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群文指导 向文海更深处漫溯

2022-05-30梁艳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摘 要:作为一种阅读指导新形式,群文阅读有着单篇阅读难以比拟的教学优势。在高中语文阅读指导中,重视群文阅读指导,是顺应新教材、新课标要求,丰富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自主实践机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的需要。李白的诗在高中三个阶段的教材中均有出现,自然也是研究的重点。文章指出,研究李白诗词主题群文阅读实践,对教师探析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路径,以群文阅读的优化引导学生向文海更深处漫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李白诗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7-0019-03

引  言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记录中华民族精神、情感和古代社会生活的独特方式。对诗的学习,是任何一个学段的语文学习中都不能缺失的内容。但在传统模式下,古诗讲解多以单篇精讲为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古诗答题标准模式。古诗教学也因此变得内容狭窄,形式统一,学生很难从对诗的学习中感受诗歌该有的味道和美感。而将群文阅读理念引入古诗阅读指导就是改变古诗教学尴尬现状的有效方法。下面,笔者将以对李白诗词群文阅读设计指导为例,对如何以群文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魅力进行具体化的探究。

一、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李白诗词

作为唐代诗坛有着巨大影响的“诗仙”,李白的诗歌是唐代乃至中国诗坛中不可翻越的高峰。在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李白诗词是编者们选录的重点。下面以部编版新编教材为例进行说明。

部编版新编教材共收录李白的诗3首,其中包括必修上册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将近酒》以及下册《蜀道难》,分别对应高一、高二、高三学年的上学期。从诗歌体裁来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杂言古体诗,《将进酒》是乐府诗,而《蜀道难》是袭用乐府旧题。从诗歌内容上来看,《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游仙诗,是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南游吴越时所作;《将进酒》属于饮酒诗,是唐天宝十一年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元丹丘家做客时所作;《蜀道难》则属于送别诗,一般认为是诗人在天宝初年于长安送别友人时所作。从风格情感上来看,《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丰富且充满浪漫色彩,《将进酒》展现出豪迈的气概,《蜀道难》则展现了李白矛盾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无论从哪一方面欣赏,这三首诗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反映了李白在不同阶段所展现出的不同的情感状态,也是我们在研究李白人生时的“引子”。

二、李白诗词专题群文阅读开展意义

从部编版高中教材中选择的李白诗词作品可以看出,编者有意在这一阶段的诗词教学中渗透李白的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但由于三首诗歌分布较为分散,在未经引导的前提下,学生很难将三首诗整合到一起进行对比欣赏。在教学高中语文中的李白诗时,教师需要整合教材内容设计专题性的群文阅读指导活动,打乱顺序,按照新的主题重新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李白诗的系统化、深入化认知[1]。

在系统解读李白诗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透过其诗,窥探李白的内心世界,感知李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变化、诗歌风格变化,进而在对李白其人的多维探究中看到“诗仙”身上的“人气”,获得更丰满的李白形象。同时,对多样风格的李白诗歌的解读,也能改变高中生对李白诗歌的刻板印象,避免学生将李白诗歌风格“标签化”“固定化”,从而培养学生“就诗论诗”“知人论世”的文学研究观,培养学生聚焦、对比、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為学生深入感知李白的“人格精神”,形成个性化的诗歌审美感受奠定基础。

三、李白诗词主题群文阅读实践策略

(一)多向思考,丰富议题选择

议题是选文的线索,确定议题是构建以“李白诗词”为阅读对象的主题群文阅读时的第一步。李白诗词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在构建本次主题群文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教材现有篇目为基础,从多个视角进行延展性思考,确定多样化的群文阅读议题。例如,在对李白诗歌群文阅读主题的思考中,笔者想到了如下议题。

1.以李白的人生际遇与诗歌风格为议题

李白的诗歌与其内在情感状态、人生际遇有着密切的联系,李白的一生大起大落,他既得到过皇帝的最高礼遇,也曾经遭遇流放。因此,他笔下的诗歌既以浪漫为主情调,又有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如《上李邕》中的浪漫透露着年少时的轻狂,《南陵别儿童入京》里的浪漫透露着人生得意时的自信,《蜀道难》里的浪漫透露着人生失意时的困顿,《将进酒》中的浪漫透露着纵情诗酒时的豪迈。故在引导高中生对李白诗歌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李白在不同人生际遇下的诗词特征”为议题,渗透“知人论世”的诗词解读观。

2.以对李白其人的多面化研究为议题

李白的诗是我们研究李白其人最直接的材料。在李白撰写的大量诗篇中,我们能看到李白交友的广泛,看到李白对侠客的崇拜,也能看到李白对入仕的渴望以及他对官场人情世故、虚与委蛇的厌恶。因此,在研究李白诗篇时以“李白其人”为研究议题也是非常不错的。

3.以李白的诗歌意象为研究议题

李白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在不同的诗歌情境中也有着不同的情感。在以李白诗歌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时,意象研究也是不错的研究议题。例如,在研究《将进酒》时,教师可以引入其他有酒的诗篇,让学生以“李白诗歌中酒的种类”为议题,探究酒在不同诗歌中承载的不同情感。

