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2022-05-30李芳坤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积极心理学

李芳坤

[摘    要]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心理特点较为复杂,对待家长和老师都表现出较明显的叛逆,而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有着明显的正面作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采用相应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积极心态,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提高其心理弹性。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探讨了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初中生的乐观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的策略以期将积极心理学更好地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之中,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的提出

在心理学领域,一共有三大势力,第一种势力是以斯金纳、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第二势力是以弗洛伊德、荣格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第三势力则是人本主义。而积极心理学就是人本主义的产物和衍生。诚然,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都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界,尤其是临床心理学界,以关注心理缺陷和无能为基本研究和应用视角,即只关注人类负面的甚至病态的心理功能和行为表现,并在其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主流排他倾向。这样的致病模型是消极的,着眼点是负到零,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随着工业社会一系列问题的暴露,人们更加关注精神的丰富和幸福的探讨,终于积极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出现。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是积极心理学运动兴起的标志。积极心理学转变了研究视角,着眼于零到正,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从此,心理学界的一部分注意力从生活中最不好的事情转移到研究和理解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上来,这样的进步堪称革命,对于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有重大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塞利格曼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有价值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推动个体成为更优秀公民的公民道德以及制度。

(三)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意味着心理学的研究由致病模型转变成了健康模型。心理学家开始研究拥有什么样的品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心理弹性,让人的心理更加健康。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自我效能感是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的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元素。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素质和状况的满意程度,它包括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幸福的自我体验。关于乐观主义的定义还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另一种观点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斯切尔等人首次提出气质性乐观的概念,认为气质性乐观是对未来好结果的总体期望,这种期望不仅指特定情境中的抱有希望的期望,而且指相似情境中一种类化的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一致性的期望。气质性乐观的定义强调乐观的人格特质属性,因此倾向于视乐观为一个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塞利格曼则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将坏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好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这一理论认为乐观是一种由学习而来的解释风格,从积极层面为提升乐观信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所涉及的乐观主义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自我效能感已经被大量研究证明与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工作效率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研究这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元素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二、积极心理学与教育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研究流派,对人文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错误的纠正和缺陷的改正,而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学会用更加欣赏性的、独到的、開放包容的角度去面对人类所具备的能力、潜力和内在精神气质等,深入细致地去挖掘人类潜藏的、根本属性里更加具有建设性的能量,更好地帮助人类发现自我价值,找寻自我发展的途径。

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情绪波动较大,在学业、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更易遭受挫折,如果让他们在生活中只看到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会强化他们的自卑和挫败感,恶性循环之下,会给初中生的学业、生活、自我成长带来一系列后果。班主任如果能基于积极心理学采用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阴霾,收获积极与阳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不少有着多年从教经验的老师都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这不仅仅是一句抱怨,客观来看,班级管理的难度确实在逐步增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平台缺乏监管,青少年心智还不成熟,易受不良信息的侵蚀,造成价值观扭曲,给班级管理带来难度;冷漠或暴力的家庭氛围影响学生的性格,使部分学生心理弹性较低,缺乏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悲观、自卑、脆弱;部分教师的心理学水平不足。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工作后自我成长停滞,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未得到巩固和更新。这些教师难以塑造积极向上、进取昂扬的班集体氛围,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在班级管理中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上述问题也许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这一良剂来解决。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积极心理学寻找的是幸福和快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班级管理策略上也要不断地调整方向,使学生可以在班级中变得更加自信,平稳度过人生中最关键的青春期和叛逆期。积极心理学为班级管理提供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初中教师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主要可概况为以下四点:

(一)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关于幸福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即幸福观和幸福感。幸福观揭示的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即“什么能让你幸福”。幸福感则更多强调的是個人心理感受层面,是个人对自己幸福现状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幸福的自我体验。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个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恰恰是塑造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让学生感到幸福的第一步是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才能真正带来幸福。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有些中学生认为“钱才能使人幸福”。作为班主任,要注意纠正学生这种错误的幸福观,必要时可以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另外教师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防止家长对学生进行不当价值观的教育,杜绝家长用重金奖励学生等做法,避免出现“5+2=0”的现象。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做法:第一,注重教室的整洁和装饰。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明显影响。除了满足安全之外,环境整洁和温馨也是必要的。班主任要每周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大扫除,并用花草等对教室进行装饰,每逢节日还可以发动全班一起装饰教室。第二,开展合作性的休闲活动。开展合作性的休闲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在活动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教师可以多带领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注重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果班级能在全校体育比赛、文娱比赛中获得荣誉,班内学生会感到振奋与幸福。第三,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从来都与心理健康密切联系。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维持良好的健康对于提升主观幸福感非常重要。基于此,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初中生的体育锻炼的要求,强化体育课、课间操以及课后体育运动的落实。必要时,教师可以在课间操时与学生一起运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

