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思考
2022-05-30林全国
摘 要:推进思政教育与高校管理相结合,是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基础,唯有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管理、提高思政教育管理实效性,才能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基于此,文章简要论述系统思维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现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内部问题及外部困境,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提出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及进步提供思路。
关键词:系统思维;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149-04
思政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与生命力的来源,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内占据核心地位,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更关乎高校育人价值的实现、社会定位的彰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完善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对各项思政教育工作的细致安排、对教育责任的清晰划分、对教育成效的精准考核,使思政教育走出形式化、边缘化的困境,克服实效性低、学生参与度不足、体系不完善等弊端,让思政教育实践操作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现阶段高校对思政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但尚未从系统思维角度出发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使得思政教育实践操作过于粗糙、难以达到教化育人的目标。为改善此种状况,高校需要以系统思维为引领,扎实推进思政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融合,为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
一、系统思维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建设中的运用价值
系统思维将管理活动视作有机整体,管理活动由人、事、物、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制度规范等各类要素构成,分多个环节实行并包含诸多子系统,各个系统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唯有子系统间相互协同,才能够延伸整个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一)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与时俱进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有着时代性的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及发展阶段,有着差异化的管理职能与目标追求,最初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要点在于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伴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时代的变迁、社会用人需求的转变,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丰富,倡导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管理内容从单一时段转向全过程培养,管理主体由思政教育工作者扩充至专业课程教育、学生工作人员、辅导员等,涉及高校全部教职工群体,且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由传统以思政理论课为载体,转变为以校园文化、网络空间、物质及精神环境等为载体,致力于形成完善的管理架构及体系。可见,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自身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校园环境建设、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完善,全面协调各类管理要素,注重各个管理子系统间的环环相扣、层层结合与相互协调。传统片面思维已经难以适应思政教育管理的新形势,呈现出诸多弊端。而系统思维能够指引思政教育管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系统走向,为各类管理要素的整合、协调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与时俱进[1]。
(二)有利于建立高校思政 “三全育人” 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注重思政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融合。其中全员是指全校教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意图、内容等渗透至工作内并间接引领学生的思想,着重强调高校全体职工育人意识的自觉性、育人行为的自发性以及对育人责任的深度认知与自主担当;全过程是指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度政治认同、良好道德品质,还需要让学生获得使其终身受益的心灵启迪、思想引领、行为导向、价值观塑造,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体现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长效性;全方位是指多措并举,涵盖思政理论课教学、学科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传统线下教育及现代化的线上教育等。“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提出了系统要求,若想将上述各项子系统结合为有机整体,找寻“三全育人”体系内的直接与间接管理因素,便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注重各个管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注并促成子系统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二、现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以“片面思维”为主导,将思政教育管理纳入某一部门的工作之中,由有限主体予以执行与实施,再加上忽视思政教育与学校管理间的关系、沿用简单性与片面性的管理方式,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进步十分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综合而言,现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内部失衡
现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内部失衡问题主要体现为:其一,整体定位及目标导向不清晰,沿用传统片面与单向思维,未能把握思政教育管理的根本指归,依然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管理要点,忽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及差异化的学习成效,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与学生需求脱节,降低思政教育管理实效性并制约学生发展;其二,对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考量,在教育管理总体目标不明晰的情况下,未能结合教育管理机制系统内各个部门、院系、教育及管理者的角色、职能、作用等建立具体的执行目标体系,一方面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过于粗放,思政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则致使思政教育管理缺乏依据,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面临重重阻碍[2]。
(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機制外部困境
系统思维下,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受到内部规则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面临的外部困境主要为:其一,制度保障不完善,思政教育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检查制度,各部门、院系及教育管理者之间信息沟通、交流及共享渠道不畅,导致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系统行动、育人共识;其二,对高校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全过程育人体系的支撑,未能将思政教育管理渗透至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使得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局限性较大,覆盖面狭窄,实效性不足;其三,思政教育管理与网络空间的融合度偏低,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因而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系统思维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路径
系统思维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的要点在于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扎实推进思政教育与学校管理的整合,以此建立起长效性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形成“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分析系统思维的应用价值、现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一)重塑目标,高效协同,系统性优化思政教育管理要素
1. 坚持以生为本,明确整体定位与目标导向
