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22-05-30陆兴红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这要求各学段各学科教师纷纷加入核心素养建设与构建的过程,挖掘学科教育优势,发挥学科育人特色,巧妙面向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助力学生长远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科目,由于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特征,其在推动学生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开展,助力学生更扎实地学习语文知识,更有力地发展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立足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从“立足学生实际生活”“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及“灵活组织多彩活动”四个方面入手,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生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5-0028-03
引 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备的能支撑其日后长远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概念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正因为如此,自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其便在社会各个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来讲,其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想方设法地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反复探索的过程中收获颇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积淀了日后长远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力量,笔者自身的语文教育教学也得以朝着专业化方向有力迈进与发展。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这一主题进行简单阐述与归纳。
一、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在于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1]。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便不能照抄照搬语文教材,以死板的方式将理论性的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应有意识地立足小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经历,挖掘生活中可用的语文素材,更好地达到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对此,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可以做出充分的诠释。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一课时,学生便可从中学习到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像“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一句既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所雕刻的龙栩栩如生,又通过“似乎”“真像”等词语表明其并不是真的,而是雕刻出来的。在学生学习了这一语言表达方式之后,笔者鼓励学生认真回想自己的实际社会生活,尝试运用形象化语言表达方式描述某些事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妹妹的脸红扑扑的,真像一个小蘋果”,有的学生说“母亲的爱,就像春天里的阳光,温暖着我的身心……”就这样,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番思考,既拉近了所学语文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更重要的是还切实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了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预期目的得以轻松达成。
又如,在学习《火烧云》这一课时,学生会发现在作者的笔下,原本天上并没有生命力的云朵仿佛被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一会儿是一匹马,一会儿是一只大狗,一会儿又成了一头狮子。学生原本对火烧云的奇妙变化了解得并不深刻,但在作者这一个又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实现了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一种巧妙构思,更是文字语言灵活建构与运用的优势所在。而也正是通过《火烧云》这一课的学习,班上的学生掌握了一种写作的技巧,即结合实际情况用比喻的写作方法,更容易让所写的事物富有特点,也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一技巧的掌握除了帮助学生夯实了对《火烧云》这一课的理解,也使学生自身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得以更好发展。
二、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依赖于直观化、形象化的思维,因此,在遇到稍显抽象与复杂的知识点时,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这也是导致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不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难以有效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之一[2]。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活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其信息量丰富、呈现方式生动立体等特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营造契合他们实际认知特点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山行》这一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时,不少小学阶段的学生仅仅能做到会背诵,但并不理解这一七言绝句所体现的丰厚文化内涵。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有意识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精心寻找到的视频短片: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遥望白云飘浮的地方,发现那里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发现火红的枫叶竟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在静下心来观赏这一视频短片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来背得滚瓜烂熟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番别致的韵味。此时,相信学生对《山行》这首七言绝句的理解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并且会更加热爱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显然,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发挥出的作用不容小觑。
又如,在《北京的春节》中作者用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生动而又有趣地为我们呈现了从腊月初七开始,到来年的正月十九,北京春节中人们的一些民俗风情;《腊八粥》则着重对腊八节喝腊八粥这一我国传统节日风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迢迢牵牛星》描绘的是乞巧节;《十五夜望月》则写的是中秋节。一篇篇课文、一首首经典的古诗词,都向我们讲述了不同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除了带领学生学习具体的语文知识,如生字词、阅读技巧、写作手法等,更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进这些被重点描绘与刻画的中国传统节日,领略这些节日的美好意蕴。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其“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便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培养与锻炼,这有助于学生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并能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将其弘扬、传承与发展下去。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基础,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学习,更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与采取完全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否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极为不利,小学语文教学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3]。鉴于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尝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差异,立足学生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既可得到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同时也能朝着提升核心素养的方向努力迈进。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不少学生认为铁罐有一堆的坏毛病,而陶罐却谦虚、低调,因此,他们一味地“重陶罐,轻铁罐”。但这时,班上一名学生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与看法:“铁罐的优点是结实耐摔,但是最后消失在尘土中;陶罐的优点是美观耐腐,但易破碎。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只是说铁罐的不足,它也有自己的长处;同样的,也不能只是看到陶罐美好的一面,它也有自己的缺陷所在。我们应当客观、正确地对待事物,综合分析,既要看到它们的长处,又要看到它们的短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们……”从这一名学生的发言中来看,其对《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认知不仅仅是鲜明的两个形象,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般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对于这名学生的想法,笔者给予积极肯定,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能像这名学生一样大胆展开想象与联想,能以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思维更好地思考与认知外界事物。如此一来,尊重学生思维与认知上的差异性,并给予他们科学合理的引导,便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发展”这一核心素养,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体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又如,《将相和》这篇课文出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鲜明性格。对于这些人物形象,不少学生会下意识地将蔺相如视作自己的学习榜样,认为其聪慧、果敢、有计谋,但也有学生发现了廉颇值得称赞的一面,认为廉颇虽然对蔺相如有些嫉妒之心,但当他在无意中听到了蔺相如的一番话之后,能自己静下心来主动思考与分析,还能摒弃自己的身份,勇敢地负荆请罪,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勇气。虽然廉颇的官位很高,但他完全无视自己的身份,只是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敢于承认错误,而一般人是根本做不到的。经过这名学生的一番分析,其他学生也恍然大悟,对有血有肉的廉颇这一人物形象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说,正是尊重學生认知上的差异,且给予他们发表各自不同认识与看法的机会,使得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而这显然也推动着他们学会以全面、客观的视角去综合性地分析一个人,而不是只盯着其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可以说,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小学生“思维品质与发展”这一核心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培养。
四、灵活组织多彩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停留在教室中,还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文知识,体验语文学习的无限魅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收获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与发展[4]。
对此,笔者在自身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积极付诸实践,学生反馈良好。例如,某次笔者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一次“我眼中最美的汉字”这一课外活动,即学生要在查询资料、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认为最美的汉字分享给更多的人,可以从字形结构上分析,也可以从其所代表的含义中分析,只要言之有理且能充分挖掘出汉字的美即可。这一课外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将会得到充分的激发。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汉字独特的美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显然有积极影响。
结 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长远的进步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是支撑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相较于片面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核心素养对学生长远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基层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力争显著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同时为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陈先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J].小学语文,2017(Z1):1.
陈艳蓓.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赢未来,2017(22):66.
张兰.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J].文渊(中学版),2019(05):671.
陈波.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3):56.
作者简介:陆兴红(1981.4-),女,江苏南京人,任教于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滨江分校,二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