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怎样悄悄给孩子施加压力的

2022-05-30云燕

现代家长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柯刘老师学习成绩

云燕

父母对孩子有期待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父母一定要承认这种期待,这样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否则就将成为阻力。

刚落座,柯先生就自我辩白:“我们没有给小柯施加压力,从来没有。”

小柯是一名高三女生,因为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时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引起了班主任刘老师的关注。

“小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你一定要帮她。”介绍情况时,刘老师对小柯赞赏有加,“自从我接手这个班,每次重要考试,小柯的成绩没出过全班前10名。”

我问:“有这样聪明好学,成绩又好的弟子,你一定很得意吧?”

刘老师摆摆手:“小柯这样的学生我带过不少,平时表现好,其实他们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怕就怕他们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不,高考倒计时刚开始,小柯就出现崩溃迹象。”

我问:“她的压力从何而来?”

刘老师压低声音:“我和小柯聊过,感觉她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和他们沟通有困难,只好请你帮忙。”

第二天,小柯的父母柯先生和常女士如约来到心理咨询室。我们的沟通十分有趣。或许,许多家长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刚落座,柯先生就自我辩白:“我们没有给小柯施加压力,从来没有。”

我说:“今天我们是来讨论如何给小柯减压,给她备考保驾护航的,不是追究责任。作为父母,对女儿有所期望是正常的……”

“真的没有施加过压力!”常女士打断我,“我们当年都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知道高考比什么都重要,哪能节外生枝给孩子添乱呢?”

柯先生帮腔:“参加重要考试,考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心理压力大就会紧张怯场,就难以发挥正常水平。所以,我们经常对小柯说,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不要有心理压力,什么样的成绩我们都能接受,只要你努力了,不辜负自己就好。”

常女士补充:“小柯在家学习的时候,每隔一小时我就把她撵出书房,让她休息休息。这孩子太要强了,她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让我们背黑锅。”

我终于明白刘老师为什么说和他们交流有困难了。我转换话题:“你们对小柯的学习成绩感觉满意吗?”

柯先生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非常满意。比我们当年的学习成绩还要好,今年高考有希望考上她心仪已久的上海交大。”

我追问:“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常女士诚恳地说:“其实,小柯这丫头身上有许多毛病,只不过被优异的学习成绩给掩盖了。比如,她晚上开始学习前总要玩半小时的手机游戏,说是给晚自习‘暖暖场。好在她玩游戏有节制,时间到了就退出,否则我一定没收她的手机。再比如,周末她总是晚睡晚起,经常不吃早餐。也没见她多睡一小时,为什么不改成早睡早起呢?为了让她安心备考,这些毛病我都忍了,等高考结束后我一定把她培养成科学作息的淑女。”

一言以蔽之,与其说父母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如说父母没有意识到给孩子施加了压力

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柯先生和常女士对女儿的不满意之处越来越多。他们急切地渴望小柯变得更好,不断发现小柯身上的很多问题。除了先玩后学、晚睡晚起,还有贪吃冷饮、追星、喜欢戴饰物、小心眼等,都不算大问题,但都是确凿无疑的问题,父母为此担忧不算多余,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问题来了:对小柯来说,父母的这些担忧难道不是压力吗?

不难看出,柯先生和常女士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他们对小柯不仅有要求,而且要求很高,甚至有完美主義之嫌。对此,小柯心知肚明。为了让父母满意,她自觉自愿地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对父母其他方面的要求不那么在意,是因为她知道学习成绩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只要学习成绩好,父母就会包容她的其他缺点。

柯先生用抗议的目光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可是,我们真的没有向小柯提过考试成绩方面的要求。您可以直接向小柯求证。”

我笑了:“我相信您。不过,您没有向小柯提出考试成绩方面的要求,不代表您对考试成绩没有要求,只不过小柯的成绩碰巧让您满意罢了。”

“碰巧?”柯先生嘲讽地一笑。

“打个比方。”我问柯先生,“您有胃病吗?”

“没有。”

“那么,您有胃吗?”

“当然有。”

“您能感觉到胃的存在吗?”

柯先生若有所思地摇头:“感觉不到,除非饿了或者疼了。”

“您对小柯的期待也是这样。”我把话头转回正题,“当小柯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好的时候,您容易产生一个不准确的印象,觉得自己没有在这方面有所期待。但往往,您是有期待的(就像胃始终存在那样),只是小柯恰好达到了您的期待(就像胃没有向大脑传送饥饿感和疼痛感),您不觉得自己的期待没有实现,从而不觉得自己有期待(就像感觉不到自己有胃)。说白了,您对小柯的学习成绩满意,只能说明她满足了您的期待,不代表您没有期待。”

柯先生无言以对,陷入了沉思。

相比之下,常女士思维更敏捷:“在学习习惯、作息习惯等方面,小柯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耿耿于怀,是这样吗?”