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整体定位及目标导向,是系统思维下科学建立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前提条件。针对现行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内部失衡的问题,需要把握好管理目标的重点。实际上,思政教育管理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共通、趋同,以教育目标为根本,而思政教育管理有着一定的政治性色彩,在助推教育目标落地、落实的基础上起到维系管理系统内各方面关系、作用的重要职能。若想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要素不缺失、管理主體不缺位,便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明晰思政教育管理整体定位及目标重点。其一,不能将学生单纯视作受教育者,而是要将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不同个性、有着个人价值追求且时刻处于发展中的个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树立促进人、发展人、教化人、挖掘人的目标定位落脚点,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切实将思政教育工作做到个人,以此提升教育与管理的自主性;其二,从系统思维角度出发,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系统由诸多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的构建及运行以统一的目标及定位为指引,因各个子系统的作用、相互关系不同,其对总体目标的落实途径也会有所差异,若想促进子系统间的相互协同,便需要将总体目标“网络化”,结合总体目标制定各子系统的具体目标,如在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中制定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学生思想动态评估等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中制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度、思政教育资源挖掘程度等目标,以此引领各子系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进一步延伸、完善与扩充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功能[3]。
2. 协调管理要素,优化执行结构与管理队伍
系统思维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是由各类要素逐步整合、逐步完善的有机系统,系统功能的发展及系统的优化,依赖于管理要素的协调,重在执行结构的灵活机动与管理队伍的日趋完善。为此,首先应当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思政教育管理执行结构灵活、生动。高校应当建立齐抓共管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高校领导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当前的社会环境及时代特征等确保思政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将总体的思政教育管理目标层层分流,落实到各部门、各院系及管理人员,由各部门精心协调、统筹安排思政教育及管理资源,由各院系直接负责,以辅导员及专业课程教师为思政教育、管理的执行主体并由高校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逐步形成涵盖各方思政教育管理的组织网络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辅导员及专业课程教师的指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的贯通;其次,健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学生及管理人员作为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维度反馈机制运行信息、反映现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重视多元主体评价体系的建设,让思政教育管理机制评价更加客观、科学、深刻与准确,从而为机制的进一步优化与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要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队伍,注重思政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使其找准自身在思政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提升其教育管理能力,并且为其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营造氛围,从而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4]。
(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系统性突破思政教育管理困境
1. 确保思政教育管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系统思维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不仅依赖于其内部规则、要素的协调及子系统的协同,而且还依靠外部制度的引导、强化与保障。因此在确保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内部均衡的前提下,需要推进思政教育管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其一为岗位责任制度。在全员参与的思政管理机制中,不同主体承担着不同的教育管理责任,明确责任划分、保证权责统一,可以让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更加高效、有效。因此要结合不同教育管理主体的角色、职能等建立责任落实机制,避免岗位责任重叠而导致教育管理资源浪费,或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其二为考核检查制度。规定针对思政教育管理机制采取何种考核检查方式、考核检查的范围等,需要以总体目标、各子系统的具体目标为导向,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检查全面采集机制运行信息,分析实际运行情况与预期目标间偏差产生的原因,在加强指导的同时对相关部门、人员追责,倒逼其及时发现。解决思政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与管理水平。其三为信息交流制度。系统思维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系统内的信息沟通、交流与传递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需要强调信息与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促成教育管理子系统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促成子系统间稳定的协同关系,以此显著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5]。
2. 保证思政教育管理与实践环境相融合
高校是由学习性、生活性、管理服务性等环境构成的缩小的社会形态,而这些环境便是思政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所依托的必备载体。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与实践环境相融合,实际上是有效利用高校环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其一是依托学习性环境,即思政理论课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牢牢把握课堂这一主阵地,转变传统灌输、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方法,以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实施媒介,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并且对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等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其二是依托生活性环境,如学生的宿舍、校园环境等实行隐蔽性、渗透式与体验式的思政教育,通过定期评选优秀宿舍、带领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让思政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其三为依托管理服务性环境,将思政教育渗透至学生管理工作中,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学生间互相帮扶氛围等,都可以达成全过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目标[6]。
3. 推进思政教育管理与网络空间相整合
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体系内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要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拓宽思政教育管理覆盖范围,积极搭建网络管理平台、教育管理资源库,一方面为教育管理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激励教育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多角度探寻问题的解决对策;另一方面要积极入驻网络、运用网络,健全网络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制度及工作细则,采用当代高校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实行网络思政教育,适度降低思政教育管理者的话语姿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实际生活,从学生身边挖掘教育及管理资源,让思政教育管理入脑、入心并切实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以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效能。
四、结论
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中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与时俱进、完善“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存在内部失衡、外部困境的问题,因此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协调思政教育管理要素并明确思政教育管理的整体定位与目标导向;同时要有效运用系统思维推进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实践环境及网络空间相结合,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确保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有序、有效、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霞,李瑾.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研究[J]. 大学,2020(45):18-20.
[2] 欧贞香.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分析[J]. 山西青年,2020(09):155.
[3] 孔涛. 关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探讨[J]. 长江丛刊,2020(10):183-184.
[4] 余茜. 深入和优化高校思政管理模式和机制[J]. 山西青年,2019(12):152.
[5] 林枭,缪大旺.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8,09(06):66-67.
[6] 姜小兰. 试论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方略[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06):170-172.
(荐稿人:王伟,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林全国(1985—),男,硕士,福建船政交通職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