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

2022-05-30孙学梅杨宁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研究性社团动物

孙学梅 杨宁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在创新驱动理念指引下,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初始阶段,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在学科教学中多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然而,在小学阶段,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效地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容易。

那么,怎样有效地在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为了探究解决这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笔者组织学校教师团队开展了“借动物探密研究性学习促高段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试图在小学高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力求让学生去发现、成为一个研究者或者探索者,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经过了一年的实践研究,在编写《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和组织学生开展“探密恐龙世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笔者切实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带给师生全新的教与学的理念的同时,不仅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目标较好地实现了,而且实现了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本文笔者就以“动物探密”研究性学习指导为例,从科学选题、培养观察、善于质疑、指导策划、动手操作、主持汇报、情感渗透七个方面,梳理提炼如何指导学生锻炼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和做法,共同分享。

一、科学选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有主题,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就很重要,选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准确选题不仅能让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清楚研究的目标,将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和最后的结果,选题也是学生研究性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开展的活动。所以,小学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想象力和能力,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智的分析,促进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实际,有适于研究的可行性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一是从生活中提出问题。除教科书以外,还有很多学习内容和途径,尤其是要像生活学习,因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在选题是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动物探密社团之一的“青蛙探密小组”提出的“蛙鸣与驱虫”这个研究主题,就是联系生活找到的感兴趣的课题。探密小组选定这个主题,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这个主题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研究兴趣,并且与学生生活环境也比较熟悉,方便学生观察。学生分别从“蛙鳴特点”“蛙鸣作用”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

二是从教材内容中提出问题。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探究价值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比如:低段的《小壁虎借尾巴》的课文学习,就会激发学生对动物身体部位特点和作用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动物或者某一类动物去观察、去发现,然后经过提炼综合成为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确定探究主题“动物尾巴的功能与生存的关系”。中段在学习了《蝙蝠和雷达》后,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最后确定有探究价值的,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蜻蜓与直升机”带领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探究、去了解。

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范围很广泛,可以选择关于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也可以选择交通安全与科学技术的,还可以选择体育运动与健康生活的等等。这些主题大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还都是社会热点问题,从选题开始到走进研究性学习,相信学生始终都会充满探究的兴趣和浓郁的热情。

二、培养观察,促进主动探究

观察法是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培养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就是要学会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目的。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观察要循序渐进,还要学会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观察方法,尤其是有顺序的观察。针对具体的观察对象,指导学生观察时先了解整体有个大致印象,再细致观察部分发现特征,然后要善于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回归整体,这样观察一个来回,对事物就能全面了解。另外,要教会小学生运用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完整、精确地观察事物。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引导小学生在观察时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试着解答问题。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地、客观地进行记录,对意料之外的现象也要做详尽的记录。对高段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教师要信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确定观察目标,团队确定观察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团队研究性学习中观察的自主性。学生受知识储备和经验和年龄影响,在观察中常会发生对研究没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产生兴趣,荒废时间还忽视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事物的主次进行辨别。另外,教师还要加强指导学生对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所以,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能对学生及时进行整理观察资料,分析观察结果的指导。还要注意,为了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激发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及时巩固观察的结果,所以观察结果处理和运用的要求,观察前教师就要给学生明确提出。

