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革命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

2022-05-30吴秀荣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爱国主义小学语文

吴秀荣

摘  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从学生的语文能力方面出发,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该融入红色革命精神,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优秀革命文化的教育。教师需要将红色革命精神和小学语文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领悟红色革命精神,进而将其表现在日常行为上,促进学生个体的积极发展。本文从语文书本中红色革命题材的文章入手,探讨其融入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促进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关键词:红色革命精神;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渗透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革命精神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是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需要将爱国主义的内容融入进去。多种多样的红色教育文化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有利于更加明确自己承担的复兴祖国的责任。

(二)有利于塑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包括个人的道德品质、身心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个人的修养、人生追求、社会公德等方面。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坚韧不拔、不怕吃苦等,这对小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非常有帮助。新时期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不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遇到问题容易退缩,集体荣誉感不强,这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刻意教育,长此以往,对国家建设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革命精神,其中优秀的革命文化内涵,有利于塑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语文红色革命精神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在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语文教学时,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不够重视红色革命精神的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學中仍旧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教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红色革命精神的相关文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内容不够重视,导致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仍旧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学生也不能领悟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最终不能达到其教学目标,既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又影响了整节语文课教学的效果。

(二)对语文教材中红色革命精神文化的内涵认知不够深入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层面,教师未能深入地分析教材,对于教材中关于红色革命精神的文章把握不够透彻,在课堂上进行相关教学时,讲解过于浅显和程序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没有教师的引导,就无法领悟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二是学生层面,很多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但教师只能起到教学辅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文章中的红色革命精神,以此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如果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对于文章中的精神文化内涵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了。

三、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强化教学引导,融入优秀传承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结合小学生的发展情况,使语文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兴趣方面的求知欲,使其对课文内容有较大的热情,进而愿意主动去进行语文学习。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灌输知识有很大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教学辅助的作用,转换角色,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革命精神,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意优秀传承精神的融入,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对课堂的有效把控。

以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为例,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篇课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一句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也指出了全文的核心内涵。教师可以就此开展红色革命精神的相关教学,让学生感悟革命人生观的教育,传承革命先烈不惧生死、敢于献身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对文章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进行深入分析,体会毛主席的内心情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一精神内涵进行把握,将其中的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内心,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二)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把握,改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学科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承担者,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革命文化,使文化有效落实在教学中,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又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主,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将红色革命精神的内容渗透进去,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让学生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在部编版五年级教材《军神》这一篇课文中,讲述了革命主力军将领刘伯承的事迹。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其事迹的讲解,学生能深入了解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加深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单单以课文中的英雄事迹为主要讲解内容,在讲解过程中还要渗透一些其他的革命文化,让学生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视频,如刘伯承将领的事迹、红军长征的故事等,这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会有所增强,在文章讲解中融入红色革命精神,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立足实践活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将红色革命精神落实到位,教师可以以实践活动为基石,在活动中融入红色革命精神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以革命精神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以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为例,在《清贫》一文的教学中,方志敏同志自述了被捕入狱时发生的一桩“趣事”。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时,需要牢牢把握文章中“清贫”一词的含义,学习革命者不追求富贵,一切只为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对“清贫”一词的含义进行充分讲解,它象征着革命先烈美好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结合这一节内容,举办“无私奉献,创建红色校园文化”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渗透,需要教师以教材为立足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将红色革命精神的内容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促使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海英. 红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2):52.

[2]李光霞. 如何讲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J]. 读天下(综合),2019(17):68.

[3]种飞飞. 小学语文之革命精神的弘扬方法探究[J]. 读与写:上旬,2020(03):1.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爱国主义小学语文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