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2-05-30李慧丽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数学化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李慧丽

[摘  要] 数学教学是关于数学思维的教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关乎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诱发学生深度思考,通过各种数学化的过程来发展数学思维,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思维;数学化;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在“教”与“学”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 好的数学思维可以更科学地、有效地指导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应贯穿数学教学始终,渗透数学教学的每个角落,通过具有丰富数学思维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理性地思考问题,从而学会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难以靠“灌输”来实现的,其更多的是一种感悟、经验、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探寻锻炼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现将探寻过程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 经历过程,品味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若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品味,让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展示解题思路形成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以此悟出数学解题的思维活动方式.

例1 已知函数f(x)=alnx+x2(a为实常数),若a>0,且对任意的x,x∈[1,e]都有f(

x)-f(

x)≤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题前,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①f(x)的单调性如何?②题中的绝对值符号如何处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交流,完善解答:当a>0时,f(x)在x∈[1,e]上是增函数,又y=是减函数,不妨设1≤x≤x≤e,则f(

x)-f(

x)≤

-等价于f(x)-f(x)≤-,即f(x)+≤f(x)+. 故原题等价于函数h(x)=f(x)+在x∈[1,e]上是减函数,所以h′(x)=+2x-≤0恒成立,即a≤-2x2在x∈[1,e]上恒成立. 因为y=-2x2在x∈[1,e]上是减函数,所以a≤-2e2,又a>0,所以a∈ .

在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避免简单的模仿,引导学生探寻问题的本质,让学生体验“构造新函数”方法之妙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通过探索不断扩充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经验,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借助概念,领悟抽象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经历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领悟抽象化数学思维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呈现概念形成和发现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情境,用数学问题推动教学进程,用数学问题诱发学生数学思考,用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例2 探究二项式定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创设了如下问题:

问题1:(a+b)(c+d)的展开式有多少项?有无同类项?

(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到其展开式有4项,即ac,ad,bc,bd,无同类项)

问题2:(a+b)(a+b)的原始展开式有几项?有几项同类项?

(原始展开式有4项,即a2,ab,ab,b2,有2项同类项,即(a+b)(a+b)=a2+2ab+b2)

问题3:(a+b)(a+b)(a+b)的原始展开式有几项?合并后是哪几项?

(原始展开式有8项,合并后为(a+b)3=a3+3a2b+3ab2+b3)

问题4:不用计算,猜一猜(a+b)(a+b)(a+b)(a+b)的原始展开式有几项.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原始展开式有16项,逐渐发现数学规律)

问题5:你能准确快速地写出(a+b)·(a+b)(a+b)(a+b)的原始展开式吗?合并后又有哪些项呢?

问题6:(a+b)(a+b)(a+b)(a+b)的原始展开式中一定有a3b这一项吗?完成哪件事可以得到这一项呢?

问题7:a3b共有多少个呢?你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导学生从4个(a+b)的乘积中,取1个b和3个a的乘积个数,这样C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问题8:该项的个数与其系数有何关系?

(经过验证容易发现该项的个数恰好为其系数,由此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确有同类项的存在)

问题9:(a+b)n合并后的展开式中,an-rbr的系数是多少?

问题10:如何轻松、准确、快速地写出(a+b)n合并后的展开式呢?

(经历以上探究活动,规律已经涌现,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自己发现定理)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a+b)n展开式的项数共有n+1项,系数分别为组合数C,C,…,C,…,C,由此通过观察、对比、抽象,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的提升.

只有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才能将前后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避免因为知识漏洞而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 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往往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概况,切身体验数学的抽象之美.

[?] 探寻美学,培养直觉

数学知识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直觉思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表面上看直觉思维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其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思考习惯息息相关.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直觉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直至解决问题,以此借助直觉更好地感知数学、体验数学.

对于中心对称、轴对称这些名词,学生并不陌生,其所体现的是一种美,即对称美.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因追求速度和容量,课堂上往往忽视了对数学美的研究.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发现美,从而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看待问题,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函数图像的中心对称之美,教师安排学生探究“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点P(a,b)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学生借助化归转化思想进行探究可得其充要条件为“函数y=f(x+a)-b是奇函数”. 在该命题的启发下,引导学生解决更多关于中心对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

例3 求函数h(x)=log2图像对称中心的坐标.

在以上思路的启发下,学生给出了解题过程:

设函数h(x)=log图像的对称中心为P(a,b),根据以上探究结果可知y=h(x+a)-b是奇函数. 设f(x)=h(x+a)-b,则f(x)=log-b,即f(x)=log-b. 由不等式>0的解集关于原点对称,得a=2. 此时f(x)=log-b,x∈(-2,2). 任取x∈(-2,2),由f(-x)+f(x)=0,得b=1,所以函数h(x)=log2图像对称中心的坐标是(2,1).

在日常教学中,要少一些简单的模仿和灌输,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去对比、去联想,以此在直觉运用中体验数学的内在美.

[?] 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似乎一切学习活动都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出发点,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消极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掌握数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切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以此提高学习品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用数学”,教师常常引入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4 如图1所示,现有一片边长为1(单位:百米)的正方形空地ABCD,中间部分MNK是一片池塘,池塘边缘的曲线段MN为函数y=

≤x≤

的图像,另外两个边缘MK,NK分别为平行于CD和BC的直线段. 为了进一步美化这片空地,计划在这片空地上修一条直路l(宽不计). 直路l将该片空地分成两部分,且直路l与曲线段MN相切于点P. 记点P到边AD的距离为t,f(t)表示在直线l左下部分的面积.

(1)求f(t)的解析式;

(2)求面积S=f(t)的最大值.

学生面对应用问题时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面对动态变化的问题时更显得束手无策.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所突破,在求解例4时,当学生独立思考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以此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学生积极讨论,认为确定直路l左下部分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形状应该是三角形,有的学生认为是四边形,还有学生说是五边形,这样借助分歧诱发学生深度思考,通过积极的讨论、探索,使问题逐渐清晰.

学生解答:(1)因为y=,所以y′= -,所以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 -(x-t),即y=-x+. 令x=0,得y=. 令y=0,得x=2t. 所以切线与x轴相交于点E(2t,0),与y轴相交于点F0

,.

通过2t,分别与1的比较可确定直路l左下部分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分析可解得f(t)=

2t-t2

,≤

t<,

,≤t

≤,

≤.

(2)当≤t<时,f(t)=2t-t2= -

t-2+<;当

-22+<. 所以S=.

這样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总之,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道路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环境,善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并在参与中提炼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数学化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