(二)提升初中生的乐观精神

乐观的思维有助于远离忧郁症、增进成就感、促进健康。乐观的人更健康、更快乐,他们的免疫系统运行得更好,能采用更有效的应对策略主动地避免一些生活压力事件。

研究表明,乐观主义可以通过激励来引发,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源,它具有快乐、坚忍、成就取向和健康等理想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应当掌握一些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法,借此可以提升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首先,积极人格力量辅导,使学生变得更自信、更自律。这一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存在的积极美德和潜能,培养积极品质,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根据学生自己反馈,他们逐渐学会接纳自己,对他人也更宽容。其次,情绪调节辅导,使人际冲突减少,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及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情绪调节 ABC理论的实战演练和在后续活动中的反复运用,使他们学会了处理负面情绪,掌握快乐策略,人际关系随之和谐。再次,感恩辅导活动,促进了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大大降低了逆反行为。后期家长们反映,家庭关系大为改善,孩子的逆反行为也很少再出现。最后,经过班级团体辅导及乐观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凝聚力增强,形成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班风。所以,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上述团体辅导帮助初中生进行乐观感提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乐观并不总是有益的。盲目的乐观有负面作用,班主任要在帮助初中生进行乐观提升时注意提醒学生把握乐观主义的尺度。

(三)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心理学中与管理联系最紧密的概念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一种指向特定任务的状态能量。自我效能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选择性行为、动机性努力、坚持不懈、对压力的耐受力以及促进性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工作绩效(在学校中,可以理解为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有四个主要信息来源,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拥有经验和实现绩效、他人的经验和榜样作用、社会说服、生理和心理唤醒。

针对上述影响自我效能的四种信息来源,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下列几种做法:第一,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不管是课堂中的发言还是文体活动的参与,都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拥有成功经验。尤其注意要尽可能给每个孩子机会,而不是只关注个别优等生。第二,当学生拥有成功经验,取得良好成绩时,要毫不吝啬夸奖。及时的激励可以很好地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帮助其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三,注重对榜样的宣传。每次考试后可以对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榜样进行大力宣传,尤其是进步大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分享一下取得进步的做法。正如班杜拉说的:如果人们看到跟自己类似的人通过持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他们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通过这种学习榜样的宣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效能感。第四,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在学生心中,班主任是很有权威的,所以完全可以由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说服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尊敬的、有能力的人来说服个体,使其认为自己具有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要求的实力时,个体的自我效能就会加强。第五,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每天观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当学生身体不适时及时联系家长,尽快去医院治疗。当学生状态不佳时,及时询问原因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调整状态。尤其是考试前,学生易出现焦虑、疲惫等不良状态,班主任要进行及时的帮助。

(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尤其需要正确榜样的引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关于榜样作用的侧重点往往是学识和道德。但其实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教师通过积极心理学进行班级管理的前提是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者,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时刻注意自己情绪对整个班级的巨大感染力。具体对教师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激情。教师在上课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要在上课时,保持积极昂扬的状态,给学生正向的影响。其次,提高调节情绪的能力。诚然,教师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但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负面情绪带入工作中。当感到焦虑或沮丧时,教师可以在工作前运动或者练字、看书等,使自己的情绪得到调节。最后,处理好同事关系。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多与同事进行沟通,避免误会,塑造和谐的同事关系。一方面,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利于保持教师工作时的愉悦心情;另一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笔者从积极心理学的概述、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心理学对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积极心理学对初中班级管理策略中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初中生的乐观提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自己的榜样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和脆弱,他们也许比任何人都需要幸福感、乐观、自我效能感、自尊、自信等这些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品质。笔者希望在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努力下,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乐观研究评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2-114.

[2]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75.

[3]姚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J].新教育,2020(34):50.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积极心理学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班级管理中应处处彰显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