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2022-05-30尚碧波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很多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被放大,易形成网络舆情。一些网络舆情所裹挟的负面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理性判断,更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当前网络舆情环境下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网络素养偏低、部分教育者网络素质缺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性、优质网络文化建设乏力等现实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强化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网络自律能力;加强教育者网络素质教育,强化教育主导作用;丰富教育方法,深挖教育内容的时代价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畅通教育渠道等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048-04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法,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畅所欲言。大学生的表达欲不断增强,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表达的观点往往会因网而聚、因网而生,乃至发展成网络舆情,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开展网络舆情研究,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的内涵总体可分为广义和狭义概念。广义的网络舆情主要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大民众通过信息技术终端平台表达出内心情绪的总和。而狭义的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主要指在政治领域中人民对其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行政管理的方法等的认可度情况”[1]。其中主要表现为,当政府制定的政策和规定及具体的执行措施满足民众的内心需求,达到民众的生活期盼,人民的认可度较高。反之,当政策、指标和方针等难以达到民众的内心要求,则幸福指数走低,人民的满足感、获得感不高,认同度不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托互联网平台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意见,逐渐形成舆情。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或网络终端,针对校内外的事宜或突发事件集中表达自身情感和行为的综合”[2]。
(二)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终端为民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的便利,广大民众可以自由而直接地在平台上发表观点,较易发展为网络舆情。这也凸显出网络舆情的直接性、突发性和交互性及非理性特点。
其一,网络舆情的直接性及自由性。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社会生活不断延展,很多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相聚、发酵,使得信息传播和传递的自由度非常高。主要凸显为民众忽视了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自由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映现实的矛盾和问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因为互联网平台打破时空的限制,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信息和表达主观意愿,凸显出网络舆情的直接性和自由性。其二,网络舆情的突发性。网民在互联网上主观地表达观点或看法,忽视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和真实身份限制,有可能会聚成强大的网络声势引发网络舆情,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这种舆情表现出突发性的特点。其三,网络舆情的非理性。网络舆情的非理性往往是因为广大网民内心情绪或感情的非理性表达。广大民众在网络平台表达自身想法或意见时,经常表现出情绪化或者非理性化特点,更多是把网络空间当成发泄私愤、排解压力或表达不满的场所,这种负面的影响往往会引发情绪的传导,造成舆情的非理性发展。其四,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互联网具有隐匿性特点,广大民众在网络上不用以真实的身份去表达观点,利用虚拟性表达现实中不敢表达的观点,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看法,甚至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相互谩骂与诋毁,导致网络舆情极为复杂。
二、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平台的发展使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舆情的直接性和自由性等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黏着度和趣味性,这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一)有益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传统的媒介信息传播可能侧重于单一的主导性宣传,而网络舆情则体现出信息交互性,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注重双向互通。同时,网络舆情还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及时性,突破了时空限制。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式教育方式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有益于改进教师至上的现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舆情的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开展研讨、对话、交流和分享。同时,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网络活动阵地,依托“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乐于接受的平台,开展网上论坛、网络直播。此外,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往往是直观的,这也启示教育者要充分运用视频、图片及声音等多媒体方式辅助思政教学的内容,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二)有益于推进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心理,出现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要求。
为此,“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就要使教育的内容与时代发展相匹配,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国内外时事形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内容”[3]。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有所顾虑,把网络空间作为自己倾诉的主要场所,而网络舆情的传播恰恰反映了大学生内心情感表达和真实的关注点及想法。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网络舆情信息,了解学生的内心及需求,以网络舆情热点为案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同时,由于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内容广泛,层次多元,教育者应充分梳理和过滤不良舆情信息,找到思政教育和舆情发展的结合点,以正能量舆情信息引导大学生。此外,网络舆情传播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信息和不良影响,也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反面教材,可深入剖析其缘由,引起学生的警惕,从正反视角出发增强教育实效,优化教育内容。
(三)有益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宣传上往往侧重于书本知识和理论政策,对事实或者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内容上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同时教育的方式方法呈现单一化,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网络舆情传递的信息广泛,传播的速度及时,形式上更加多元化,网络信息以其共享性、及时性和广泛性特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例如,针对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网络热议人物和故事,“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舆情传递的优势及特点,积极宣传网络舆情的正向信息,提升浸润教育的实效”[4],既能增强青年学生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理解,又能激发其社会责任感,更有益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
