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知差异下的汉语教学融通策略

2022-05-30陈麒伊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策略

陈麒伊

內容摘要:语言习得离不开文化的习得,因文化认知差异形成的文化冲突影响着二语习得。本文以“端午节习俗”的介绍为例,从文化认知差异展示了中西两种不同价值观对“屈原精神”的不同理解,尝试从建立母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联系、创建目的语文化语境、增强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使命感三个方面促进学习者的二语文化习得。

关键词:文化认知 汉语课堂 策略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播和沉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和丰富的人文价值,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等也非常丰富,极具直观性,为我们的汉语教学提供了便利。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有效地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语言教学相融合,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以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点,更为直观地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价值观以及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尊重与认可中国的民族文化,从而更好地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

然而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外国学习者对其中某个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不理解,或者质疑某种文化现象。而这个词语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文化现象也可能是习以为常的。究其原因在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文化认知方式的根本不同。文化认知的差异,尤其是价值观认知上的不同,很可能会导致文化间的冲突。因此,在给外国学生教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富含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容时,我们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理解的碰撞。以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教学为例,尝试对中西两种文化认知进行分析,寻找这种文化“碰撞”的根源所在。

一.文化认知差异与二语习得

(一)文化认知差异与二语习得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二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英国语言学家Byram(1989)认为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二语习得目的语文化认知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学到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言语。文化认知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Sapir提出,他认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到了40和50年代,语言教学专家C.C.Fries(1945)和Robert Lado(1957)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对比,重视文化差异。随着社会语言学和教学研究的发展,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和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是其中最具影响的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词汇等语言形式的文化内涵,后者则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两种研究结果相得益彰,揭示了语言和文化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

文化认知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拥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社会习俗和历史渊源,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人们受到这些方面差异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外部刺激会有不同的认知体会,即认知差异,这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知差异是无法消除的,但可以通过逐步减小这种差异,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正如Samovar Porter所说“要想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语言的文化”。[2]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关注和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不仅要了解自己文化的特征,还要了解、接受对方的文化特征。

(二)中西文化认知差异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中西两种文明精神特质的区别在于“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和“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因根本精神不同,其价值理念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从两者价值观认知差异上看,中华文化“以和谐为最高价值追求,重视责任、义务、群体,而西方文化以竞争为最高价值追求,重视自由、权利、个人”。中西文化价值理念的不同,一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强调自由高于责任,其提倡的“个人本位主义主要表现为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和个人的独立性,缺乏个人对家庭和社群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中华文化价值观则倡导“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构成关系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当从自我出发、以对方为重,个人的自由要服从责任的规范。”其强调集体本位,轻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与近代西方强调自由权利的个人本位呈现鲜明对比。二是与高扬个人权利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华文化强调个人对他人的义务、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中西文明中的不同地位,用梁漱溟先生的话来说,是因为“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识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三是人与群体的关系的认知不同。中西文化都提倡以人为本,西方的人本主义更多是以个人为本,中国的人本主义更多是倡导群体中的个人价值。西方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认识由理性决定并进而指导人的行动,个人作为理性的主体,能够认识、利用和支配外部世界,个人的价值和利益追求委身于群体,更凌驾于群体之上。中华文化则认为,人并不独立生存于世,而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人的价值也要在群体中得以实现,强调人与群体的交融,认为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群体价值。

二.端午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这一天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了诸如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各种民俗活动。这些事象和活动表现出中国人重视人生、敬重生命和对现实功利的关注。说到端午节,不能不提到屈原。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早已广泛深入人心。后人为表达对屈原的敬重和纪念,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给端午节增添了新的文化价值,即爱国精神及正直高洁人品的“屈原精神”。它影响着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与大中华文化圈内的广大民众,成为泛中华文化圈内的一个重要民俗节日。

“屈原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遵道重义、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气质。正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屈原投江的行为却并不为外国学生所接受。他们认为,面对腐朽的政权可以选择推翻、逃离或者投靠别的政权,又何必投江呢?屈原的这种举动在他们看来是愚蠢的。那么屈原为什么投江呢?屈原投江的原因,王逸说得很清楚:“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一方面体现了他正直高洁的人品和强烈的爱国忧民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人的“大义观”和集体主义精神。古人的“义”,往往体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在儒家看来,见“义”而为,行符合道义之举,就是崇“德”的表现。中国人历来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儒家的“入世”说与集体主义息息相关,主张个人应当对社会有所作为,必要时刻甚至要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在集体利益受到损害的危难关头,哪怕奉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士人来说,如若在大义面前丧失其本心,即便他从中获得利益,那么他以后也是难有颜面苟活于世的,从而遭到世人乃至后世的唾弃。这一点在后来的孟子尤为体现颇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色的气节精神。