三、善于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是研究性学习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在动物探秘这个项目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组鼓励社团成员大胆质疑,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或者对所研究感兴趣的动物没有了解的知识,以及与该动物相关联系等。比如说青蛙研究社团成员围绕“青蛙的样子与环境”这一内容进行了质疑,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解决的问题:蛙鸣的特点、“捕虫专家”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蛙跳的有关情况等。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分工协作,有的查阅资料,进行观察、发现、测量、验证,有的询问科学教师,研究市面上出售的蛙鸣器小玩意,有的上网查阅资料,很快就解决了疑问。紧接着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如“蛙鸣对驱虫的作用”等,在质疑解疑的循环往复中,他们对研究的动物有了深刻认识,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应倡导学生之间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积极思考之后认识逐渐清晰起来,组织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来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养成创新意识提供了土壤,从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指导策划,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是思维定式和趋同,缺少求异思维。思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就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实践研究中,就是要打破学生依赖思想,破除“什么都由教师设计好,只要学生来依样画葫芦,按照教师设计好的表演就行”的定式。通过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策划动物探秘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方案,以及完成成果汇报会宣传海报的策划方案等。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打破常规,养成善于求异思维的习惯。课题组通过教师认真的组织讲解,指导计划、方案的撰写,小组分析讨论,合作交流拟定计划或者方案,根据小组草拟的计划或者方案中突出的问题,教师再具体深入到小组中进行辅导,每个社团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计划或者方案的各环节,四个动物探秘社团都拿出了成果汇报会具体可行的方案。这个过程虽然艰难,虽然漫长,但是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指导,学生团队合作出谋划策,他们已经完全激活了思维,打破了思维容易定式的习惯,破除了对教师的依赖,社团内活动计划的制订和活动方案的自主策划,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也增长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有个词语叫“心灵手巧”,其实俗话说:“手巧的才能心灵”更恰当。动手做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生长点。课题组要求,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阶段所涉及到的学习资料获取、数据记录、计划拟定、方案策划、海报设计、模型设计和制作等,教师绝对不包办代替,都让学生团队自己设计,分工合作,让每位学生发挥所长积极主动的动手实践。例如,在进行动物探秘研究成果汇报准备过程中,各研究主题社团的学生就自己动手、动脑制作了演示文稿,有的还学会了制作视频,根据需要学生还制作了彩泥动物,自己动手画各种动物的卡通图案,以及合作创作出动物模型组合的立体生活环境——恐龙公园等。在动手操作中,社团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或者动手独立制作动物模型,或者动脑合作编创诗歌或者剧本,或者相互间讨论,彼此提出建设性意见,他们在动中学、动中思、动中发现改进。从方案拟定到计划制定,再到动手创作,每一个环节所呈现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都在修改完善后被教师和学生认可,不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从学生呈现的结果来看,学生走出了只用文字记录的思维定式,实现了表达方式的突破。实践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使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增强。

六、主持汇报,锻炼综合能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因此,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辅导教师逐步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成长与发展,于是不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组织展示,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在动物探秘成果汇报方案策划、宣传海报策划的基础上,教师把汇报会现场布置和汇报会主持都交给各个探秘社团来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协作中激发奇思妙想,在汇报展示中体现自信,使课题研究进入一个高潮期,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进入一个实践期。社团成员选定主持人,围绕策划案,主持人安排展示的节目,指导成员编创和演练节目,设计展示的串词等,几十分钟的展示过程,都有学生社团自己来主持完成,每一位社团成员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还是导演顾问,社团成员每一位都身兼多职,极大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辅导教师只是参与其中,适时地给社团成员一两点建议,支持他们自主实践,既树立自信,又培养能力。学生在团队合作的主持汇报中被教师夸赞,同学佩服,体验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这无疑会对学生构成了一种较为持久的,贯穿整个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

七、情感渗透,培养创造性人格

林崇德教授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观点,既创造性包含了思维和人格两个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就要关注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等人格方面的发展以及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能力方面。结合这一理解,作为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的主持人,笔者从项目团队组建开始,就跟团队中的教师强调,一定要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比如:在动物探密五个社团组建完成的第一节课上,笔者作为主讲教师,就对学生说:“我们的动物探密项目式研究性实践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要你們做学习的主人,一切活动任务由你们社团成员一起合作来完成……”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张大了嘴,胆大的学生喊:“老师,我们能行吗?”教师回应“你们一定可以的,遇到困难还有老师可以帮助呀!”“通过研究性学习,要把你们培养成小小主持人,小小策划家,小小研究员”……教师的一番鼓励也是开展项目研究性实践活动的本意,给学生带来了惊奇,还带来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也为研究性活动最后成功,为学生的最后成果汇报的精彩奠定了基础。

八、结语

实践对创新的影响巨大。从中外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在完成项目主题任务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各种非智力因素都会被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基于项目活动的学习方式,营造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学生将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机会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事实证明,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科学选题、培养观察、善于质疑、指导策划、动手操作、主持汇报、情感渗透七个方面指导,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全过程,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研究性社团动物
缤纷社团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最萌动物榜
K-BOT拼插社团
动物可笑堂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