作为网络世界的“常住居民”,大学生受到网络影响较大,由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其自身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还有待提升,一些互联网上的负面舆情信息容易使其产生错误的認知,这也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部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偏低,网络自律能力有待提升
良好的网络素养体现为具备较强的网络辨别能力和网络过滤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信息流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梳理出有效信息,作出客观判断。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信息处理和辨别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不足,网络道德素养体现为大学生对网络行为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道德认知,但是由于受网络空间特殊性的影响,存在着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行为“二张皮”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不高,网络理性参与度和认知度不高,极易受到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助长了网络暴力、网络偏见。
(二)部分教育者的网络素质缺位,驾驭网络的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高校教育者的网络素质出现缺位,首先体现为网络育人主体责任认知不足,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管课上不管课下,只管线下不管线上,甚至只顾自己的“责任田”。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高校辅导员的事,忽视了自身的网络育人主体责任,缺乏对“三全育人”的理解。其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不足。部分教育者对网络信息的处理和判断能力不足,导致错过舆情引导的重要时机,甚至一些教育者关注的点和学生不同频,缺乏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当网络舆情产生时部分教师引导不当,反而引起了更大的舆论风波。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性,教育内容时代价值不足
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中思想政治方法缺乏创新,教育内容的时代价值不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较为生硬。网络舆情的发展使网络语言呈现碎片化、情绪化等特点,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严谨、权威等特点相左。部分教育者忽略了网络特点及学生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导致育人时效大打折扣。其次,教育内容选用缺乏时代特点,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偏向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忽略了内容的时代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起不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部分高校教育者忽视了网络舆情传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积极的网络舆情或消极的网络舆情都代表了学生的关注点,反映了学生的内心需要,然而部分教师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网络舆情资源,造成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不足。
(四)优质网络文化建设乏力,网络文化产品良莠不齐
优质的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提升自信的来源,只有强化网络文化建设,创造高质量的网络文化才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更高效地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当前网络空间内容繁多,网络文化建设乏力,产出质量良莠不齐。究其缘由,从高校视角而言,部分高校教育者网络创作技能有待提升,高质量网络产品创作人才缺乏。此外,文化产品开发缺乏整体的产品设计和包装,高校缺少资金投入,导致宣传不足设计不够“精美”。很多负面的网络文化资源和信息抢占了网络空间,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四、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网络素养教育,提升网络自律能力
网络素养主体表现为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网络道德认知及网络自律能力等内容。高校教育者可立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加强理论体系的研究,采取多元手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其一,依托课程建设强化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认知教育。高校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其二,开展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细致分析、群体性分享,引发学生共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其三,找到网络言论表达规定和校规校纪的结合点,坚持柔性教育和硬性规范相结合,多管齐下,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行为。
(二)加强教师网络素质教育,强化教育主导作用
提升教育者的网络素养有助于增强其应对不良网络舆情传播的控制力,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其一,强化网络素质理论培养,夯实知识体系。高校开展常态化培训使广大教育者明白网络舆情“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等,“理解网络舆情传播的实质、内涵及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解决不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方法等”[5]。其二,强化立德树人的主体意识,自觉开展网络舆情引导。由高校主导开展校内外研究与合作,聘请校内外专家以实践的形式强化教师的育人主体责任。同时,向教育者传授舆情引导的实践经验和基本技巧,强化教育者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预判能力,提升教育者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深挖教育内容的时代价值
高校教育者應研究网络话语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方式,了解学生的网络需求及网络使用习惯,坚持与时俱进寻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网络思想话语表达形式的内在结合点,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话语形式保障与学生同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加强对网络舆情理论的相关研究,选用体现时代价值的思政素材。把握网络时代特点,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育人的理论体系,推动思政教育和网络育人结合。选取具有时代价值的网络舆情素材,例如“中国梦”“时代楷模”等正向且受到学生热议的素材。深挖素材的时代价值和激励元素,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育人实效。
(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畅通教育渠道
由高校主导依托融媒体中心,以高素质学生人才为基础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创作和包装,提升网络文化的质量和精美度。结合学生网络舆情的关注点,分析学生所需,创作出“适销对路”的网络文化作品。同时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网络文化作品的激励机制,既保证创新的质量又激发创作的动力。此外,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建立网民平台矩阵。依托网络平台,建立网络舆情版块及网络留言版块,整合网络资源,保障输出供给,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和预判。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网络舆情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机遇,也极具挑战。高校教育者应立足网络舆情发展的实际创新育人方式,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振. 网络舆情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2] 李海峰. 大学生网络舆情新特征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东方企业文化,2012(19):258-259.
[3] 王迪. 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4] 叶凯. 刍议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8(05):94-95+91.
[5] 杨瑜双. 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荐稿人:唐湘珍,甘肃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尚碧波(1985—),男,硕士,甘肃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