三.从西方文化视野看端午节

相比之下,西方思想带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高无尚,包括个人的身份、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和个人的自主选择。他们不仅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还包括个人意志、个性自由以及自我实现、自由进取的追求,从而形成了各开其口、各做其事、各展其才、各行其志的处事态度。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外国学生对“屈原投江”会认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外国学生的这种理解不仅是“文化无意识”的体现,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对行为的支配作用,而且表明了他们对中国深层文化的不理解或一无所知。

显然,语言课堂上学习者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认知导致了文化冲突。要解决这种文化认知冲突,教师的引导作用很关键。教师不仅要对课文所体现的文化语境进行分析,而且要了解二语学习者的文化认知结构,把握住他们文化认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教学

四.让西方人理解端午节的途径

针对二语文化认知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外国学习者目的语文化习得的进程:

第一,建立母文化與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类比。在指导外国学生理解“屈原投江”这个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引起这样的联想:如果在自己的国家遇到相同的情况,你是一位重臣和王室成员,多次力图说服君主改革朝政,振兴国家,可君主却听信佞臣的谗言,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治国措施,对你一再疏远孤立,甚至将你流放到边远之地。他们通常的解决方法会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夺取政权或者投靠更好的政权,所以无法理解“屈原投江”的行为。这是外国学习者站在母文化认知立场上的联想结果。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国学生的这种文化认知,搭建起文化对比的平台,借助联想,发散思维,拓宽思考的广度。

通过创设构建两种文化联系的问题,引导外国学习者自觉地进行文化对比,多视角的看待同一问题,有助于外国学习者进一步了解和体会目的语的深层文化。

第二,创建目的语文化语境。除了建立母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化语境的创建也很重要。单一母语文化环境容易形成母语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对异文化的成见,对于在母语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不仅缺少生动、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环境影响以及课外实践的机会,而且也相应地缺少了偶然学习的机会。这就要求学习者更要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目的语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去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目的文化的视角和方式思考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语境中自如地运用第二语言。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可以先用目的语文化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然后再用本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最后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差异,加快理解和接受目的语文化。尤其是尽可能接触真实的目的语文化场景,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增强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使命感。对外汉语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语言认知与文化认知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不能放弃文化教学,也不能为教文化而忽视语言教学,毕竟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在所难免。由于缺少文化语境和目的语文化基础,外国学习者往往会用母语文化模式来衡量和评估目的语文化行为。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来启发和促进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认知。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本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特点、特征和内涵,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还要全面地了解甚至掌握学习者的母文化。其次,需要秉持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态度去理解文化冲突。在授课过程中,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面对外国学生就课文提出的疑问,教师应就疑问做必要的解释,积极地引导学生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理解,同时还应教会学生面对文化冲突时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最后,在汉语教学中,以形式多样、丰富的活动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共鸣。避免因单向灌输导致学生难以领会文化的真实内涵和师生难进行深入互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如何调整、适应文化差异和冲突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分析课文所体现的文化语境,从外国学习者的文化认知结构,把握住他们文化认知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琳.论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认知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148-148150.

[2]Samovar,L.A. Porter,R.E. &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

[4]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51.

[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5.

[6]陈映戎.文化认知:价值冲突与认知模式——以“愚公移山”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04):129-133+159-160.

[7]龚红林.屈原作品在朝鲜半岛的接受与屈原精神域外文化凝聚力的探讨[J].云梦学刊,2011,32(01):38-44.

[8]郭晓春.屈原精神的时代弘扬[J].人民论坛,2019(19):130-131.

[9]顾桐菲.对外汉语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以端午节为例[J].现代交际,2018(03):184-185.

[10]曲凤荣.对外汉语教学视阈下的跨文化冲突与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08):185-187.

[11]孙静坤.包罗万象,求同存异——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15):88-90.

[12]孙适民.端午民俗与屈原精神[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05):87-89.

[13]王淑英.屈原精神与当代民族文化自信[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2):80-82.

[14]朱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J].语文建设,2017(15):14-15.

(作者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泰国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