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探讨
2022-05-30王英
王英
淮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间地带”,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面貌,特别是淮河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谱系样式,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从民俗产生、发展、变迁和传播的过程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它的影响作用突出。我国的民俗事象繁多,随着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对民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分析民俗文化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等,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贯穿于民俗形成的全过程。分析民俗事象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理清二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可助力大众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国家对文化建设、文化弘扬提出了新的要求。自然地理环境与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民俗学习与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清晰地掌握二者的关联,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民俗文化的弘扬者。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是通过地理环境、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实现的,每一种民俗事象,实际上都有自然环境因素的体现,未来随着国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大在自然地理环境与民俗事象关系研究方面的投入。
自然地理环境与民俗事象之间的关系
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自然地理环境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是民俗事象形成的前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小农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农业资源丰富。我国进入21世纪后,农业依旧是支柱型产业,地理环境对其影响较大。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自然地理环境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原料与场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自然地理环境是农业社会分工、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前提,传统农业发展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推进,衍生出很多农业生产民俗,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民俗事象的形成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1]。
民俗区域差异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反映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民俗事象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民俗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和选择性都相对突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联系紧密,人们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生活资料,从而与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联系,收获精神寄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民俗也有所不同。我国民俗众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有民俗,其中主要有几条大的民俗区域界限,如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缘、秦岭—淮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以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缘为例,这一条民俗分界线与我国季风—非季风气候分界线大致重合,同样也是牧业与农业地区的分界线。以此线为基准,西部地区主要为高原、山地和盆地,这里全年气候干燥、降水少,分布有大面積的草原,是我国的草原、高山和高寒牧区。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小,多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牧业民俗为主;东部多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全年多雨,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光热水土配合良好,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主要分布区[2]。东西部分地区人们在生产、居住、服饰、饮食、工艺、竞技、交通等方面的民俗差异显著。例如从生产出发,西部地区的生产对象是牲畜,放牧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东部地区的生产对象为土地,以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居住方面,西部地区由于生产条件特殊,人们居住在帐篷式住房里,这种居住形式容易搬迁,灵活性高,东部地区的人们则居住在住房建筑内。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在民俗中的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称,其中涉及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多个自然要素,不同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制约关系。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产生了人类社会。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在这些相互作用下,最终衍生出了民俗事象。人们经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从侧面反映了民俗对地理环境的极大依赖性。
服饰民俗
服饰民俗是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们穿衣、鞋帽、配饰等方面的风格与习俗。我国蒙古族牧民身着蒙古袍,其典型特点为身长宽大,高领长袖,这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以及牧民放牧所需,蒙古地区气候偏冷,特别是晚上温度较低,牧民夜晚可将蒙古袍当作被子取暖,骑马时可用蒙古袍护膝御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季可防蚊,具有多种用途,对蒙古族牧民来说极为适用[3]。
饮食民俗
民俗事象中也包含饮食文化,这一方面指的是与饮料、食物有关的,在加工制作和使用中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对于蒙古族来说,其生活环境特殊,主要活动区域为北方草原,特殊的活动区域下,造就了这一民族发达的牧业。蒙古族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有的饮食文化,他们的食物为奶豆腐、奶酪、酸奶等奶制品,牛羊肉、山羊肉等肉类制品。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中,代表性的饮食有手抓肉、烤全羊、蒙古八珍、奶制食品、沙葱、哈拉海;东北地区为熊掌、猴头蘑。
居住民俗
民俗文化的研究中,居住也是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居住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内的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形成的居住习惯。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古代常有野兽出没,人们形成了树栖、巢居的居住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生物性材料在居住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利用作物秸秆制作的稻草房、麦草房,还有就地取材修建的海带房、竹楼、木楼,用牦牛毛制作的牛毛帐篷等。实际上,民居是环境长期作用下的产物,独特的环境下,孕育出来的民居也有着显著的特点。蒙古族牧民居住在蒙古包中,这种住房形式是由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蒙古族牧民长期过着游牧生活,蒙古包更适合他们的移动与搬迁,且蒙古包在极寒冷的天气还能抵御大风与低温,这恰好符合蒙古族的生活生产特点和对气候、环境的要求。
交通民俗