(二)按题索引,多法组合选文

结构化的文本是群文阅读活动的构成要素。根据群文阅读主题的不同,教师所选择的文本组合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按题索引”是教师在筛选群文阅读文本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以“李白其人”为研读对象选择文本时,教师要纵观李白人生,按照李白的人生发展经历组合能够代表李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的文本。例如,整合李白青年时写的《上李邕》、入京为官时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被“赐金放还”时写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年漫游时写的《将进酒》、晚年流放时写的《早发白帝城》、遇赦后写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临终时写的《临路歌》等。按照时间顺序整合上述诗歌,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在对李白诗歌的欣赏中看到诗对李白人生的记录作用,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李白人生的起伏跌宕。

而在以意象为研究主题整合诗歌作品时,教师则需要以诗歌中是否包含特定意象为筛选要点,对李白的诗加以整合。如在以“以李白诗歌中酒的种类”为议题筛选文本时,教师可以选择李白饮酒诗中描写“新丰酒”“葡萄酒”“鲁酒”“金陵酒”“兰陵酒”等不同种类酒的诗篇,也可以赋予酒情感,选择《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忧愁之酒,选择《将进酒》中的豪迈之酒,《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友谊”之酒,《上年行》中的“欢庆之酒”等,以多样化的文本组合方式开启同一议题下,不同样态的群文阅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品读李白饮酒诗的过程中,感悟李白与酒之间丰富且细腻的内在关联。

(三)明确目标,找准品读方向

目标是群文阅读活动开展的方向指引。在引导高中生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指明群文阅读目标。以群文阅读目标的明确提升学生在对多文本进行自主感知时的目的性,以有方向、有目标的高效阅读取代盲目、无序的低效阅读,从而切实发挥群文阅读对高中生阅读能力、诗词素养、文化鉴赏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组织“李白,原来你是这样的”主题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整合内容,确定诗词品读目标如下。

(1)感受李白诗词与李白人生际遇、情感状态之间的联系,从诗词作品中梳理李白的人生轨迹和思想发展轨迹,绘制李白的人生发展曲线和情感状态曲线。

(2)找到李白诗词中表达其渴望入仕的句子,以及能够证明李白喜爱云游的句子,思考二者是否冲突,同时感受李白在人生追求上的矛盾心理。

(3)对比李白《上李邕》《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两首诗中诗人不同的情感态度,由此分析李白的交友态度,思考李白是否是一个爱交友、善交友的人,李白的这种交友态度是否值得提倡。

三个目标分别指向了不同的诗歌解读层面,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沿着多条路线对同一组诗歌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在这些群文阅读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对诗歌组文材料的研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李白形象也更鲜活、更生动。

(四)搭建阶梯,优化自读支持

高中生无论在语文知识积淀上还是在个人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上都处于发展期。教师需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搭建适宜的群文阅读阶梯,优化对高中生的群文自读支持,以确保群文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推进。

1.以趣味情境引入话题

在导入主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利用多样化情境导入素材,创设趣味化的话题情境,以增强议题的吸引力,将高中生的认知兴趣凝聚到既定组文材料之上,为学生深入解读组文材料提供情感支持。例如,在“李白,原来你是这样的”主题群文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先播放微视频《李白的死亡之谜》,以动态化的视频引入悬而未决的争论,在关照学生的视觉欣赏需求的同时,成功地将学生的认知兴趣凝聚到对李白其人的探究中。

2.以趣味任务支持探究

在引导学生阅读主题文本时,教师可以根据探究重点的不同设计形式新颖的趣味探索任务,以趣味任务的设计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提升群文阅读活动的灵动性。例如,在“李白,原来你是这样的”主题群文阅读活动开展中,笔者为学生设置了李白个人档案设计任务,通过让学生根据诗歌阅读收获设计李白个人档案,提升了本次群文阅读活动的综合性与趣味性。

3.以范例模板支持探究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群文探究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任务完成范例或提示,以范例或提示来辅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顺利完成综合探究任务[2]。例如,在引导学生完成“李白,原来你是这样的”主题群文阅读中的“李白个人档案设计”任务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包含“姓名”“籍贯”“人生轨迹”“交友宣言”“性格特点”等多种信息的多样化档案撰写模板,以展现现实生活存在的多样化模板的方式,为学生顺利完成“李白个人档案设计”这一综合性的群文解读任务提供了范例支持。模板资料的提供成功唤醒了学生内心相关的知识经验,对学生自主设计李白个人档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五)多彩展示,引发多样点评

展示交流环节是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示个人在群文阅读中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个性化观点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课堂成长情况进行分析、审核与点评的过程。有效的点评是建立在充分展示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设计群文阅读课堂上的展评环节时,教师有必要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展示方式,引入多样化、多元化的群文阅读效果点评。

在多样化的展示与点评方式下,学生在诗歌群文阅读中的表现得到了更全面的评价。这为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自我认知,在群文阅读中逐渐完善自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组织群文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师带领高中生向文海更深处漫溯的重要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小说阅读,都能够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实现。在组织各式各类的群文阅读活动时,教师需深入解读并把握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广泛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趣味性强、综合性强、目标明确、评价方式多样的群文阅读指导活动,从而真正用好群文阅读法,引领学生抵达文海更深处。

[参考文献]

李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9(36):51-52.

唐伟.浅议古诗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9(36):31-32.

作者简介:梁艳(1977.3-),女,江苏淮安人,任教于江苏省淮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