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如何听专家讲座
2022-05-30陈永华
陈永华
毫无疑问,教师聆听专家报告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教师对于专家的学术报告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心理。诚然,专家作报告需要有读者意识并进行正确说“理”。但作为听众的教师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找到正确的听课方式。听专家的学术报告,的确应追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境界,但要达到这一境界,教师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開放心态,善于接纳。开放的心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前提。没有开放的心态就不容易学会新东西,也不容易获得成长和进步。拿2022年版新课标来说,其核心成果依然是以新概念的面貌出现的。概念的学习是相对艰涩的,因此,在听取专家解读新概念时,教师要开放心态,摒弃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静下心来学习,从变化的“新”中取得“真经”。事实上,要想深入领会2022年版新课标,就必须从接纳新概念开始。如温儒敏先生所言:“和此前的义教语文课标相比,新版课标的理论性增强,概念和新提法很多,学习新课标会碰到一些概念理解上的困难。”这恰恰需要我们从关键概念上进行突破,抓住重点,悟得精要。应当看到,不少专家的讲座内容都是浓缩的精华,只要我们秉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就能吸收这些精华,引领自身的学习。
第二,做好预习,理出问题。这如同备课,一是要对准备听的讲座主题、讲座类型、专家的背景、相关概念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要在了解专题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自身现有的认知水平,梳理自己已有的理解和仍感到疑惑的问题。已有的理解可以和专家的观点进行对照,一致的可以继续保持,不一致的可以重点对照听并加以分析,或向自己和专家进行审辩式追问。当然,要做到这几条,就离不开文献。借助文献检索与梳理,可以先对概念进行全面拉网的溯源式解读,由此打下基础,找出差距,理出问题,增强听讲座时的针对性。这样,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就容易引发认知冲突,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第三,学会关联,善于反思。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因此学会关联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关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比照内容进行内省并最后付诸实践的过程。听讲座有时也像看书,当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关联时,往往可以找到不同的感觉:一是知音的感觉,“噢,原来我平时做(想)对了”,这样可以支持我们进行再验证;二是家长的感觉,“我感觉好像不是你讲的这样,但暂时听你的吧,容我再学习思考下”,即学会迂回再学习;三是导师的感觉,“我之前确实错了,我努力改”,听完后得到警示,不再迷失;四是伯乐的感觉,“原来我可以乘风而去,好不快哉”,这种感觉出现时,尤其不可心醉;五是恋人的感觉,“我想倾诉,我要表白”,这种感觉出现时得找对方式进行表述,加深理解;最后一种是哲人的感觉,“我错了还是专家错了?我要再去读读,好好想想”。事实上,能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反思的讲座才是最有价值的。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完专家讲座,加强同伴研讨也是非常重要的。研讨可以实现“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目标,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不可否认,现实中,“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事后一动不动”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实际上,从我们自己给学生总结出的高效听课方法中也能得到启发。“认真听、注意看、多动脑、主动问、善记录、有反思、勤归纳”,这些我们对学生听课提的要求,为何投射不到我们自己身上呢?也许这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