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原样取来,从心底里真诚流出
2022-05-30冯厚生
冯厚生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不到八百字,只是选取了几组家庭日常生活的片段,语言质朴无华,但读来常常令人禁不住泪眼潸然。它何以有这样感人的魅力呢?散文家林非在《我心中渴望的散文》中说:“散文创作确实是应该致力于描写客观的事实,抒发主观的真诚,这是它必须的两块基石。”[1]我以为,林非先生的“两块基石”说即可作为解读本文感人魅力的两个视点,下面就此试作探解。
一、客观的事实:一位平凡母亲的伟大母爱
史铁生的母亲是中国千百万普通母亲中的一员,但她却承受着一般母亲没有的人生艰难。在王洪江《激情年代》记载的访谈里,史铁生对自己家庭情况有过这样的介绍:“我家共四口人,爸爸、妈妈和我、妹妹。我插队时,妹妹在上幼儿园,那年我18岁,她才5岁。我父亲原来是在北京林学院工作,我插队的第二年,举家迁往云南,父母进入林区的一个干校。一直到我瘫痪后回到北京,父母为了照顾我,随后才迁回了北京。”[2]这是史铁生口述或笔下少有的提及父亲之处。据叶立文《史铁生评传》载,他的父亲一生坎坷,性格相当寡言少语,或许由于父亲性格的原因,他们一家的生活主要靠母亲操持,早年母亲因为姥爷的成分问题,没有上成大学,史铁生出生时,父亲大学尚未毕业,母亲为了生计,就去学做了会计[3]。史铁生21岁致残时,母亲已人到中年。此时母亲不仅要做好单位的工作,而且还要照顾他这个身体严重残疾、心理烦躁无常的儿子和他年幼懵懂的妹妹,而她自己却患上了严重的肝病。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母亲隐瞒起病情,忍受着巨大的病痛,忘我地把一腔关爱倾注到不幸的儿子身上,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
本文里,史铁生只是呈现了自己瘫痪后和母亲去世前围绕去北海看花发生的三组生活片段,但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位母亲感人至深的伟大母爱。
第一组生活片段:母亲努力调适“我”瘫痪后的心情。这个片段里,我们看到:在“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的情况下,她总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我”的房间沉寂下来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生怕“我”又会发生什么;她是一个喜欢花的人,“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而为了调适“我”的心情,她多次提议陪“我”去北海看花,尽管总是遭到心情烦躁的“我”的拒绝,但一直都没放弃;在“我”說出丧失生活希望的话语时,她“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这一系列的举动和言语,尽显了她对身体残疾的儿子博大又细腻的爱:无限地理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用尽苦心地调适儿子的心情。可以说,为了能让儿子得到一点点的安慰与快乐,她费尽了心血,而这一切,都是在自己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经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样的慈爱、体贴、包容与无私,怎不令人动容?
第二组生活片段: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个片段里,我们看到:在秋风落叶之际,为了调适“我”的心情,或许是她已经感到自己身体不堪,再次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散散心(其目的是希望“我”有菊花不惧寒霜一样的坚强精神,也想通过重游“我”童年游玩的地方以唤起美好记忆,从而让“我”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央求时,为了不让“我”看到窗外树叶飘落的情景而影响“我”的心情,她小心地用身体挡在窗前,然后才说话;当她的央求得到“我”的应允后,更是喜出望外,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即使“我”用很不耐烦的言语回应她,她也毫不在意地笑了,还情不自禁地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回忆着当年快乐的往事;在觉察到她用了自认为忌讳的敏感字眼后,马上感到很不安,“又悄悄地出去了”。这是母亲在病情相当严重之际的举动和言语,尽管她被病痛折磨得面容都已经憔悴了,但她最担心的依然不是自己,而是极其用心、非常小心地去央求儿子,要陪他去看菊花,儿子一答应,她高兴得简直异乎寻常了。这样的无私、慈爱、坚忍与细心,又怎不动人心旌?
第三组生活片段:母亲生命垂危时的痛苦之状与临终的话语。这个片段里,我们看到:在因不小心用了自认为忌讳的字眼而感到不安后,她悄悄地退出了“我”的房间,结果这一走,就成了母子俩的永别,生命耗尽的她终于倒下了,她要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的心愿最终没来得及实现。她留给“我”的记忆是:“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生命垂危之际,她是那样的痛苦不堪,而临终前,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竟然还是对儿女的无限牵挂之语。如此将自己全然置之身外的无私品格,怎不让人落泪?
文中这三组生活片段,可以说都是史铁生从自己亲历的家庭生活中原样取来的,没有做任何的铺陈和雕饰,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这些片段中点点滴滴闪现的全是这位平凡又特别的母亲无私天性的光辉。
二、主观的真诚:一个残疾儿子的深挚怀念
本文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心弦,除了母亲呈现的伟大母爱感人肺腑外,还在于史铁生文中自始至终从心底里流淌出的深挚的怀念之情。从史铁生写母亲的作品看,他对母亲的怀念是从他母亲去世后开始的,后来在他拿起笔开辟自己的人生之路时,这份怀念无数次地流淌在他的文字里。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看,他双腿瘫痪后能够走出人生的困境,母亲给他无微不至的理解和关爱是极其关键的,可以说是母亲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然而当年他内心只有痛苦和绝望,他看不到母爱,忽略母亲的感受,乃至于时常增添患有严重肝病的母亲的痛苦。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4]可就在他走出人生困境之际,这个年仅49岁、过着一辈子艰难生活的母亲,却在无情病魔的摧残下,带着对残疾儿子和未成年女儿的无限牵挂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所以,史铁生的怀念绝非一般人追忆母爱时那种单纯的温馨的感念,而是深深地镌刻着他非同寻常的生命体验,是以他发自心底的内疚、自责和追悔为基色的。
本文里,这样的情感满注在每一个生活片段的叙述里,常常禁不住地跃然纸上。如,第一组生活片段的最后:“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第三组生活片段的前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里面几乎是唠叨似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等话语,乃是史铁生内疚、自责到极点而发出的情感呓语。又如,第二组生活片段的最后:“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第三组生活片段的最后:“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这些本属于交代性的叙述里,由于深含着史铁生痛悔莫及的心理,读来让人不胜伤怀,酸心难已。
文章的结尾部分,写秋天里他与妹妹一道去北海看菊花。这一看似平常生活的实錄,只写了他看到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及对母亲当年叮嘱的感悟,实则蕴含着史铁生无限的深情:一方面是以完成母亲未了心愿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最深挚的怀念;一方面要借此特意告慰母亲,他们兄妹俩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懂得了她当年的叮嘱。特别是文章最后,在表达对母亲当年叮嘱的感悟时,将心中的万千思绪浓缩成了带有他特有生命体验的话语:“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读来令人不胜唏嘘,感喟不已。
托尔斯泰在谈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时,曾指出:“艺术感染力的多少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所传达的情感有多大的独特性;(2)这种情感的传达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的真挚程度。换言之,即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感情的力量如何。”[5]实则告诉我们:独特、清晰、真挚,乃是文学作品打动人的情感法则。本文即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法则。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位用心灵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从不造作和虚饰,总是真诚、清晰地表达他特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并发抒他源自心底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林非.林非论散文[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143.
[2]王洪江.激情年代[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122.
[3]叶立文.史铁生评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1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选集[M].天津:天津文艺出版社,2011:22-23.
[5]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39-440.