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策略

2022-05-30史晓慧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管理工作学校

史晓慧

在当前“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学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小学作为学生知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塑造情况。因此,本文就从当前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实际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生在此时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时期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效的管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学习,促进智力的多元发展,还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基。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视学校管理工作重视,紧跟时代步伐,完善学校管理办法,更好地满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当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落后

就当前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小学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学校就只是学知识的场所,过于关注文化课,提高教育要求,布置繁重的作业,教育观念非常落后,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这与“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也是极为不符的。不仅如此,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教育管理者在教学管理经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日常教学中只关注理论知识讲授,却忽略了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这种利用过去方法面对现代教育的模式是非常不正确的,直接影响着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二)教学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双减”政策、“五项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现阶段小学的教学管理体制而言,内容过于传统,再加上之前实施的教学管理体制对教育管理者影响颇深,所以,当前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依然沿袭的是最初的管理方法,管理内容多,涉及范围大。首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务工作人员存在执行力不强的情况,认为教学管理“差不多”就行,不必较真,没有统一的规范;其次,在相关管理制度上,形式化现象非常严重,制度实施缺乏连续性,也正是因为缺乏制度的约束,教师很难定期参与考勤,听课评课也不够积极,学校很难对教师进行准确的教学评价,更无法体现在教师平常的绩效考核中。在长期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日常教学比较随意,最终只会降低学校的师资水平,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够理想

在平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备课时出现抄教案、全盘照搬PPT的情况,上课也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后作业布置更不合理,只一味地要求学生抄写,缺乏探究性的作业,毫无意义;另外,从师德建设方面来看,教育学生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发挥出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职业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够。而学校又不够重视这些问题,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差异大,尤其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存在很大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

(四)德育工作得不到重视

就现阶段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而言,学校对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道德观念、综合素质上都不能接受到最新的教育,日常教学中忽略与德育相关的活动,即使会间隔一定阶段开展德育活动,也仅限制在课堂上的说教,缺乏具有创新性的课外活动,德育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校管理不能满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教书育人的要求。

(五)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安全作为小学学校管理的基础,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只有保障了小学生的安全,才能支撑其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还相对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对自己所做事情是否安全缺乏准确的认识,例如,课下时间追逐打闹,不讲究文明卫生等,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旦产生一些严重后果,于学校、于学生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新形势下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对一个民族而言,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同理,创新对学校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懂创新,学校工作就难以顺利推进,就很难满足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需求。作为一名学校管理工作者,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掌握学校教育、管理的最新理念和知识,创新学校管理方法,在提升课堂效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更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要想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必须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的思想模式,紧紧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开展学校管理工作,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融入人文和科学教育,促进其道德、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实现整体的提升。

(二)完善管理制度,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人们来说,很多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如果小学阶段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后期学习也必将受益。因此,小学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将教育教学管理重视起来,共同努力,解决当前管理中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在学校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针对当前学校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位管理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负责教学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一旦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提出、及时改正;负责学校安全方面的管理人员,每天必须要在教学楼巡视,课余时间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況,尽可能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只有像这样进行明确的分工、精细化的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避免学校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度差的问题,为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奖惩机制的建立,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浓厚的教学氛围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才有更高的热情投入学习,教师认真教书,学生努力学习。但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无法保持较高的热情,不能全心投入教学,长此以往,学校的学习氛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之所以会出现教师积极性不高、经常抱怨的情况,与学校不合理的用人和奖惩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解决用人制度和奖惩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对教师升职、提拔等一系列的人事问题,学校在任命前一定要综合考虑,衡量相关教师的资历、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等指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尽可能地保证教师人才的合理利用;而对没有升职的教师,一定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其明白自己的教学问题,并督促教师努力学习,积极纠正,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后续的提拔、升职奠基。除此之外,更要明确学校教师的奖惩机制,切忌出现一味追求成绩的情况,也可以说,教师的薪资奖惩不应该只以班级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还应该综合考量其他评价考核维度。如对班级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分较高的班级给予奖励,相应教师可享受提拔、职称晋升、加薪等奖励,而评分较低的班级教师则需受到相应惩罚,针对班级情况作报告,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可实行降薪处理。唯有如此,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约束,学校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刻苦钻研,学生努力学习,协同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要想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第一,对有关小学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稳定的教师队伍的形成是以高素质教师为前提的,因此,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教师招聘工作,聘用教师前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其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学知识和教育理念,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优先选择综合素养高的教師;并且,正式入职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与入职教师签订平等、有效的劳动合同,以避免教师随意辞职的情况,有效解决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第二,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可将校内培训和校外学习结合起来。校内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为主,邀请专家开展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校外学习主要就是引导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沟通互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了解更多的教学情况,丰富教学视野,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如此,学校更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各类教学方法的讲授和对学生心理的解读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师德师风教育,因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青年教师刚步入岗位,对这些方面的解读并不完善,所以,其必须要进行这些方面的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

(四)注重德育工作,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就是“立德树人”,尤其小学作为学生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将德育工作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平常教学中,往往教师做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此时,教师就要将榜样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自己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见到教师要问好,日常学习中积极帮助他人,形成高尚的品格;而且,所有教师必须要将德育看作一项常规的教育工作,课上课下积极渗透,每个班级每周都要开展德育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从而为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

(五)加强安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的安全必须要有绝对的约束作为保障,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学校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安全教育部门,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安全检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每一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严厉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让学校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展开。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将安全教育纳入小学生的日常教学,选择班会和自习课的时间开展安全讲座,引导学生掌握预防中毒、火灾、交通事故等知识和技能,避免课下打闹,尤其当学生之间产生摩擦时,教师一定要及时调解,避免出现打架斗殴事件,将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六)加强校园文化渗透,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态度、价值提升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外部环境支持。它是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学校领导必须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打造突出的校园建筑和场所,强化校园物质文化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发挥“润物无声”的教学魅力,有效促进学校管理的优化。例如,校园文化在校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考虑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作者要求教师每月围绕学校的文化发展开展一次课堂活动,以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知。此外,笔者还为教师提供了校园文化发展的场所,选择优秀教师作为校园发展的标准之星。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管理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卓越。因此,学校领导要切实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和使命,充分认识现代学校管理的任务和要求,认真履行管理工作职责。

三、结语

总之,小学学校的有效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相关管理工作,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观,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加强素质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加强管理,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德育工作,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保障学校教育水平,从而为小学学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管理工作学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