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策略

2022-05-30吴吉波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摘 要:逆向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它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基于预期结果设计教学过程。文章指出,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逆向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思路上进行创新,通过对完善教学目标、确定评估证据、优化教学过程展开探索,使教学设计的指向性更强,教学评价更有针对性,体现语文要素、核心目标、目标表现结果与学教活动的一致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5-0007-03

引  言

逆向设计是美国教育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1]。它是一种从学习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理念,强调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考虑学习目标,其次围绕目标设计评估证据,最后基于学习目标与评估证据设计教学活动。逆向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2]。传统教学往往显得模式化,其目的是将教材的阅读内容教给学生。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具有不确定性。在逆向教学设计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目标来设计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所有环节都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的针对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逆向教学设计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逆向出发,设计能体现学生学习应达目标的表现性任务,并将其作为评估证据,根据学习目标和评估证据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完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是将“读完整本书”作为目标,由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但是阅读学习目标带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不仅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不确定情况增加,还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逆向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其从想要达到的明确学习目标出发,将预期结果作为目标,开展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逆向教学设计从源头开始思考目标,即在教学开始前思考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目标之间所需要的关键思维路径,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精准把握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素养目标,这对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有关键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主要围绕学生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获得[3]。教师可以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发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获得快樂,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方式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这本书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这本书设计相应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考量,宏观规划整个“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构架,而微观设计则是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阅读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完成既定的阅读任务,感受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实践,强化自己的阅读意识,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并且能够掌握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和主要人物性格。《城南旧事》这本书的阅读学习目标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将《城南旧事》这本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具体化,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整本书阅读学习实践中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例如,熟悉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后,学生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林英子、秀贞、兰姨娘等人的行为举止、神态样貌。大胆、善良、聪明的林英子生活在老北京城的胡同里,以充满童真的眼光观察着世界,而身边的人和事渐渐离自己远去,一点点打磨和锤炼着自己的心智,“爸爸”的因病离世使英子忽然意识到自己开始长大了。《城南旧事》整本书的故事脉络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感受,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学习后进行提炼和总结。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以达到的目标为出发点,再据此选择教学内容,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目标进行。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确定整本书阅读的评估证据,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制订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往往是从固定的教材、擅长的教法、常见的活动入手,一旦脱离依托的教材,这些达成的目标很难再运用到另一情境中。逆向教学设计将评估证据调整到教学活动设计之前,从输出端思考,即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理解什么、做什么以及应该有何种表现。这使评价不再局限于完成任务后的总结性评价,而将过程性评价纳入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体验,这更符合新课程改革下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4]。

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的评估证据,不仅可以反映学生整本书阅读成长的整体脉络,还可以为阅读教学评估提供基本的实施框架,对规范整本书阅读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实践情况,聚焦语文要素,并结合整本书的文体特点、学生的学习起点等因素,努力让表现性任务匹配核心目标,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班长下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表现性任务,作为评估证据。

1.设计思维导图,梳理书中人物关系;

2.为书中的人物(老师、同学)制作专属证书,撰写颁奖词;

3.给这本书写一写书评;

4.为班里的某位同学填写纪念卡。

首先,设计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班长下台》这本书的过程中提升筛选重点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整本书的结构性认知,而梳理人物关系则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为书中的人物制作专属“道具”,可以有效发掘整本书阅读的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写书评对每一位学生来讲都是一项“输出型”阅读学习任务。吴晗曾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后进行书评写作,就是在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积极的创造,这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班级某位同学填写纪念卡”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创意,促使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以上作为评估证据的表现性任务,以童年故事为出发点,串联起人物与背景勾连的故事历程,同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亲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短期的阅读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而長期的阅读学习任务则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自己成长。从短期任务到长期任务,学生的应变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运用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知识和内容确定的证据类型,能确保达成预期目标,让学生直面真实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践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目标设计和评估证据设计之后,便是教学活动设计,即结合教学目标与评估证据优化任务活动安排,落实预期结果和表现目标,践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5]。

逆向教学设计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要完全对接预期的结果和评估证据,另一方面要充分思考学生在面对预期结果时需要做什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再依赖教材和常规教学活动,而要以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为中心,根据目标达成所要求的评估证据,选择和改编学习素材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精力用在核心环节上,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围绕《青铜葵花》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对于陈述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完成,然后统一总结关键信息。《青铜葵花》这部长篇小说用类似旁白的语言来贯穿情节,使情节有较强的连贯性。例如,城市女孩儿葵花的个人出身背景主要是交代“葵花”的出身信息,这部分阅读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而对于故事人物冲突激烈的情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将相关章节的核心内容以“阅读指导建议”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对于葵花在面对奶奶病重时自己内心复杂的心理变化,以及葵花为奶奶治病去江南捡银杏叶的内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重点阅读。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指导,重点关注核心内容,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同时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作为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从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在那个艰难困苦接踵而至的年代,青铜与葵花相互照顾、彼此守护的感人事迹,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逆向教学设计持续优化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开展逆向教学设计总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逆向教学设计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因其带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试探性,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在逆向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问题,在总结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对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采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思维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来自学生的问题,如部分学生没有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导致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严重影响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能是自己的时间没有安排好,也可能是忘记了语文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其可以通过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一步发现阅读学习任务布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教学总结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强化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认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当然,教师可能由于自身教学能力的限制,如对逆向教学设计在理论上的认知带有局限性,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了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举措,导致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而开展逆向教学设计总结,则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鉴于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逆向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项目企划书来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和规范,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阅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问题纠正举措都记录在案,并且每个周期围绕“逆向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专题总结。这样做不仅可以通过“群智”发现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策略。

结  语

综上所述,逆向教学设计推崇“以终为始”的设计理念,为小学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要通过有效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在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全新的学习体验,这对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实践有很大帮助。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的实践,需要教师从逆向设计的角度重新优化现阶段的整本书阅读,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袁永军.农村小学高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J].甘肃教育,2019(24):117.

王秀梅.品读经典著作 开启阅读之旅: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整本书阅读策略[J].课外语文,2019(36):113,115.

林红.从阅读出发,扬知识风帆:论小学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27):34-35.

孙志红.小学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课的设计与实施: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24):55-5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38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吉波(1985.7-),女,江苏靖江人,任教于江苏省靖江市莲沁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逆向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逆向教学设计在单片机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逆向教学设计下西方经济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研究
例谈“逆向教学设计”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望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设计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新方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