时代变化背景下乡村农民的守旧心理,他们怀念过去习惯的生活。老板利用这种心理,将饭店命名为“老三篇”吸引顾客招揽生意,带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可以说,“老三篇”在这里失去了原本的崇高意义,隐喻了在物欲横流的背景下作者对乡村进步发展的担忧。

二.小说细节的隐喻

小说中出现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老三篇”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同志根据革命形势创作的经典名篇,为全国军民树立了三个榜样:张思德、愚公、白求恩。他们的精神在革命年代,是党团结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想武器,为解放全国人民发挥了强大的理論指导作用。《三个乞丐》中的这三篇文章则带有更多的隐喻意味和讽刺色彩。

(一)《为人民服务》

第一,《为人民服务》隐喻当地村官的“不为人民服务”。

在汤支书出场之前,老板就读了一段《为人民服务》中的内容,例如:

(4)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警卫战士,因公牺牲,毛泽东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重于泰山。例(4)中,“五湖四海”“共同的革命明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任人唯贤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而反观汤支书一家却是完全相反的。汤支书在职时,妻子吴折桂经常以权谋私,想喝鸡汤,就让养鸡的聂志达免费送她一只最肥的鸡。汤支书丫头的丈夫吕兆先早年凭关系获得了主任的职位,长期在官场里投机倒把,收取贿赂。这些隐喻了当时村子里政治生态的污浊,权欲熏心、结党营私的问题频现,作为村里的支书本应为民办事、为民造福,而他们却压榨人民、唯利是图,利用自己的职权,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倒置为人民为自己服务。

第二,《为人民服务》隐含人民的反抗。

当汤支书下台后,聂志达对吴折桂的态度立马来了个大转弯,例如:

(5)聂志达以牙还牙,也回骂了吴折桂几句,骂她脸厚、无耻。

店员得知汤支书丫头离婚,便讨论起吕兆先的无耻行为,例如:

(6)那可是个人精,特别会和当官儿的搞关系,给当官儿的舔屁股都愿意……你们看,我猜到了吧,果然离婚了!厨师说,活该!

从话语中的“脸厚、无耻”“给当官的舔屁股都愿意”“活该”可以体现出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以及旁观群众的愤怒。村里官员们的长期压榨和相互勾结早已让人们心中积攒了无限的怨气,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政治上的整党整风运动处罚了这些人,村民们终于得以扬眉吐气,将从前的不满发泄出来。

(二)《纪念白求恩》

第一,《纪念白求恩》隐喻人性中的低劣。

万千一来到食堂和老板谈论起《纪念白求恩》,例如:

(12)万千一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

《纪念白求恩》是为纪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写的文章,毛主席指出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具有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授医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12)中对比白求恩为公的高尚,万千一是为私的低劣,例如:

(13)要是他不在外面寻花问柳,他老婆肯定不会自杀。

(14)他一下子傻了,心想完了,放火了,要坐牢了。在极度的恐惧中,他就逃跑了,钻进了深山老林。

(15)奶奶问他,你是干啥的?他说,采药的,迷路了。

上例(13)(14)(15)中,万千一是自私卑鄙的,他因出轨导致老婆服毒自杀,引发森林大火后畏罪潜逃,欺骗森林里的奶奶和妮子以隐瞒身份。作者用《纪念白求恩》隐喻反讽万千一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狭隘、贪婪、懦弱,在道德失衡的乡村,因为缺少约束,这种丑恶在不断放大,严重残害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败坏民风。

第二,《纪念白求恩》隐喻高尚能感化卑劣。

与妮子结合后,万千一改过自新。例如:

(16)我问他去哪里?他说到镇上打结婚证,还说他老婆和女儿已从黑山羊来到了老垭镇,正在镇上等他呢。

万千一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一个风流人物转变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丈夫,可见妮子对他的感化,妮子用她的單纯善良让万千一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罪过。《纪念白求恩》隐喻万千一的心理变化,他从卑劣到醒悟,由此引发出愧疚补偿之心,不仅是对亡妻的愧疚,还有对妮子的愧疚,更激发了他要承担责任、弥补过错的决心。

(三)《愚公移山》

第一,《愚公移山》隐喻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和贫乏。

一群修高速公路的外地农村人来到了食堂,开始抱怨工作的辛苦,例如:

(7)这时,其他的几个人发牢骚说,这个鸡巴古坟包太难铲了,不知猴年马月才能铲平!

于是,老板为他们读了一节《愚公移山》,例如:

(8)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工人队里的一个小青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

(9)小青年古怪地一笑说,要想打起精神来,光学愚公不顶用。

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毛泽东主席作了关于《愚公移山》的重要讲话,想通过愚公移山的古代寓言故事,弘扬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顽强奋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例(7)(8)(9)中工人们面对大量、重复的工作满是抱怨,于是饭店老板用愚公乐观奋斗的精神去鼓舞他们,但由于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工人们对于这种理想精神的熏陶并不感兴趣,他们内心渴望的是肉欲的放纵,自然的欲望让精神激励变成一个空洞的形式,极为讽刺。在这里,《愚公移山》隐喻这群工人们思想的贫乏、精神的麻木。