“没错!”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有的孩子热爱运动,身体壮得像牛犊,学习成绩欠佳,父母就会紧盯孩子的学习,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期待。有的孩子数学成绩极佳,作文却不会写,父母就会关注作文成绩,否认自己对孩子的数学有要求。但是,家长真的对既得利益不在意吗?现在小柯出现了失眠症状,就像胃突然疼了,难道你们没有感觉到恐慌?”

“前所未有的恐慌!”常女士脱口而出,“从小学到高中,她领先了一路,真怕她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摔倒,前功尽弃。”

我总结:“一言以蔽之,与其说父母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如说父母没有意识到给孩子施加了压力。”

柯先生说:“我们承认对小柯是有期待的,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难道这也有错吗?”

“当然没错。”我马上澄清,“父母对孩子有期待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那孩子如何成长,哪里来的力量和方向?我只是建议您,承认自己对小柯是有期待的,而且期待很高,仅此而已。承认,不要否认。”

柯先生有点急了:“为什么您要揪住这点不放?承认或否认有那么重要吗?”

“非常重要。”我不紧不慢地回答,“因为它事关期待的属性。承认,您的期待有可能成为小柯成长的动力,帮助她找到人生的方向;否认,您的期待多半会成为小柯成长的阻力,导致她焦虑、自卑,还会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对孩子正确表达期待,要点有二:第一,承认对孩子有期待;第二,降低期待的标准

我告诉柯先生和常女士:“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对孩子有所期待却没有意识到,甚至当孩子问起,我们还要矢口否认?如果有这种情况,一定要马上改进,否则,正常、积极的期待也会变成孩子的心理压力。”

柯先生问:“积极的期待怎么会变成心理压力?您能详细说说吗?”

我告诉他们,他们对小柯有期待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没有明确说出来,平时对孩子的希望、憧憬、祝福等,都会被孩子理解为期待,变成父母的要求。

如果他们矢口否认对小柯的学习成绩有所期待,小柯会立刻陷入迷茫。她有充分的理由不相信父母对自己没有期待,因为在平时的言谈中,有太多的蛛丝马迹证明父母在撒谎。比如“老张家的闺女考上了清华,真了不起”“这次成绩下滑一点不算什么,高考时正常发挥就行了”,哪一句不是暗含了期待呢?她会由此认为父母不诚实。

“这个局面还不是最难堪的。”我接着分析:“如果小柯相信你们没有对她有所期待,那么她切身感觉到的压力从何而来?她会认为自己犯了错,不该让自己有压力。这样的自责念头会日夜折磨着她,让她难以自拔,结果便是心理压力越来越沉重。”

柯先生说:“马上要进入高考冲刺阶段了,为了给她减压,我经常对她说‘高考就是一场期末考试,考好考坏没关系的,人生还有许多条路可以走之类的话。这样说没错吧?”

我说:“对小柯这样敏感的女孩来说,您这样说有可能适得其反。她会想,以前对我有期待,现在到高考了,突然对我没期待了,是放弃我了吗?连父母都对我没信心,我还有希望吗?”

常女士问:“我不谈期待,只让她不要有压力,会不会对她有所帮助?”

“千万不要这样说!”我说,“第一,心里有没有压力,不是她能控制的,否则就不会有失眠了;第二,让她不要有压力,像是在推卸责任,‘你要是有压力,可不是我给的啊;第三,让她不要有压力,像是在责备,‘我都和你说了不要有压力,你怎么还有压力呢;第四,让她不要有压力,是在暗示她的心理有问题,‘我说了不要有压力,你还控制不住地有压力,那一定是你的心理有问题,会让她沮丧和恐慌。”

“天啊,那我们该怎么跟她说话?”常女士彻底蒙了。

我说:“父母对孩子科学表达期待,要点有二:第一,承认对孩子有期待;第二,降低期待的标准。比如,小柯有希望考上国内顶級大学,你们就要求她考上一本大学。”

柯先生一拍大腿:“对呀!反正她又不会故意少考一分!”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柯刘老师学习成绩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阳台上的桂树
阳台上的桂树
名落孙山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船长”小柯:上了我这条贼船就很难下去》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