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我是整理大王

2022-05-30朱秋霞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分类整理书桌儿歌

朱秋霞

一、教学背景

“我是整理大王”劳动实践活动课是广州电视课堂3月16日早上第三节的线上直播课。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或让学生拿本子写生字后,总会发现掉在地上的铅笔,没人认领的尺子或橡皮,有时家长来询问,孩子的笔盒或书本等是否漏在教室里等情况。笔者发现收拾、分类、整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大多数的低年级学生却从来没有做过,或者是很少有机会尝试。通过调查观察发现,低年段学生的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如:课桌上摊满了学习用品;书包里的学习书本放得横七竖八;要写作业了,不是找不到橡皮或者本子,就是铅笔头粗得像扫把……像这样的学生绝不是个别现象,他们不是智力上有障碍,而是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旦融入集体生活中,对于一些自我的劳动服务,以及集体劳动就束手无策。笔者认为作为中低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简单的分类整理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会收拾、会整理自己的物品,独立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笔者设计了“我是整理大王——书包的整理”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分类整理能力。

二、教学环境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为主,学生都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旦融入集体生活中,对于一些自我的劳动服务,以及集体劳动就束手无策了,因此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劳动就显得刻不容缓了。因此,笔者设计了“我是整理大王——书包的整理”这一课,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整理分类方法,学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处在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喜欢活动课程,爱观察、爱思考、爱参与、爱实践。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本节课设置了小游戏、小视频、儿歌、课后实践活动等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当中,成为真正的劳动小主人。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性目标:知道整理书包的归纳方法。

2. 参与性目标: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会整理书包的方法。

3. 体验性目标:亲历整理书包的过程,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愉悦。

4. 技能性目标:能运用常用的方法整理书包,按照一定的步骤整理书包。

5. 创造性目标:能通过整理书包,从而拓展到整理书桌书柜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理书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类整理物品的方法。

六、教学环境、工具及资源准备

准备一个书包,线上学习的设备等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1. 回忆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5课《文具的家》进入活动。

2. 组织“找一找”小游戏,让学生细心观察小视频,引导“说一说”思考:“姐姐为何比妹妹更快找到指定的文具用品呢?”从而导向整理书包的活动。

3. 出示课题。

(二)示范操作,学习方法

1.“学一学”:播放微视频。

2. 引导学生观看,初步感知整理书包的基本步骤。

3.“学一学”:利用课件,配合实物整理步骤的照片,带领学生归纳整理书包的基本方法,并編成儿歌。

(三)归纳方法,动手实践

1.“做一做”:教师拿出书包和相关书本、文具用品等(根据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实际),结合儿歌,和学生一起整理书包。

2. 一边根据不同的生活实际,做出适当提醒。

(四)课外实践,方法拓展

1.“我能行”: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在家学习所使用的书桌的实景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分类整理书包物品的方法,自己尝试整理书桌。

2. 教师小结形成整理书桌的儿歌。

3. 提示三类:有桌有柜的;单独的小书桌;利用餐桌或茶几做小书桌的。

八、板书设计

整理书包的步骤:

1. 整理作业本 2. 整理书本 3. 整理其他物品

整理书包的常见方法:

1. 从小到大分类 2. 从大到小分类 3. 按学科分类

儿歌:

整理书包要牢记:

分类放,摆整齐,

按学科,小到大,

装入袋,放大格,

其他物品巧放置,

整理大王就是你!

猜你喜欢

分类整理书桌儿歌
Get Ready for Your Desk小小书桌换新颜
漂泊的书桌
分类整理,巧解分数应用题
睡觉儿歌
针对公交公司的钱币分类整理装置
带旋转书架的书桌
厌倦了办公的书桌,要不要看看这几款?
新型硬币分类整理装置的设计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