第二,《愚公移山》隐含对病态社会的批判。

宋至美是一个风流女人,工人们和店员的讨论带来了她的故事,例如:

(10)厨师说,她一直跟他公公睡觉。即使老公过年回来了,宋至美晚上还是跟她公公睡一个房,把丈夫放在隔壁房睡。

(11)当时,宋至美嫁给她丈夫,实际是看上了她公公的钱。

上例(10)(11)中,宋至美与公公明目张胆的乱伦,金钱至上的婚姻,体现了她对情欲、物欲的放纵。这里《愚公移山》隐喻新时期思想堕落的一面,将金钱视为一切的拜金主义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盲目追求自由,以至于完全失去了个人的尊严和人格。这里的乡村处于病态混沌之中,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极大地危害了村民身心健康。

三.小说情节的隐喻

晓苏认为,圈套结构伴随着情节的一波三折、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所以它的主题就显得更含蓄、更朦胧、更复杂,形成一个主题的迷宫,从而扩大了小说的意义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多种理解与阐释的可能性。[2]《三个乞丐》在情节上使用了圈套式叙事结构,看似毫无联系的三个乞丐和三批客人,实则环环相扣,层层嵌套。作者通过情节变化不断引导读者去探求故事真相,却又在接近真相时回到原点,构成更深层次的隐喻。由己及人,所想决定所看,由人到己,每个人是看客也是主角。

(一)他人与自我

第一,在小说内部,店员们是自我,三个乞丐是他人,店员们根据自己经验去判断三个乞丐的身份,隐喻店员的以己度人。例如:

(17)打杂的说,那女子肯定是那个男人的女儿,那个小孩肯定是那个男人的外孙!

(18)厨师先诡异地笑了一下,然后坚定不移地说,公公!

(19)老板连忙对打杂的说,你看,我说他们是两口子吧!

例(17)中打杂女和汤支书丫头的老公是同学,所以打杂女根据他们的故事推测三个乞丐是爷孙三辈的关系;例(18)中厨师和宋至美是邻居,所以厨师根据宋至美的故事推测是公公和媳妇的关系;例(19)中老板和万千一是年轻时一起修水库的老朋友,所以老板根据万千一的故事推测是夫妻关系。每一个店员,他们所相信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是自己的亲耳所听、亲眼所见,由此形成了自身内在的经验判断,投射到三个乞丐之中。

第二,在小说外部,读者是自我,小说是他人,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解读小说,隐喻读者的以己度人。

最后一天,人们的猜想大爆发,将电视、收音机、报纸里的新闻影射到那三个乞丐中,小说戛然而止,三个乞丐的关系到底如何,作者给我们拋出了种种可能性,但最终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小说中的店员是看客,他们凭借自身经验去猜测三个乞丐的关系,小说外的读者同样是看客,我们也在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断推测,而这猜不到的结局隐喻着开放式的答案,三个乞丐的关系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二)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第一,从乞丐到店员隐喻看客也是主角。例如:

(20)厨师看完这条消息,立刻发出了一声尖叫。老板和打杂的听到尖叫声,一起飞快地跑出了老三篇食堂。

虽然小说通篇写的都是店员对三个乞丐的猜测,但最后却影射到了他们自己身上,老板和打杂女平时暧昧不清的关系,与那对奸夫淫妇具有微妙的相似性,他们都是姐夫和小姨子的关系,厨师的尖叫让原本局外人的视角忽然转向了局内人。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局内人,看客也是主角,我们在看别人,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是在看自己。

第三,从乞丐到读者隐喻现实中的人性。

小说中,三个乞丐祈求的是食物,汤支书一家祈求的是权力地位,宋至美、万千一祈求的是无限的放纵,无论是何身份,拥有多少,都有自己所祈求的东西。作为读者,我们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小说,但小说中的人们何尝不是隐喻着我们自身。人是欲望的集合,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乞丐。鲁迅曾在《热风》中说:“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3]欲望没有错,我们总是在欲望的追求中,获得知识和财富,正面且适度的欲望会完善和提高自己,而违背道义的纵欲则会将人拉下无底的黑暗深渊。

故事是生活的隐喻,真实性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及其关键的因素。[4]小说中的故事都是基于真正现实生活的人情百态而做出的艺术化处理,分开看所有的片段都贴合平民百姓的生活,而巧妙的进行嫁接形成种种巧合则体现晓苏对于小说艺术的升华。小说通过地点的时代隐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通过细节的隐喻,讽刺乡村社会中日渐沦丧的道德;通过情节的隐喻,引发对由己及人、由人到己主题的思考。总之,隐喻的使用让故事充满悬疑和交错,在这种含混和不确定下,体现出作者对民间底层人民人性的尊重与关怀,真实复杂的生活实质也因此显现。

参考文献

[1]吴礼全.《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0.

[2]晓苏.论当代小说的圈套结构[J].小说评论,2016,(05):165-172.

[3]鲁迅.《鲁迅全集》第II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4]任毅;戢桂荣.小说叙事与人性深度——评晓苏小说《三个乞丐》[J].文学教育(下),2017,(10):110-113.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白求恩乞丐隐喻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乞丐面
乞丐虎
现代乞丐
非同寻常的乞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