交通民俗是指与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有关的民俗事象。蒙古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其早期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如图所示。勒勒车的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在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搬运东西。牛拉着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运行,展现了草原特有的风情。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为一个地区的衣食住行等民俗事象提供了可能性,对各种民俗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它制约和规范了民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方向,虽然这些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它们那种原有的因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民俗内涵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较大变化的。
综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于一个地区的衣食住行等民俗事象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民俗文化产生、发展与演变的方向有一定的制约。民俗事象虽然都属于文化的体现,在社會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民俗事象在早些时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但从总体来看,民俗事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民俗内核,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
地理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中涉及的要素比较多,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在一些时候是由地理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具有综合性与主导性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综合性。从这一特点来看,是基于生态性地理因素而言的,这种地理因素在民俗形成与发展中,作用较为全面、综合。在一些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色民俗文化,这体现的并不仅仅是某种地理因素的专一性和适应能力,更多体现的是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作用。二是主导性。地理环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与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深度和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中的气候、生物与水文等条件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民俗事象的因素,这些地理因素对区域内的民俗基本特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地理环境与民俗事象之间存在联系,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地理环境中涉及了很多生态因素,这些生态因素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影响民俗事象的原因。
很多时候,自然地理因素中土壤条件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从实际情况看,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成分等都会对民俗事象造成影响。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意识到了土壤肥力的重要性,人们先用刀斧将树木砍倒、晒干,随后放火焚烧,使灰分元素回归到土壤中,增加了土壤肥力。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地带,农业方面有撂荒轮作的习俗,原有土地在经过几年耕作后,表层细土逐步被风蚀,土壤质地越发粗糙,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而通过撂荒轮作的方式,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再如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田,有施撒石灰的习俗,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多为红壤、砖红壤,这些土壤呈酸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通过施加石灰,可有效减少土壤对农作物的危害。
气候因素
气候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关键构成要素,民俗事象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或者生活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因素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我国国土面积跨度较大,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光照、降水量与空气湿度也有着显著不同,这些差异也影响了民俗事象。如我国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从原始社会时期居住方面就有了不同,“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即使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居住形式也仍表现出地域性特点。
气候因素中对民俗事象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温度与降水,这两种因素组合到一起后,反映的是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民俗事象的影响较为明显。以居住民俗的屋顶形态为例展开分析,我国热带地区全年气温偏高,温度变化相对较少、降水量多,屋顶一般呈尖锐的三角形,这种形状可使屋面的受光面积大大减小,使室内的热气集中在空间上方,避免室内的温度积聚,且屋顶排水速度也快,可避免屋面积水[4]。在我国也分布有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此地屋顶多为平缓的三角形或者斜长的一面坡形状,这种形状的屋顶受光面积大,雨季的排水也快。而在我国的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偏少,屋顶多以一字形为主,且覆土后窗户小。
水文因素
水文因素对民俗事象同样也会产生影响,主要为溪流、河流或者湖泊,在这些水文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民俗事象中的建筑、饮食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湖水边,常常可以看到一半依靠陆地、另一半悬在水上的建筑;渔民为了使生产便捷,直接将房屋建在船上,一些渔民在水中搭建了禾仓,在方便看管鱼塘的同时,也可作为仓库储备粮食。水文因素也是饮食民俗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经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居住在淡水水域附近,当地的居民主要食用一些青鱼、草鱼、鲢鱼等淡水鱼;而居住在海边的渔民则更多地捕食鱿鱼、黄鱼等。
地质地貌因素
地质地貌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关键要素,这一要素同样对民俗事象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的层理特征不明显,垂直节理明显且透水保温性好,对于山区中的建筑,在墙体施工中采用块石、石板或者鹅卵石等材料为主,而屋顶的铺盖作业,则使用石板,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房屋的美观性,更保障了房屋结构的坚固性,抗风雨能力强。地貌条件对民俗事象的影响也相对明显,如在倾斜的坡地地形上会直接在向阳坡建设吊脚楼、千角楼,这些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简化了房屋结构,节约了材料使用,建筑建成后的防风抗雨能力强。如在我国的草原地区,冬季牧民在草场放牧时,会将蒙古包设置在温暖挡风的低洼地区,而在夏季则需要搬到海拔相对较高的丘陵山坡顶部,这个位置的通风更好、更加干燥,蚊虫少[5]。我国的四川盆地,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气候也有所不同,这种特殊的地貌、气候,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比较特殊。四川盆地在广袤的平原地区种植了大面积的水稻,而在南部丘陵地区则种植了大面积的玉米,中部进行了茶树的种植,北部种植了多样经济树种,如马尾松、杉木。因此,民俗事象也深受地质地貌的影响,在分析区域民俗事象特点的过程中,也需考虑当地的地质和地貌情况。
民俗事象的形成和发展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最为典型的影响因素,为了使各个地区形成更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我们需全面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此为前提了解民俗文化,做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李江敏,赵青青,陈静.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12):191-198.
[2]张漫月.自然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以汉语和英语为例[J].现代语言学,2021,9(02):4.
[3]赵慧.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生活民俗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6):341-342.
[4]翁雯霞,杨施.鄂西土家族民俗饮食文化生态智慧空间研究[J].艺术科技, 2021,34(01):124-125.
[5]刘浈璞,赵映慧.哈尔滨市自然村落地名与地理环境[J].绿色科技,2021,23(12):216-218+222.
【作者简介】王 英(1984—),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